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脾论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摘要】   介绍李宜瑞教授诊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经验。导师运用五脏相关理论,结合地域气候特点,认为脾胃虚弱,肝脾不和是广州地区RRTI患儿的主要病机之一;治疗当标本兼顾,从肝脾论治,以健脾疏肝、调畅气机为治法。补益脾胃时,宜运忌滞,药性以平和为贵,毋伤脏腑,配合疏肝理气以扶脾助运,同时因地制宜,擅用岭南药材。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中药疗法 肝脾论治 儿童。

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属中医"体虚感冒"、"虚证"等范畴。目前普遍认为RRTI的病机"不在邪多而在正虚"[1],正虚指的是肺、脾、肾功能不全。导师李宜瑞教授在岭南地区从事儿科临床工作近40年,对本病诊疗有独特的见解。李宜瑞教授运用五脏相关理论,结合地域气候特点,认为RRTI的病机不仅可见脾胃虚弱,而且合并肝脾不和,因此提出从肝脾论治的观点,现将其诊治RRTI的经验介绍如下。

1 RRTI的病机脾胃虚弱,肝脾不和。

1.1 脾胃虚弱,百病蜂起 脾属土,位居中焦气机枢纽,运化水谷,化生精微,滋养五脏,乃万物之母,为后天之本。小儿生理特点之一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脏腑娇嫩指的是肺、脾、肾三脏不足。因小儿生机蓬勃,需要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多,脾胃负担重,最常出现脾胃虚弱。明代儿科名家万密斋云:"小儿脾胃壮实,四肢安宁,脾胃虚弱,百病蜂起"。"脾旺四季不受邪",导师认为脾胃虚弱是疾病发生的关键。《脾胃论》曰:"脾胃虚则肺最受病。"肺主表,外邪侵袭,首当其冲。脾肺是母子关系,卫气根源于下焦,滋养于中焦,卫气的强弱取决于脾运的正常与否。若脾胃虚弱,土不生金,肺卫失养,腠理疏松,稍有风寒即侵入机体,易反复外感。《内外伤辨》亦言:"脾胃一绝,肺气先绝",强调的是脾土对肺金的资生作用。

广州地处岭南,天气炎热,一年中近大半年要使用空调;而小儿贪食冷饮,民间又有服用凉茶的习俗,如此日久必损伤脾胃。同时地湿上蒸,湿热之邪四季皆盛,湿热困脾,脾胃呆滞。岭南人群体质表现为"阳襖之气常泄,阴湿之气常盛"。由此可见,脾胃虚弱是广州地区RRTI患儿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

1.2 土虚木亢,肝脾不和 脾属土,肝属木,木乘土虚。RRTI患儿由于脾胃虚弱,土虚则木乘,因此常出现脾虚肝郁,气机不畅,肝火扰动。其次,脾胃功能呆滞,以致酿生痰浊,或食滞内停,或湿浊内生,有形之邪阻碍气机,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再者,RRTI患儿需长期就诊服药,不能正常上学,产生心理负担,加上父母溺爱,喜怒无常,情绪波动,肝郁不疏,郁而化热,肝火内生。故RRTI病位虽不在肝,但也常累及肝[2]。肝主疏泄,保持全身气机通畅,肝气条达,脾升胃降协调,气血充盛,则邪无所依,可见脾胃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若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肝旺则乘脾,以致脾胃升降失和,因而木亢可加重土虚,以致病机错杂。由此可见RRTI的病位可由脾及肝,脾失健运、肝脾不和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RRTI的病机在本虚基础上易夹滞、夹湿、夹痰、夹热,以致病情复杂,病程迁延。临床上患儿多见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自汗盗汗,急躁易怒,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眠差,纳呆,肚腹胀大等土虚木亢表现。

2 RRTI的治疗宜标本兼顾,从肝脾论治

本病"正虚"的本质在于"气血未充、形体未固",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虚弱,顺势扶持是诊治的关键。正如星星之火,稍助风力则可以燃起,反之,不断添加火炭,不但不可燎原,反而可能让火源熄灭。治疗当"标本兼治",着重从"气"字着眼,从肝、脾两脏着手。李宜瑞教授认为,治法可借鉴清代著名岭南儿科医家程康圃"六字说"里的"补脾,平肝"[3]:健脾疏肝,调畅气机。健脾能消滞、祛湿、化痰,疏肝则可调气、清热,如此方能脾胃升降得当,肝木疏泄有度。

2.1 补益脾胃,宜运忌滞 小儿脾胃娇嫩,补益之品多易阻碍气机,因而治疗宜健运脾胃。"运"属和法,补中寓消,消中有补,补不碍滞,消不伤正,有行、转、旋、动之义。运其精微,化其水谷,使机体升降出入的枢纽得以正常运转。因此,在太子参、白术、茯苓、山药等补脾益胃之品中,可酌加苍术、砂仁、陈皮、川厚朴、山楂、神曲等。苍术药味微苦,芳香悦胃,入脾胃经,具有醒脾助运,开郁宽中,运化水湿之效。张隐庵曰: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

2.2 平和为贵,毋伤脏腑 脾胃居中正之位,治疗以和为贵,以求阴阳平和,避免峻补峻泻。儿童脏气清灵,随拨随应,处方应轻巧灵活,药量轻清,药味精简,药性平和。同时本病病程缠绵,病势较缓,用药以中和为法,寒热温凉四气及辛甘苦酸咸五味不宜过用其偏。可常用茯苓、薏苡仁、扁豆、山药等。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