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梗塞的12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致病原因和分型以及它们在临床治疗之间的内在联系。

方法: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若干名出血性脑梗塞患者,选择其中12例病例资料完整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史情况、临床特征、临床治疗结果、MRA(磁共振血管造影)、MRI(磁共振成像)以及CT(计算机断层扫描)等检查资料。

结果:各种原因导致的脑动脉栓塞是出血性脑梗塞的主要致病原因;出血性脑梗塞分为小梗塞血肿型、大梗塞血肿型以及血肿型等三种类型;对于不同类型的出血性脑梗塞采取分型治疗与个性化治疗方案,经过有效的临床治疗,仅有1例死亡,其余11例患者均痊愈;进过为其1年至5年随访,8例患者彻底康复,另有3例患者虽然可以生活自理,但是伴有轻微的脑功能衰退和语言功能障碍等症状。

结论:在临床治疗出血性脑梗塞的过程中,建议分型分治,并针对患者的实际并且确定具体治疗方案,同时需要注意,应该有效利用CT进行动态观察,积极控制患者血压,主张早期手术恢复脑循环但不建议过早使用血管扩张治疗,如果患者梗塞出现出血现象,首先需要进行有效止血,并以脱水处理为主。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出血性脑梗塞临床治疗分型分治   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若干名出血性脑梗塞患者,本文选择其中12例病例资料完整者展开回顾性分析,探讨血性脑梗塞的致病原因和分型以及它们在临床治疗之间的内在联系。

现在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1)一般资料。

12例出血性脑梗塞患者在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最小年龄29岁,最大年龄88岁,平均62.3岁;临床主要表现有偏瘫10例,抽搐4例,意识障碍7例,呕吐5例,头痛7例,失语4例,心功能不全3例,大小便功能障碍11例,肺水肿3例;急性起病8例,亚急性起病4例;大面积脑梗塞8例,心房纤颤11例,溶栓或者抗凝6例。

全部出血性脑梗塞均发生在脑梗塞的15 d内。

(2)影像学资料。

全部12例患者均进行了头部MR或者CT检查,影像学资料显示出血部位主要有颞顶枕叶3例,颞叶2例,基底节区2例,额颞顶叶1例,小脑1例,枕叶2例,颞顶叶1例。

其中共有8例出血性脑梗塞患者出血部位跨越2个脑叶(即大面积脑梗塞)。

依照影像学形态对出血性脑梗塞进行划分,即,非血肿型11例(包括小梗塞血肿型、大梗塞血肿型)与血肿型1例。

1.2 诊断方法(1)CT诊断。

CT表现为在原梗塞区内出现CT值与原发性脑出血相似的高密度影;或在原缺血的低密度区内出现散在点状、条索状或斑片状混杂的稍高密度影,其CT值较原发性脑出血为低。

(2)MR诊断。

MR检查距出血时间不同,影像上有不同表现,急性期表现为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呈低信号;亚急性期T1和T2加权像均呈高信号;慢性期T1和T2加权像均呈低信号。

1.3 治疗方法根据影像学资料对患者进行分型,采取个性化疗法。

血肿出血性脑梗塞患者为了防止血肿扩大或者加重出出血,停用扩容药物、扩血管药物以及抗凝和溶栓药物,采用脱水剂(如甘露醇)减轻水肿,降低头颅内压。

梗塞血肿出血性脑梗塞患者继续使用扩容药物、扩血管药物以及抗凝药物,但是停止使用溶栓药物

梗塞血肿出血性脑梗塞患者继续使用扩容药物、扩血管药物,但是停止使用抗凝和溶栓药物

所有患者对于原发病、并发症给予对症治疗,并采用神经保护剂。

2结果   经过有效的临床治疗,仅有1例死亡,其余11例患者均痊愈;进过为其1年至5年随访,8例患者彻底康复,另有3例患者虽然可以生活自理,但是伴有轻微的脑功能衰退和语言功能障碍等症状。

3讨论   出血性脑梗塞形成原因是,在发生缺血性脑梗塞之后,缺血性血管壁因为缺氧和缺血等因素的作用而导致该血管的通透性提高,待梗塞血管重新开通之后便会发生出血或者出现血管壁向患者大脑内部渗血的问题,最终形成出血性脑梗塞[1]。

CT及MR是诊断出血性脑梗塞的可靠手段,但有时也需结合病史,多次CT或MR检查,动态观察,才能避免误诊,有报道[2]将出血性脑梗塞误诊为脑肿瘤而行开颅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出血性脑梗塞,值得神经内、外科及放射科医师重视,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创伤。

归纳起来,在临床治疗出血性脑梗塞的过程中,建议分型分治,并针对患者的实际并且确定具体治疗方案,同时需要注意,应该有效利用CT进行动态观察,积极控制患者血压,主张早期手术恢复脑循环但不建议过早使用血管扩张治疗,如果患者梗塞出现出血现象,首先需要进行有效止血,并以脱水处理为主。

参考文献   [1] 王丽春,李江华. 出血性脑梗死46例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16):255—256.   [2] 张鹏辽,闫红梅,安凤莲. 出血性脑梗塞治疗83例临床观察[J]. 陕西医学杂志 2009(03):225—226。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