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发展致富的领头羊

云南省内若要问起“农民工人数哪家强”这类的问题,那么云南建工集团的十万农民工大军绝对是名列前茅的。

而现任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建)土木班组长彭德全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云南省第21届劳动模范,全集团获此殊荣的农民工仅有两人。

毕业论文网 /6/view—11558200.htm  彭德全高中毕业以后就踏入了社会,通过打点临工维持生计。

1993年彭德全从重庆老家来到云南打工,成为云南建工一名最基层的建筑工人。

由于那个年代机械化水平还不高,背砖、扛钢筋水泥等是每天的必修课。

虽然活计很重,但是凭着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他都能够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时间一长,他觉得自己这么年轻不该安于现状,而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在技术层面上有所专长。

“看到师傅手中拿着一张建筑图纸就能指挥大家把一栋大楼建得严丝合缝的,我觉得自己也要成为师傅那样的人。

彭德全说。

随后,只要一有时间,彭德全就会仔细研究各类建筑图纸,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软磨硬套地向师傅和前辈们请教,在加上上学时候就一直比较擅长物理、数学等理工类科目,没过多久他就把各类建筑图纸研究透了。

随后,彭德全还学会了木工技术。

经过四年的磨练和学习,彭德全系统掌握了建筑方面的各项技能,成为工地上数一数二的全能技工

1997年,彭德全自己组建了一支建筑队,在云南建工第六建设公司负责的工程下承包一些项目做,期间先后参与了昆明普吉收费站、禄劝收费站等项目的建设。

2006年,彭德全带着他的建筑队加入了四建,至今已经先后参与了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大楼、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北市区分院病房楼、中航城等多个建筑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项目不仅没有发生任何质量安全事故,而且获得了“省优工程一等奖”、“市安全质量标准化优良工地”、“集团结构十佳”等多项荣誉称号。

他所带领的班组因此被评为“优秀班组”,个人也荣获“云南省模范班组长”、“优秀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2014年,彭德全被评为云南省第21届劳动模范

随着建筑队人数的不断增加,2013年彭德全成立了德超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如今,公司有职工2000余人,目前在昆明参与了希望汇、中航城等8个项目的建设,在玉溪、富民等地也有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公司每年仅用来支付农民工的工资的金额就达6000多万元。

从20多年前工地上一名普通的农民工学徒成长为如今负责承建多个重大项目的负责人,彭德全觉得自己取得的成绩离不开身后一直努力付出的几千名农民工兄弟。

如今自己发展好了就要努力带动他们也一起变好,特别是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之后,他带领广大农民工发展致富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这些年来,他一直坚持绝不拖欠农民工兄弟们一分钱的原则,每个月的工钱都是提前让财务人员准备好,按时足额下发给大家

如果遇到工程款没有按时拨付的情况,他都是自筹经费先把大家的工资发掉。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让大家多挣点钱,彭德全都是按照计件的方式发放工资。

这样一来有的技工一天的收入就能达到800元左右,而同样的技工如果点工算的话按照市场价最多也就400元左右。

对于一些刚入职或者年龄大的农民工彭德全也允许他们点工结算工资,一个月也能有3000多的收入。

虽然身为公司的总经理兼土木班组长,但是他下基层的时间一点都不比别人少,每天他都要挨个跑遍每一个工地,手把手地指导大家工作,遇到天气冷的时候就主动为大家生火,遇到上夜班的就为大家免费送宵夜……   这些年仅彭德全一人带出来的徒弟就有8人,大部分都已经成长为公司的骨干,甚至有父子两人都师从于他。

他的一位徒弟1999年就一直跟着他,现在一家三人都在他的工地上上班,一年的收入就达50万元。

“如今我父母、妻儿都在昆明,最大的愿望就是充分发挥劳模的带头示范作用,努力干出更好的业绩,带领更多的农民工兄弟发展致富

”谈到未来的打算,彭德全如是说。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