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感觉阈值检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曾兆良,李锦华,赵敏,潘丽雅。

【摘要】   目的 探讨震动感觉阈值检查(VPT)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神经症状和(或)体征分为两组,均同时采用VPT和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比较两者检查结果。结果 无论在有无神经症状和(或)体征组还是总体结果,VPT与NCV检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 在早期发现神经损害方面VPT敏感性要优于NCV,可为DPN患者早诊、早治及预测糖尿病足风险提供一种良好手段,具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感觉神经传导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亦是糖尿病足溃疡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定量感觉检查已广泛地应用于DPN的临床诊断中,震动感觉阈值检查(VPT)已在国际上得到认可,能较稳定地评价DPN的程度,并预测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性[1]。笔者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VPT,同时测定神经传导速度(NCV),比较两者检查结果,以了解VPT在DPN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并排除有精神及心理疾患及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枢或周围神经病变者。其中男52例,女50例,年龄40~75岁,平均57.5岁,病程1~16年,平均8.6年。按有无神经症状和(或)体征分为两组,其中有神经症状和(或)体征54例,表现为肢体发麻、刺痛或灼烧样痛,肢体乏力,下肢膝反射减弱;无神经症状和(或)体征者48例。

1.2 方法。

分别进行VPT和NCV测定,①VPT:被检者在安静轻松的状态下接受检查检查过程中被检者不能看到所测的部位,所有检查者均为同一操作者,使用相同仪器完成。使用美国 Bio—Thesiometer震动感觉阈值检测仪,测试部位为足拇趾基部,随着电流的增强,震动仪的震幅逐渐增大,直至能为被检查者所感知,读出此时的伏特数。国内患者检测震动阈值>10V为异常。②NCV测定:采用丹麦Keypoint型肌电诱发电位仪,仪器置于温度为20~25℃室内,刺激与记录均采用表面电极和针电极。分别测定每个受试者的双侧胫神经、腓浅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正常诊断参考汤晓英标准[2]。异常诊断标准为传导速度减慢2s以上。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