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护理部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原因不明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它的发生通常会出现大批的伤病员,常常超出医院的日常急救能力。2003年8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护理部在应对多起车祸、食物中毒、菌痢暴发等突发事件中,充分利用医院现有人力资源、医疗设备、急救物资,合理安排抢救护理程序,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机。现作一报道。

1 临床资料。

2003年8月至2005年12月,本院共处理当地有重大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起238人次,包括小学生90人集体菌痢暴发事件1起, 30人以上集体食物中毒事件3起,大量车祸伤5起和3人集体农药中毒1起的救治。其中男139例,女99例,年龄7~65岁,危重病例15人。经抢救无效死亡2人,其余236人均治愈出院。

2 采取措施。

2.1 接诊准备。

总值班或急诊科接到通知,询问现场情况和伤病员人数、致伤原因后,在迅即派车派人出诊的同时通知院领导和护理部护理部接到通知,根据需要,立即安排急诊室做好抢救器材、药品、消毒用品等准备,同时通知护理抢救小分队成员到场待命,另外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收治抢救伤病员的准备工作。在应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人员是必不可少的战斗主力军。护理部根据现有护理人员的编制情况,早先就集中选调全院技术强、基础扎实的护理人员建立了一支灵活快捷的应急抢救护理梯队,以保证随时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实现医院内部人力资源共享。护理部主任任队长,负责人员的调遣、协调和联系等,急诊室护士长负责急救小分队的具体工作安排。梯队成员20人,其中急诊室护士10人,其余10名由病区和手术室产生,相关科室护士长为分队长。小队成员名单、家庭住址和电话、手机号码编制成通讯录,应急时可以迅速及时联系到所有人员。

2.2 现场控制。

成立现场指挥中心,由院领导、医务科长、护理部主任负责指挥。开通绿色通道。护理部和急诊科护士长对参加抢救的人员进行分组,定人定责。分为检伤分类、伤病员登记和抢救组、治疗护理组、运输检查护送组等。检伤分类员根据病情进行检伤分类,把病人分为急救病人、危重病人、重病人、轻病人,分别处理。伤病员登记员对伤病员逐一登记编号,统一挂号,书写好门诊病历封面,汇总病人总数及其他统计结果并及时汇报。抢救组、治疗护理组、运输检查护送组也各司其职,做好抢救、治疗、护理、病情记录和病人检查及住院的护送工作。做到各小组各尽其职又互相协调配合。同时,建立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护理部在尽短的时间里收集此次突发事件准确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全院实际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院感人员共同制定消毒隔离实施细则等,让护理人员在特殊的环境中有章可循,明确职责,确保护理安全和质量。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