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季札观乐 谦谦君子―浅析《左传》中的季札

季札是春秋期吴国公子封延陵又称延陵公子是吴王梦寿四儿子。

季札以“贤”闻名古今他具有卓越政治眼光潇洒人生态以其高贵人格魅力和杰出智慧传颂世。

、三次让国――守节重礼。

季札著名就是他“三次让国”故事。

吴王梦寿有四子他认四子季札贤能想立他继承人但季札推辞不受是立儿子诸樊。

等到诸樊已除丧将要让位季札季札效仿曹国子臧他认“曹宣公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

子臧遂弗也以成曹君。

君子曰‘能守节’。

有国非吾节也。

札虽不才愿附子臧以无失节。

”当国君并不是季札志向所以坚持让他当君主他便选择“弃室而耕”只作罢。

又让夷昧、让阖闾他心始终不变。

但他并不是真正能够闲云野鹤置国事不顾他身份定了他不可能离政治太远。

他周游列国品评原人物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笔。

二、品评人物――见微知浊。

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鲁国候见到了叔孙豹认他不能择人会导致鲁国国祸乱殃及己身不得善终。

然六年(昭公四年)叔孙豹被饿死。

齐国他结识了晏婴很喜欢这人因劝诫他赶快把封地和政权交出否则有灾祸。

这是因季札已看出田氏族齐国势力与日俱增晏子听其劝告将封地和政权交给陈桓子因而免栾高难。

接着他到了郑国与子产见如故两人赠礼物季札指出当执政伯有人骄奢跋扈郑国不就会有灾祸(是鲁襄公二十九年三十年郑国就爆发乱伯有被杀)到将由子产执政执政要谨慎以礼处理政事否则郑国会衰败。

接下到了卫国季札认识了蘧伯玉等人很欣赏他们认卫国君子很多段期不会有祸患。

季札卫国晋国将要孙林父戚邑住宿当他听到孙林父击钟奏乐声音感到“辩而不德必加戮。

夫子获罪君以惧犹不足而又何乐?夫子也犹燕巢与幕上。

君又殡而可以乐乎?”是离开了戚地。

孙子听说季札话再也不听音乐了。

季札话可谓直刺孙林子这逐君弑君变乱者心表现了他对孙林子行厌恶情。

接下行至晋国见到了赵子、韩宣子、魏献子三人认将晋国政将权归三。

三分晋证实了季札预言。

季札与叔向交是把己预见齐国政治形势告诉叔向因叔向人很直希望他有所准备以免受害。

季札眼光如高远精准无怪乎司马迁赞他“延陵季子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

…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

三、季札观乐――观政教得失。

季札另对世影响深远事情是鲁国观周乐。

据《左传・鲁襄公二十九年季札奉命出使鲁、齐、郑、卫、晋等国。

鲁国季札观乐当听到《郑》歌听出了“其细已甚民弗堪也。

是其先亡乎”那是郑国衰落音;听到《秦》歌听出了“谓夏声。

夫能夏则至也其周旧乎”感受到秦国志;听到《雅》则体会出“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衰乎?犹有先王遗民焉”那礼乐精神离衰微周王朝越越远;听到《颂》则听出了所歌颂“盛德所也”、武等先王丰功伟业。

季札演奏前并不知所歌国而是听声辨所以让人不得不称奇。

外其更义对世《诗》重影响。

除了上面所举部分对《诗》乐舞评论季札以深邃入微领悟力对几乎全部演奏乐曲进行评其敏锐独到见语惊四座他把音乐与政治结合起通乐曲总结各国政教得失深刻地影响了《毛诗序》和世对《诗》阐释。

《毛诗序》认“情发声声成谓音治世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音哀以思其民困”。

音乐抒发人感情通情感变化可以感受到国兴亡。

这几乎与季札思想如出辙。

东汉学师郑玄《毛诗》作笺使《毛诗》地位空前提高其特别强调政治与音乐关系思想也风行世。

孔颖达等人又把这种阐释方式强化。

季札音乐政教紧密系评价方式对世《诗》影响深远。

季札是《左传》集幅塑造了形象鲜明谦谦君子――他守礼重情擅识人评人广交朋友且智慧人对当各国政局都有独到超前见却不纠缠政治纷争诡谲多变乱世还有他带真诚和礼义。

他所思所行对世有深远影响千古下仍让人慕义无穷。

参考献。

[]褚斌杰,谭健先秦学史[]人民学出版社,998。

[]杨伯峻春秋左传[]华局,990。

(作者简介李璐女重庆师学学院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两汉学。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