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防御立体式宣传模式探讨

摘要针对现阶段气象灾害防御宣传偏向于平面化、不利于实际操作的问题,提出了立体气象灾害防御宣传模式,主要包括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建设立体气象灾害防御体验馆、定期和反复进行气象灾害防御演习、多部门协作开展宣传等内容,以期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气象灾害防御;宣传工作;立体宣传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损失严重。

但如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如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则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

而现今对气象灾害防御宣传仍是气象宣传工作中的薄弱环节[1,2]。

现阶段气象灾害防御宣传工作比较偏向于平面化,不利于实际操作利用。

建立自然灾害防御立体宣传模式,把文字转换成易被接收的立体的、直观的、生动的的图像或模型等,可以较好地达到“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的要求,可以在灾害来临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以达到防灾减灾的宣传效果。

1重点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宣传   农村和偏远山区,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灾害防御意识淡薄,受灾程度和受灾人数远超城镇,因此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显得十分迫切[3],而且这项工作还应当长期进行。

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宣传媒体的选择。

调查研究表明,截至2008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22.6%;另外据2003年央视市场研究公司发布的《全国卫星频道覆盖率普查》显示,全国电视观众总户数已达到3.06亿户,电视观众总人口数达到10.7亿人,全国平均电视机普及率达到 85.88%。

因此,可以把电视作为农村的一个重点的宣传媒体进行气象灾害防御宣传

2建设立体气象灾害防御体验馆   深圳世界之窗的景观项目之一是以神奇的特技效果再现了20世纪末发生在南美洲委内瑞拉的特大洪水场景。

气象灾害防御体验馆的建设,其最终目标就是利用高科技特技手段,建立类似的气象灾害防御体验馆,真实模拟灾害来临时的情景,并宣传防御自救措施,把灾害防御的条文、条例等平面的文字转换成立体的、直观的特技画面,使之易被接受。

3定期、反复进行气象灾害防御演习   气象灾害防御措施是长期和反复记忆的过程。

信息输入大脑后,遗忘也就随之开始。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其1885年发表的试验报告中指出,遗忘率随时间的流逝而先快后慢,特别是在刚刚识记的短时间里,遗忘最快。

同时,有研究表明,记和忆是2个过程,记是将感块转化到大脑内储存的过程,感块进入大脑后就成了记块

忆是将记块取出来的过程。

记块并不是全部可以被唤醒成为忆块,记块能否形成忆块与时间、感块、原块的刺激程度、思维过程、深部感觉、随机性和生物钟有关。

因此,应定期、反复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宣传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