【王雪峰:与荷共舞】 呼和浩特王雪峰

姓名:王雪峰,年龄:31岁,职务: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唐宫西路小学体育教师。

喜爱摄影的机缘:      1989年,本地一位摄影家的影展让我大开眼界,“原来世界竟如此美妙”,便立志要拥有一台相机,当一名“摄影家”,接着存钱、选机、购机、创作

摄影痴迷程度:几日不拍,精神全无。

何时发表处女作:      1990年12月,处女作《鼓号手》发表于《洛阳日报》。

当时的激动之情至今记忆犹新,仿佛一夜之间我就成了“摄影家”。

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老师:      摄影报刊和音乐。

摄影书籍使我学会了摄影的诸多基本功和表现手法、技法;精美的摄影艺术作品提高了我的审美能力,启发了创作灵感。

音乐也使我受益匪浅,它的节奏、曲调、强弱变化,如同摄影作品中的点、线、面和影调、色彩,使我随着旋律的流动进入无限的神妙遐想之中,创作灵感随之而生。

自己最喜爱的摄影家:陈长芬先生。

摄影方面的经济支出:      相机镜头及各种附件花费近2万元;每年外出创作、胶片及制作费用约近4000元。

摄影带来的经济利益:勉强维持摄影创作支出,贴补家用还谈不上。

发展方向、愿望:      我酷爱荷花,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和胸怀磊落的君子之风令我心动,从1994年至今每逢夏季的七、八、九月和冬季的一、二月份,我的摄影创作都是泡在荷塘的水里度过的。

荷花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要以毕生的精力在阳光、雨露、风雪之中与荷共舞

待时机成熟,要出一本荷花作品集。

收获:      作品《怀抱》获1996年“中国夏”全国影赛银奖、1997年第18届全国影展铜奖

作品《新生》获第10届尼康大赛三等奖、“好利来”杯大赛三等奖

作品《枯荣图》获第五届“亚洲风采”华人摄影三等奖

“珠江―明佳杯”全国影赛三等奖

作品《荷之语》、《阳光生命》获第12届尼康大赛入选奖。

作品《浮生若梦》获第七届“亚洲风采”华人影赛二等奖,在2000年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展中,又获铜奖

1997年12月,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