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疑惧幻见鬼,贤书生解惑解怪疾

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

据《庄子?达生》记载,有一次,齐桓公和大臣们一起外出打猎,乘车来到一片草泽之地,时值盛夏,天暑下逼,地湿上蒸,只见天地之间烟雾茫茫,酷热难当。

齐桓公正准备下车寻找猎物,突然感到眼前一阵发黑,恍惚间好像出现了一个怪物,粗如车的轴套,长如车的辕木,紫衣红冠,双手捧头呆立于车前。

齐桓公疑为见鬼,十分恐惧,战战兢兢地拉住陪驾的宰相管仲惊问:“你看,前面是什么东西?”管仲急忙扶住齐桓公,说道:“什么也没有呀。

齐桓公连连摇头,急命转车回宫。

自此,他闷闷不乐,精神恍惚,一闭上眼睛,那鬼怪就浮现于前,夜里经常从睡梦中惊醒,全身冷汗淋漓。

渐渐地,他如失魂落魄,终于病卧不起,不能上朝理政。

宫内御医久治无效,个个束手无策。

毕业论文网   齐国有个叫皇子告敖的读书人,甚为聪慧,他自告奋勇来为齐桓公治病

他问明了齐桓公得病经过之后,便笑着对齐恒公说道:“您的病,是多疑自伤,像您这样德高望重,鬼怪岂敢来伤害您?”齐桓公不信,问:“世上到底有没有鬼怪呢?”皇子告敖见问鬼怪之事,便以退为进道:“有呀!如水中有罔象(传说中的水怪),山中有夔(山林中的精怪),田野有彷徨(状如蛇的虫),草泽委蛇(传说中的怪物)。

这些东西形状怪异,出没无常,人见之便以为是鬼。

齐桓公听到草泽委蛇,即询问其形状如何。

皇子告敖说:“委蛇粗如车的轴套,长如车的辕木,紫衣而朱冠。

这种怪物最害怕如雷的车声,它一听到就会捧头呆立,动弹不得。

所以,能见到委蛇捧头呆立的人,决不是平庸之辈,而是能建树霸业的伟人

齐桓公一听,此话十分落肚,即欣然笑道:“这正是寡人所见到的东西。

”于是,从床上一跃而起,穿戴整齐,与皇子告敖促膝畅谈,不到一天工夫,不觉其病悄然而去矣。

皇子告敖齐桓公治病,首先即下结论,诊断为“自伤”而非“鬼伤”。

齐桓公暑天在草泽之地打猎,上晒下蒸,雾气弥漫,酷热难当,一时昏晕,眼睛发黑,视物不清,产生幻觉(幻视),便自疑见“鬼”;见“鬼”则自生恐惧,于是发为疾病。

可见病起“自伤”而非“鬼伤”。

故为齐桓公治病,必须先治“疑”治“惧”,然后其病方可痊愈。

于是,皇子告敖首先为齐桓公释疑解惑,指出“鬼”实质上并不存在,人们所“见”到(实为幻视)的所谓“鬼”,只不过是一些怪物,因其形状怪异,出没无常,罕现少见,便以为是“鬼”;退一步来说,即使有所谓之“鬼”,也没有什么可怕;不但不可怕,而且它还怕人,尤其害怕能够建立霸业的伟人委蛇的捧头呆立,正是它对伟人恐惧的表现。

那么,作为霸主的一代伟人齐桓公,还有什么必要畏惧它呢?这样,齐桓公的疑惧自然烟消云散,一扫而光,他的因疑惧而致的“鬼病”,也就不药而愈了。

皇子告敖齐桓公治病使用的是一种释疑解惑去惧的心理疗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设法阐明事物的真相,剖析事物的本质,以解除患者对事物的误解和疑惑,使其放下思想包袱,从迷惑中解脱出来,去除恐惧心理,增强勇气和自信,从而达到治病疗疾的目的。

这种心理疗法,对于像齐桓公这类疑神疑鬼所致的幻觉症、抑郁症等精神情志病变,常具有独特的疗效。

它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医学宝库中的璀璨瑰宝。

(编辑 方 舟)。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