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的护理问题 焦虑症病人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7)11—0064—02      焦虑症是一种以持续而显著的焦虑烦恼、恐惧,伴有植物神经功能过度兴奋,敏感多疑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疾   病。

1 护理诊断      1.1焦虑烦恼   1.2运动性不安   1.3植物神经过渡兴奋   1.4个人应对无效   1.5睡眠障碍   1.6有自伤的危险   1.7社交障碍      2 护理计划      2.1 焦虑烦恼   2.1.1相关因素:遗传因素;生化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精神神经因素

2.1.2预期目标:病人能充分表达内心感受病人找到心理压力源;病人学会减轻焦虑烦恼的方法;焦虑烦恼减少甚至消失。

2.1.3护理措施:   2.1.3.1将病人安置于安静的房间,尽量避免与同种病人安排在一起,防止相互"传染"。

2.1.3.2评估病人焦虑烦恼的原因和程度。

2.1.3.3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潜意识,观察病人的言行分析其意图。

真诚友好,主动与病人接触,全神贯注的倾听病人的诉说(抱怨、挫折感、罪恶感等)尽量不要打断病人的叙述,并表示理解同情。

2.1.3.4护士要沉着、冷静、坚定而且简明扼要的与病人沟通,帮助病人减轻焦虑

2.1.3.5理解病人的病态行为,不要对其限制、指责、批评。

2.1.3.6学会语言和非语言性的沟通技巧:与病人沟通前先做好心理准备,准备好交谈的内容,与病人见面时面带微笑,轻拍病人的肩膀,以拉近与病人之间的距离,增加病人的信任感。

2.1.3.7和病人一起寻找焦虑烦恼的原因,分析心理压力,让病人回忆自己过去的成功,增强自信。

2.1.3.8鼓励病人充分表达内心感受

2.1.3.9指导病人正确的应对方法:有意识的隔离或回避烦恼;肯定自我,接纳别人,学会自我控制;学习正确的生活理念,改变压力的感受程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解除困扰;寻找支持系统,减轻压力负荷;学会肌肉放松、听轻音乐、打太极拳等。

2.1.3.10鼓励病人多参加公娱活动,转移注意力。

2.1.3.11教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自我控制压力,增加对压力的耐受程度,逐渐适应环境。

2.1.3.12尊医嘱给予抗焦虑的药物。

2.2 运动性不安   2.2.1相关因素:遗传因素;生化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

2.2.2预期目标:病人能充分表达内心感受学会正确的应对办法;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

2.2.3护理措施:   2.2.3.1评估病人坐立不安的原因和程度。

病人安置于安静的单间,避免一切不良刺激。

2.2.3.2以真诚友善的态度接纳病人,消除病人的敌对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病人的安全感、信任感,使病人感觉友好温暖。

2.2.3.3注意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手势、身体的举动、语调高低,分析心理活动,学会沟通技巧(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的)   2.2.3.4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让病人了解焦虑的原因、治疗及愈后,让病人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尽快恢复健康。

2.2.3.5鼓励病人表达内心感受

2.2.3.6积极参加工娱活动转移注意力。

2.2.3.7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互换角色,以健康的心态适应现实环境。

2.2.3.8帮助病人学会正确的应对方法:了解并接受事件发生时自己的情绪反应;尽量避开压力源;增强自信,宽容别人,进而自我控制情绪;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解除困扰,学会肌肉放松,听音乐、跑步等。

2.2.3.9协助医师进行行为疗法,帮助病人解除恐惧   2.3 植物神经过渡兴奋   2.3.1相关因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自我控制失调。

2.3.2预期目标:病人表达内心感受学会适当的应对办法;病人的调节恢复或部分恢复。

2.3.3护理措施:   2.3.3.1将病人安置于安静的病室,避免一切不良刺激。

2.3.3.2观察病人应付刺激的反应模式。

2.3.3.3以真诚友善的态度,关心、体谅、尊重病人,使病人感到安全。

2.3.3.4向病人介绍相关知识,使病人了解认识自己的症状,配合治疗和护理

病人充分表达内心感受

2.3.3.5帮助病人找出压力源,寻找有效的调节方法。

2.3.3.6指导病人正确的应付方法:转移注意力(参加工娱活动、练气功、打太极拳、听轻音乐等);学习理论知识以健康的心态适应现实社会;尽量使自己保;持镇静稳定的情绪,学会放松:缓慢深呼吸、数数、听音乐、肌肉放松。

2.3.3.7尊医嘱给药   2.4 个人应对无效   2.4.1相关因素:不且实际的感受;无法控制的焦虑和恐惧;无法控制的自主运动。

2.4.2预期目标:病人表达内心感受病人能正确叙述应对方法;病人能找到适当的支持力量。

2.4.3护理措施   2.4.3.1评估病人的压力源的性质、程度和应急能力。

2.4.3.2鼓励病人充分表达内心感受,并给予关怀和体谅,表示可以理解和同情,减轻焦虑

鼓励家属和同事多看望病人,多给予同情、支持、帮助,使病人心理精神得到安慰。

2.4.3.3帮助病人适应现实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4.3.4让病人多参加工娱活动转移注意力。

2.4.3.5帮助病人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学习问题解决法,处理压力情境;选择妥协、逃避的方法,应对压力;寻找可靠的支持力量(家庭、社会或医务人员等)。

2.4.3.6尊医嘱给药。

2.5 睡眠障碍   2.5.1相关因素焦虑;恐惧;烦恼;植物神经过渡兴奋等。

2.5.2预期目标:病人表达引起睡眠障碍的原因;找到促进睡眠的方法;病人睡眠有所改善,连续大于八小时。

2.5.3护理措施   2.5.3.1评估病人影响睡眠的原因和睡眠状态。

2.5.3.2以真诚友好的态度关心体谅病人,消除病人焦虑、恐惧感,增加安全信任感。

2.5.3.3鼓励病人充分表达内心感受,并给予同情和理解。

2.5.3.4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一切不良干扰。

2.5.3.5指导病人促进睡眠的方法:睡前热水泡脚,洗热水澡;睡前不要做剧烈的活动,情绪不要太激动;学会放松(肌肉放松,深呼吸、听轻音乐,数数等)。

2.5.3.6进行暗示疗法:病人卧于舒适的体位,闭上眼睛,听录音带,或医务人员的指令等。

2.5.3.7夜间加强巡视,评估病人的入睡及睡眠情况,晚上十点以后患者仍不能入睡,尊医嘱给镇静安眠药。

2.5.3.8焦虑及恐惧的病人睡前医务人员要到窗前陪伴。

2.6 有自伤的危险   2.6.1相关因素焦虑;恐惧;烦恼;自主神经过渡兴奋;睡眠障碍;个人应对无效;易激惹;抑郁。

2.6.2预期目标:病人表达内心感受病人放弃自伤。

2.6.3护理措施   2.6.3.1评估病人发生自伤的危险因素及发生的概率。

2.6.3.2主动和家属及患者沟通,让病人充分表达内心感受,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和潜意识,护理人员要给予接纳,并表示同情和理解。

2.6.3.3将病人安置于监护室,严密观察病人的语言和行为,及时发现异常,防患于未然。

2.6.3.4对病人药真诚友好,关心体谅,解除病人躯体痛苦,帮助解决病人的困难。

2.6.3.5加强病区安全管理,定期检查病区的设施,床单位,管理好病人的物品(长筒袜、卫生带、腰带、首饰、刀剪、火柴等),严禁危险品存在。

2.6.3.6夜间加强巡视,十五分钟一次,巡视要到床头,严禁病人蒙头睡觉,对辗转不安者,要谨慎处理。

2.6.3.7服药时要看着病人服下,防止藏药。

2.6.3.8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让病人审视自我存在的价值,鼓励病人说出有无自杀的意图、动机和计划。

2.6.3.9让病人了解相关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

2.6.3.10鼓励病人多参加工娱疗法,以转移注意力。

2.6.3.11尊医嘱给药或适时给予保护性的约束。

2.7 社交障碍   2.7.1相关因素焦虑;恐惧;烦恼;躯体不适;精神症状改变等。

2.7.2预期目标:病人表达内心感受病人主动和医务人员或病友沟通;病人愿意参加社交活动。

2.7.3护理措施   2.7.3.1评估病人社交障碍的原因和程度。

2.7.3.2学会沟通技巧(语言和非语言的)医护人员面带微笑、态度和蔼,言诚词恳,鼓励病人表达内心感受,全神贯注地倾听病人表达,借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产生安全感。

2.7.3.3对自闭、退缩的病人不要急于求成:催促病人回答问题或指责、训斥病人 ,以免适的其反。

2.7.3.4鼓励病人多参加集体活动、病区生活会、娱乐活动,医护人员主动和病人交谈,鼓励病人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7.3.5对病人的正向行为给予鼓励及表扬。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