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Ⅱ期乳腺癌单纯乳房切除并腋淋巴结清扫与根治术疗效比较——附

作者:吴波 李方杰 王本一 王国锋 谌和权 任乐华。

【摘要】 目的:比较研究乳房切除并腋淋巴结清扫术(MAD)与根治术(RM)对Ⅰ、Ⅱ期乳腺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将96例Ⅰ、Ⅱ期乳腺癌随机分两组:MAD组48例;RM组48例。MAD组淋巴结清除范围是腋中下淋巴结;RM组采用Halsted或仿根治Ⅱ式。结果:MAD组和RM组十年生存率分别为80.4%和81.8%;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6.7%和79.3%。局部复发率:MAD组和RM组分别为3.2%和2.3%。患侧上肢肿胀率:MAD组和RM组分别为3.2%和7.9%。结论:对Ⅰ、Ⅱ期乳腺癌采用MAD的疗效与RM相同,且能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乳腺癌 根治术 乳房切除并腋淋巴结清扫 10年随访

自1996年6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共收治Ⅰ、Ⅱ期乳腺癌186例,采用了乳房切除并部分淋巴结清除术,并与根治术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数据与方法 全组96例,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51.5岁。通过术前穿刺细胞学、术中冰冻病理证实为乳腺癌。乳房切除并淋巴结清除术组(MAD组)48例,根治术组(RM组)48例。MAD组清除腋下群或腋中群即胸小肌后淋巴结。RM组19例行Halsted根治术,29例采用Auchincloss仿根台术(保留胸大小肌及内、外侧胸神经),腋淋巴结清除范围腋下、中群淋巴结。术后根据病理情况进行综合治疗,腋淋巴结转移数≥4或腋中群淋巴结转移阳性。予辅助放疗锁骨上、下区及内乳区,MAD和RM组接受放疗的分别有8例(17%)和11例(22%)。MAD组和RM组完成6周期化疗的分别为17例(35%)和20例(42%)。化疗方案为CMF方案。

1.2 随访 随访零时为手术当日。所有病例定期随访,5年后每年随访1次。随访内容:行体格检查、全身扫描、肝脏B超、胸部X线等检查。第一随访终点为乳腺癌所致的死亡。第二随访终点为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无病生存指至2006年12月病人仍生存且无下列任何情形之一:①局部或区域的复发或远处转移;②第二原发癌;③因乳腺癌或其它原因导致的死亡。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x2检验和时序检验。显著性水平∝=0.0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软件11.5版。

2 结果。

2.1 随访情况 至2006年12月随访91例,失访5例,其中MAD组失访2例,RM组失访3例,总随访率94.7%,随访时间12~136个月(平均时间99.5个月)。

2.2 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远处转移、第二原发癌情况 MAD组、RM组两组的平均生存时间123.8个月,平均无病生存时间119.2个月。10年生存率80.9%,无病生存率77.9%。MAD组平均生存时间119.8个月,平均无病生存时间115.4个月。10年生存率80.4%,无病生存率76.7%。死亡9例,其中2例死于心脏,7例死于远处转移。现有3例带瘤生存,其中1例骨转移并胸膜转移,1例肝转移,1例多发脊椎骨转移。2例分别在47个月及48个月患对侧原发乳腺癌,均生存;1例在110个月患原发胃癌(113个月死于远处转移)。此3例第二个月原发癌均经病理证实。RM组平均生存时间123.9个月,平均无病生存时间119.2个月。10年生存率81.8%,无病生存率79.3%。死亡8例,其中2例死于脑血管疾病,1例死于心脏病,其余5例死于远处转移。现有3例带瘤生存,其中1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并双肺转移,另2例均为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另有3例分别在40个月、72个月及116个月患对侧原发乳腺癌,亦经病理证实,均生存。单因素分析,MAD组与RM组的10年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

2.3 局部复发情况 MAD组:胸壁复发3例(3/46,6.52%),其中1例发生于19个月,48个月死于远处转移;1例发生于21个月,现生存;1例发生于31个月,36个月死于远处转移。RM组:胸壁复发2例(2/45,4.44%),其中1例发生于7个月,现生存;一例发生于72个月,同时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经化疗和放疗后缓解。两组的局部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2.4 患者上肢肿胀及功能障碍情况 MAD组发生患侧上肢肿胀(上臂或前臂较对侧周径增粗3~6cm)者2例(4.3%);RM组发生中度肿胀者4例(8.9%),P=0.16。两组均无上肢功能明显障碍者。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