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

方法:选取2006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4例,均进行血尿淀粉酶、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进行彩超及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

结果:手术39例,痊愈(所有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恢复正常)出院49例,占90.74%;死亡5例,占9.26%,死亡原因均为多脏器功能衰竭。

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一定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临床急性胰腺炎的症状主要靠血尿淀粉酶及影像学检查,对于轻症胰腺炎,可进行内科保守治疗,而胆源性及重症胰腺炎应尽早手术治疗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治疗   急性胰腺炎是较为常见而又比较严重的急腹症,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以发病迅猛、病情危重、并发症多、变化迅速、死亡率及误诊率高为主要特点。

临床上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1],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为10%~2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4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34.3岁,其中继发胆石症者39例,占72.22%;大量饮酒、暴食11例,占20.37%;继发流行性腮腺炎1例,占1.85%;药物原因引起3例,占5.56%。

以急、慢性腹痛为主要表现入院49例,以昏迷入院3例,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6例,占85.19%;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例,占14.81%。

手术治疗39例,手术率为72.22%。

2 临床诊断   2.1 临床症状及病史 本组中既往有胆结石病史者36例,均以突发上腹痛伴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入院,多为进食后诱发,有2例表现为慢性腹痛,11例患者有发作前大量饮酒(大于8两)及暴饮暴食史。

腹痛多位于左上腹,可放射至后背及左肩,有束带感,腹胀明显者可伴腹膜刺激征,患者拒腹部检查。

3例患者昏迷入院,生命体征不平稳,呼吸较弱,心率为120~160次/min。

2.2 实验室检查 血清淀粉酶诊断急性胰腺炎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本组54例患者中,急查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临床表现与血清淀粉酶升高程度成正相关,尿淀粉酶及脂肪酶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50例患者血常规白细胞均大于1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不同程度增高,4例患者白细胞正常,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表明急性胰腺炎患者均发生白细胞核左移。

49例患者电解质有不同程度紊乱,34例患者血糖有不同程度升高,13例患者血钙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SAP患者血钙均严重降低,预后较差。

30例患者肝功能均无明显异常,23例患者肝功能有不同程度异常,其中以AST和ALT异常为主。

2..3 影像学检查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检查以彩超和CT为主,彩超及CT均提示胰腺有形态学改变者有49例,占90.74%,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全部有形态学改变,彩超对于早期急性胰腺炎有一定筛查作用。

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蠕动较差,均有不同程度肠胀气,但当肠胀气明显时,彩超下胰腺显示不清,诊断有其局限性。

因此,增强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很有价值,尤其是判断胰腺的病变严重程度。

54例患者均行CT确诊。

有报道MRI和增强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价值一样,MRI相对更安全,但由于MRI价格昂贵,其在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应用中受限[3]。

3 临床治疗   3.1 早期治疗 急性胰腺炎发病早期,积极进行对症处理及监护,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防止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完善各相关检查,进行心电血压监护,必要时进行血气分析、禁食及胃肠减压。

本组中均禁食、进行胃肠减压,严格控制出入水量,体格检查完之前,不要应用止痛药物,以免影响体格检查结果。

3.2 营养支持 由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多禁食,因此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早期可行全肠外营养,逐渐向肠内营养过渡,注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算出每天需求量。

患者症状好转,及化验指标明显好转时,可考虑开放饮食,由清淡流食逐渐向低脂饮食过渡。

3.3 镇 痛 对于疼痛较剧烈的患者,在完成体格检查之后,可以考虑酌情镇痛治疗,应在严密监测下,注射杜冷丁。

吗啡有收缩壶腹括约肌作用,而6542类药物又有抑制胃肠蠕动作用,会加重胰腺炎,因此不推荐应用上述两种药物。

本组中使用镇痛药的患者有10例,其余腹痛剧烈患者行胃肠减压后,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提示胃肠减压能很好地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3.4 抑制胰腺分泌 除了禁食及胃肠减压可减少胰腺分泌胰液外,还可以应用PPI或H2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分泌,可大大减少胃液对胰液的分泌刺激。

另外,还可以应用生长抑素类药物,其中最常用的是人工合成生长抑素(奥曲肽),比天然生长抑素药效强、半衰期长、应用方便。

总之,一旦诊断急性胰腺炎,尽早应用生长抑素类药物,可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

本组患者中均早期使用生长抑素或奥曲肽(每次3mg,每12h1次)。

症状重者可考虑加大应用剂量,应用时间为7~28d,患者腹痛、腹胀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血淀粉酶及脂肪酶均降至正常,且患者能少量进食,可停用生长抑素类药物。

其中有2例停用3d再发生腹痛,血淀粉酶升高,可能与患者进食早有关。

3.5 抗生素应用 特别是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应用抗生素,具有预防胰腺坏死合并感染的作用。

首选广谱抗生素,要求对肠道菌群敏感而又能很好渗透进胰液。

结合患者过敏史,本组患者均使用2种以上的抗生素,三代以上头孢或青霉素类联合喹诺酮类等其他类抗生素。

应用3d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3.6 手术治疗 对于轻症胰腺炎,可进行内科保守治疗,而对于胆源性及重症胰腺炎应尽早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是清除坏死组织,切开减压,充分引流。

39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除2例为一过性胰腺炎外,其余37例均在诊断明确后行手术治疗,解除梗阻。

术后第2d,复查血淀粉酶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13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死亡3例,均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死亡2例。

对于轻症急性胰腺炎,无明显感染及并发症,可考虑保守治疗;有明显感染及并发症者,或胆源性出血坏死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应早期手术

对于全身反应重、耐受差的患者,可考虑腹腔灌洗[5]。

3.7 并发症 轻症急性胰腺炎一般很少有并发症,主要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较多,常见的并发症有局部并发症及全身并发症,前者包括胰腺坏死、胰腺假性囊肿和胰腺脓肿;后者包括ARDS、MODS、ARF、AHF、DIC等严重并发症[6]。

本组患者随访时间为3个月~5年。

并发胰腺假性囊肿29例,占53.70%;胰腺脓肿9例,占16.67%。

对于胰腺假性囊肿,有11例患者胰腺假性囊肿切除术,2例行胰腺囊肿空肠吻合术;对于胰腺脓肿患者,3例行穿刺引流,3例保守治疗,效果均较满意。

3 讨 论   由于急性胰腺炎,特别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重、进展迅速,如果处理不及时对患者危害极大,死亡率高,在做好基础治疗的同时,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治疗原则。

这不仅要求操作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谨慎的态度,在诊断治疗急性胰腺炎时,要做到及时、科学,让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 黄喜平.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治疗[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4):382.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J].胰腺病学,2004,4(1):36.   [4] 赵英恒,刘思德.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治疗进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5,10(1):21.   [5] 郑德坤.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09,28(11):69.   [6] 吴加国.急性胰腺炎诊断治疗[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7,5(6):446.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