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税法公平、效率价值之非稳定性

[论文关键词]税法公平价值效率价值;非稳定性   [论文摘要]公平效率价值税法价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某种税法不可能同时兼顾“公平价值”和“效率价值”,公平效率价值之间表现为非稳定性

美国税法的发展也说明公平效率价值之间是反复博弈的。

在我国新一轮税改中应贯彻税法公平效率价值之非稳定性,从而探寻出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

“对税收目标的判断选择实际反映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人文精神与物质利益、终极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的争议。

其中效率价值优先无疑是代表了工具理论优先、物质利益优先、功利主义优先

平等价值优先则是提倡价值理论优先原则优先、终极价值优先

”这就决定了在税收历史的发展中人们会对税法公平效率价值有不同的偏好。

20世纪末期以来,最适课税理论越来越成为各国优化和完善其税制结构的理论依据。

最适课税理论以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为准则,促使各国政府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尽力构建合理的税制体系。

本文旨在理论上厘清税法公平效率价值之非稳定性,并以美国遗产税法为例,具体分析税法公平效率价值之非稳定性,以期对我国税法理论建设和现实立法有所裨益。

一、税法公平效率价值理论考辨      (一)税法公平效率价值理论渊源   税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规范的总称。

税法公平效率价值是指国家以立法形式设置和征收某种税能否满足公平效率需求,其体现了立法者所追求的价值

历史上,税法公平效率价值多以税收基本原则的面目出现。

威廉·配弟在其《算术》(1676年)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公平”、“简便”和“节省”等有关税收原则理论;随后,尤斯蒂在《学体系》中提出了关于赋税的六大原则;18世纪末古典家亚当·斯密明确、系统地提出了著名的赋税四大原则,即平等原则、确定原则、便利原则经济原则,与尤斯蒂的六大原则相当接近;19世纪后期,阿道夫·瓦格纳将税收原则归结为“四项九端原则”;到20世纪,经过萨缪尔森等对其进一步阐述,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税法价值表述,如平等公平、中性、经济等。

尽管其归纳的名目不尽相同,但几乎都包括“公平”和“效率”两个基本原则,或者将“公平”和“效率”作为税法价值链的中心环节。

可见,公平效率价值税法价值的核心,任何国家在任何时期的税法都必须具备其中之一,才能称之为合理的、正当的税法

(二)税法公平效率价值理论概述   税法公平价值“是由税法作为法律范畴的特性和其固有职能决定的”。

公平符合法律的最高理性要求和最高价值目标,是法律调整关系追求的终极目标。

它包括两种公平:一是横向公平,指对有同等支付能力的人同等征税,这种公平也被称为税法的形式正义原则;二是纵向公平,指对不等经济地位的人实行差别待遇,抑制经济地位高的而照顾经济地位低的,不同支付能力的人不等纳税,收入多的人税负重,收入少的税负轻。

爱泼斯坦认为“可以用税收来重新分配财富”,所谓税法的纵向公平就是“分配正义”,即税法对不同收入水平(支付能力)的纳税人的收入分配实行不同的干预才算得上是公平

税法效率价值要求以最小的费用获取最大的税收收入,并利用税收经济调控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或者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经济发展的妨碍。

由此看来,其包括行政效率经济效率

由于行政效率属于学研究的范围,故本文不予考察,本文只考察税法经济效率,即税收法律制度应为促使经济有效运行的中性税收制度,税收的课征应当尽可能避免对经济造成额外负担。

(三)税法公平效率价值之非稳定性   1、税法公平效率价值之非稳定性的原因。

税法公平效率价值之所以具有非稳定性,主要是因为税法功能位阶秩序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必须根据具体的税种和具体的社会背景才能最后确定。

这就导致税法价值体系会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非稳定性而处于相应的不确定的位阶上,往往需要通过具体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税种的情形来把握。

胡泊曼指出:“各种价值不仅有不同的‘高低阶层’,其于个案中是否应被优先考量,亦完全视具体情况而定。

因此,一种‘较高’价值可能必须对另一‘较低’价值让步,假使后者关涉一种基本生活需要,而假使不为前述退让,此生活需要即不能满足的话。

”   2、税法公平效率价值是矛盾的统一体。

税法公平价值在于保障国家对个人财富在公民之间的平等分配,但这种对平等的追求并不意味着达到在所有分配上的绝对平等,因为绝对平等将导致个人能动性的丧失,社会会因此陷入止步不前的境地。

在社会分配中保持一定的张力是经济能够持续增长所必不可少的条件,需要税法效率价值予以保证;同时,税法追求效率价值也只能是实现全社会的公平和全面发展。

事实上,对社会公平价值的保护在多数情况下有利于对效率价值的追求;反过来,对效率价值的追求也与对社会公平价值的保护并行不悖。

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社会有更多的资源来支持基本财富的平等分配,同时也意味着个人拥有更多的利用自身权利的能力。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