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扫描对45例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杨毕军,钟安军,何世国,黄键,何开进,刀成江。

【摘要】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5例原发性肝癌的CT检查方法及CT表现。结果 45例均单发,平扫病灶呈低密度或等密度增强扫描38例均有强化,7例无明显强化,病灶密度呈 “早进早出”的变化特点。结论 CT增强扫描可充分反映原发性肝癌的特征,对原发性肝癌的检出和定性准确率的提高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CT;诊断。

CT增强扫描时一次注射100ml碘海醇造影剂后可获得全门脉期和延迟期图像,提高了肝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我们分析了2003年9月至2008年3月的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CT增强扫描表现,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10例,年龄32岁~83岁,平均年龄59岁。临床表现:发热、腹痛、腹胀、消瘦、黄疸、腹部包块、肝区刺痛、钝痛或胀痛等。肝脏触诊增大18例,其中触及结节肿块8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9例,B超均诊断肝癌或肝内占位性病变。

1.2 扫描方法。

患者空腹,于扫描前口服1000ml纯净水,充盈胃、十二指肠和小肠。于扫描前再次口服500ml清水充盈胃,采用GE 1800I型CT扫描机自肝顶至肝下极以10mm层厚,10mm层距平扫,然后用人工注射器经前臂静脉注入100ml碘海醇行CT肝脏增强扫描,注射速度20s。延迟扫描时间:门静脉期50s~60s,其中28例延迟至平衡期200s扫描扫描层厚5mm~8mm。

2 结 果。

2.1 CT所见。

本组45例均进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巨块型18例;单发右叶占位8例,左叶4例,左右同时累及5例;弥漫性病灶3例;多发性结节2例;单发结节1例。1例有肝门及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增大,1例肝门静脉内见癌性栓子,腹水2例。18例巨块型原发性肝癌特点:肿块大小3.7cm×2.6cm×5.3cm~10.1cm×12.0cm×8.05cm;多为单发的大块状低密度或等密度影,瘤体中心可见更低密度影;2例主灶周围见大小不一的圆形病灶多枚,其密度与主病灶相似;1例门静脉癌栓,且有门脉高压表现,即血管迂曲、脾大、腹水等。3例弥漫型原发性肝癌特点:肝内广泛、弥漫分布的小结节影,肝表面凹凸不平,形态不规则,肝裂增宽,腹水、脾大,其中1例伴门静脉癌栓。2例多发结节型特点:2cm×3cm×2cm~0.2cm×0.2cm×0.18cm,呈左右叶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1例单发结节特点:分别表现为低密度灶和等密度灶,肝脏大小、形态未见异常。

2.2 肝癌增强类型。

本组肝癌增强方式分为4种类型:均匀密度20例,肿瘤的密度低于肝实质,密度均匀;不均匀密度9例,肿瘤的密度低于肝实质,但密度不均;均匀密度8例,肿瘤的密度和肝实质密度相等,且密度均匀,两者不易区分;低密度8例,肿瘤的密度低于肝脏实质。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