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要善于抢抓“机器人红利”

随着物流智能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搬运、分拣、输送等环节正不断进行智能改造和升级,机器人随之将大显神通。

物流行业要审时度势,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善于抢抓机器人红利”。

下载论文网   目前,我国已进入机器人应用大国行列,机器人产品销量增涨迅猛,许多医药、烟草、电商等行业仓库、物流中心率先应用机器人,AGV、穿梭车、机械手等设备已广为人知。

实践证明,机器人能够根据作业需要进入到条件最恶劣的仓库以及生产线,从事最艰苦的工作,它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大幅提升物流效率。

随着物流智能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搬运、分拣、输送等环节正不断进行智能改造和升级,机器人随之将大显神通。

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物流各环节的优化始终在不断升级,产生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大,本土机器人厂商在发展中较能适应这种节奏和企业应用的变革文化。

这种优势将在产品研发、提供机器人搬运方案和推广、服务过程中进一步展现,因此,物流行业的经营者要审时度势,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善于抢抓机器人红利”。

物流智能是大势所趋   目前,物流智能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需求所向。

尤其随着工业4.0和互联网+的风潮席卷而来,国内机器人品牌,尤以新松、嘉滕等为代表的机器人厂商纷纷大力推广AGV等产品。

一位资深物流人士称,机器人等自动化物流设备现阶段大多应用于生产物流领域,如汽车制造业、医药物流中心、快递物流中心等。

而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尚未采用,其原因是购置机器人的成本高于普通设备,使用起来也需要有智能物流系统的支撑。

当然,物流企业需要构建强大的信息化体系,还需要培养机器人操作和维护人才,对于国内大多数企业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它涉及企业的管理方式变革、流程改造和进行技术投资等因素。

这些投入和改变,相对于采用普通物流设备而言,企业一时都难以接受。

但除投资和维护成本高外,“机器换人”的确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只是,物流领域本就是我国吸引就业的主要领地之一,“机器换人”是否是刚需也成为争议的焦点。

以京东为例,目前有75000名员工,对于一个拥有自建物流体系的企业来说,其中的物流工作人员无疑占有较大比重,加之京东物流仍需在二三线城市拓展服务,同时并非所有仓库都需要自动化和智能化操作进行配合,那么,“机器换人”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说并非首要问题,物流当下主要解决的还是效率问题。

该人士称,机器人与人在岗位上的竞争、适应性的博弈恐怕要持续一段时间,这也是许多企业观望的原因。

另一位长期供职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人士对此较为认可,他认为,人工成本当属目前物流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机器人毕竟属高技术产品,应用这项技术的企业大都实力雄厚,具有一定的维护能力。

针对我国国产机器人产业专注细分领域应用,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优势,在这些应用领域,自动搬运是AGV发挥效能的主要方向,而物流环节的搬运操作以往以人工操作更为普遍,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AGV搬运不但能够解决人员管理的问题,还能够解决传统人工操作层面面临的疲劳度、操作准确性等问题。

基于此,企业推广应用物流机器人,既不能照搬照抄定制化的产品和应用案例,也不能过多徘徊于机器人所带来的问题,更不能过度放大问题,而是要在需求带动下,创新技术研发,采用柔性化方案,在应用中逐步解决问题,多方共同推进。

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中国制造业目前有4500万名工人,机器人有庞大的替代空间。

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机构高工产研发布的新兴产业投资策略认为,中国工业机器人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据预测,对比美、德、日、韩四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中国六大工业(汽车、电子电气、食品饮料、化工、塑料橡胶、金属制品)制造业未来几年尚需108万至240万台工业机器人,占工业机器人总需求量的约70%。

而以20万/台计算,工业机器人产值空间在3100亿元至688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机器人产业是未来战略的高技术产业,不仅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基础装备,还能推动相关行业产业的升级换代。

未来的制造最重要的就是机器人、数字制造和人工智能,三者的结合将改变未来制造业的结构模式。

据悉,包括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全球近三年呈现井喷式发展,主要表现为互联网与大数据、医疗健康与物联网、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机器人四大科技浪潮。

业内专家认为,我们要审时度势,抓紧谋划,扎实推进。

因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世界工厂,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向工业化后期快速过渡的阶段,面临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型机遇。

国家863机器人技术主题组组长赵杰说,劳动生产率低下、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因素,都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源动力。

过去几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中国机器人的密度相较于发达国家依然很低,2013年底中国机器人保有量仅为万分之二十三,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这意味着中国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专家预计,未来十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至少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

去年12月19日―22日,以“人机一体,智能制造”为主题的2014世界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大会和国际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博览会在成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在此次博览会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未来的机器人将不仅仅局限在繁重的生产加工现场,在我们的办公室、家庭、停车场、购物商场、餐厅、酒店、工厂、户外探险、深海采掘等方方面面都能够发现机器人的身影。

而未来的机器人将更多地具有搜集、整理、分析和判断、决策信息的能力。

并且,未来的机器人将与3D打印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诸多先进技术结合得更加紧密,变得更加智能和便捷。

中国展露“智能转型”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机器人革命”将创造数万亿美元的市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们不仅要把我国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认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酝酿和推进,将为我国提供了难得的“赶超发展”契机。

高端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是衡量一个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重要的标志,必须高度重视,加快推进,力争在若干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因此,要加快发展工业机器人、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等关键部件和装置,重点突破一批面向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数控一代”产品和智能制造装备,加快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2020年前,选择重点行业开展智能制造试点,2020年后,全面推行智能制造

作为全球硅产业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最大的钢铁市场、最大的汽车消费地……伴随第三次工业革命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中国很快将成为全球智能机器人的最大市场。

尤其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技术相互融合步伐的加快,柔性、智能制造模式正为中国展露“智能转型”机遇,中国经济发展的“机器人红利”时代正在到来。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3年国内企业中国销售工业机器人超过9500台,同比增长65.5%,而外资企业在华销售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20%。

国产工业机器人已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25个行业大类、52个行业中类,范围涉及日用消费品、化工制品、材料、交通运输设备、电气设备等制造业领域。

与此同时,我国每年申请机器人技术相关专利、发表机器人技术相关学术论文居世界首位,这说明我国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力量明显提升。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尽管这几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相关企业奋起直追,但外国机器人巨头仍处于明显的垄断地位。

随着近几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表现强劲,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世界工业机器人四大行业巨头――瑞士ABB、德国库卡、安川电机和日本发那科纷纷抢滩中国,设立分公司及合资公司。

这四大企业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比高达70%,而且仍在不断强化布局优势。

不仅如此,意大利、美国、韩国的机器人及配套企业也已经布局中国主要地区。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机器人智能装备企业竞逐的最热门市场,分享中国大餐,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