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倒伏防止措施

摘要从选用优质抗倒品种、水稻健身栽培、化学调控等方面,提出了防止水稻倒伏的措施,以期为水稻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倒伏;防止措施      随着水稻高产品种的推广,水稻产量不断提高,加之农民不断加大氮肥用量,不重视钾肥的使用,水稻高产倒伏矛盾日益突出,给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水稻高产倒伏的矛盾,结合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天长市开展了系统的水稻倒伏研究试验及示范推广,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总体来说,主要采取以下3条技术措施。

1选用优质抗倒品种   作物要高产,良种要先行,选用优质高产抗倒品种是防止水稻倒伏的重要途径[1]。

通过筛选,天长市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两优培九、两优0293、扬两优6号等抗倒品种,在近2年自然灾害频繁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了抗倒伏的作用,示范片水稻倒伏面积较非示范片明显减小。

2水稻健身栽培   在选择良种的基础上,良种良法配套,进行水稻健身栽培,可实现水稻倒伏[2,3]。

2.1育秧方式及技术要点   在几种育秧方式中,旱育秧优势明显,秧苗素质高,增产潜力大,所以推荐用旱育方法。

(1)苗床准备。

播种量40g/m2计算留足苗床,选地势平坦,疏松肥沃的旱地作苗床,以菜园熟土为最好,苗床畦面宽1.4m,沟宽0.5m,畦长15m。

(2)播种期。

按秧龄35~40d及前茬腾茬时间向前倒推,麦茬稻于4月25~30日播种

(3)种子处理。

浸种灵等药剂浸种,杂交籼稻浸种24~36h,杂交粳稻浸种48~60h,将浸好的种子在清水中清洗后捞出,沥至稻种不滴水为止,用“旱育保姆”进行种子包衣。

(4)苗床浇水。

育秧苗床的底水要浇足浇透,使苗床0~10cm土层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播种前1d给苗床浇水至墒边渗出水为止。

(5)苗床施肥。

播前2d用旱秧专用肥8g/m2,与苗床表土混合均匀施用。

(6)苗床消毒。

播前施用70%敌克松2.5g/m2对水1.5 kg/m2进行床土消毒,再反复浇水至外渗。

(7)播种

将包衣的种子及时均匀播种,播后轻度镇压,覆盖1层细土,至不见种,喷施育秧田专用除草剂,如旱秧净等封杀除草。

(8)盖膜保温。

播种后的苗床上覆盖塑料薄膜,上面加盖稻草。

2.2苗床管理要点   (1)揭膜

齐苗前不揭膜,齐苗后至一叶一心期(约7~10d)选择晴天傍晚揭膜

(2)追肥。

二叶一心期用尿素20~25g/m2对水2.0~2.5 kg/hm2喷施,喷后用清水冲洗1遍,四叶一心期及移栽前3~5d,施尿素20~25g/m2。

(3)化控。

四叶一心期是进行化控的最佳时期,用225 mg/m2多效唑对水75g/m2喷施

(4)病虫防治。

一至二叶期,用甲霜灵粉剂750mg/m2对水2~3kg/m2喷洒防治立枯病,用吡虫啉防治稻蓟马、飞虱,避免传播条纹叶枯病。

(5)水分管理。

二叶一心期后,严格控制水分,拔秧前1d下午苗床浇足1次透水,以利拔秧。

(6)除草。

对有草害的秧床,于秧苗1.5~2.0叶时,用20%敌稗乳油1.2mL/m2加48%苯达松水剂0.17mL/m2,对水40g/m2喷洒。

(7)送嫁肥、送嫁药。

移栽前3d秧床用尿素7.5kg/hm2、5%锐劲特450~750mL/hm2对水450kg/hm2喷雾,带药下田。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