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元功拳(三)_太极元功拳

第8式 鹞子穿林      动作说明   当逛球逛至并步右抱球时,身体重心移至右脚,以腰左旋带身左转,带左脚左摆成脚尖朝东北时,双脚以脚前掌为轴,左拧成左龙盘柱步。

即左脚在前,脚尖朝北,脚掌着地,右脚在后,脚前掌着地,右膝顶在左膝窝上。

在身左转的同时,以腰带左掌外翻上提,随身左转的同时右掌也外翻下落。

当身体转成左龙盘柱步时,左掌已翻提至胸前,掌心朝前(东),指尖朝右(南),与下颏同高,右掌已翻落至右胯前,掌心朝上指尖朝前

此时身面均已朝东,两眼平视前方,兼顾左右(图1)。

接着,身体重心移至左脚,以腰带右脚向前迈进一步,脚跟先着地,随着身体重心前移,左腿渐蹬,右腿渐弓,右脚渐踏实成右弓步。

右脚向前迈进的同时,以腰带左掌向上、向左、向后捋掌;同时,也带右掌向前、向上略右穿靠。

当身体移成右弓步时,左掌已捋至头的左上方,掌心朝上略左,指尖朝前(东);同时右掌已穿靠至正前方,掌心朝上指尖朝前(东),略比肩高,两眼平视前方,兼顾所穿靠之掌(图2)。

接着,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左腿略下蹲,同时腰带右脚撤至左脚右后方,脚尖朝南。

右脚后撤的同时,以腰带右肘下沉后撒,带右掌以掌背下沉,向左、向里、向下划弧。

同时左掌也以小指带动,向左、向下、向右划弧翻掌。

右脚撤至左脚右后方,脚尖朝南时,右掌已沉划至左胯前,掌心朝里,指尖朝下;同时左掌已划翻至左胯前,掌心朝上指尖朝前(东),两眼平视前方,兼顾左右(图3)。

接着,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右腿略下蹲,同时,以腰带左脚虚落至右脚旁成左丁步。

在以腰带左脚的同时,也以腰带右掌以小指带动向里、向右、向前、向左、向上划弧翻掌上提;同时,也带左掌略向前向上穿掌。

当左脚移成左丁步时,右掌已划翻至左胸前,小指在上,掌心朝上略前;同时左掌已穿至右掌下,掌心朝上指尖朝前,两眼平视前方,兼顾左右(图4)。

接着,左脚向前迈进一大步,右脚跟进大半步,成三尖步。

在左脚向前迈进的同时,以腿带右掌向上略右,后划弧捋带;同时,也以腰带左掌向前、上、略左穿靠。

当身体成三尖步时,右掌已捋带至头上略后方,掌心朝上指尖朝前同时左掌已穿靠至正前方,掌心朝上指尖朝前略比肩高。

此时身朝东南面朝东,两眼随面平视前方,兼顾穿靠之臂掌(图5)。

要点   1、鹞子穿林是由狮子逛球演化而来。

既是狮子逛球的一种接手方式,又是狮子逛球内气修炼的延续与发展,是内气的进一步修练,使内气在体内顺畅流转,无滞无碍。

2、鹞子穿林之进步,主要是插步。

如想突出穿行胯打之功用,则插步于对方内侧;如想突出穿靠之功用,则插步于对方档部。

其弓步不要开的太大,后腿要注意保持一定的重力,前腿不必弓的太平,脚尖要与膝盖的方向相一致。

其换步要活,三尖步要整。

3、其后掌要有捋带之劲,前掌要有穿托之劲;小臂桡骨要有外靠之劲。

要注意以腰带脚与臂掌,进步、捋带与穿靠要同步进行。

捋带之手与穿靠之掌要有分争之意。

技击含义   本式一右一左,表现的是两种接手方式。

头一个方式是接对方进击我中、上盘之手或拳。

以捋带之手化解对方进击之力,并以穿、托、靠、胯打还击对方

例如对方以左冲拳进击我心窝部,我以左手采拿对方右手腕,并向上、向左捋带,同时,上右步,向对方右(内)侧插进前冲,并以右掌、臂向对方下颏穿、托、靠,以右胯冲击对方胯部,此时如松开左手,一般可将对方靠摔出去。

即使不能将对方靠摔出去,自己也可借势穿出圈外。

鹞子穿林的本意,就是穿行于人群包围之中。

第二种方式主要是接对方进击我中盘之手或拳。

以换步方式化解对方进击之力,然后翻腕捋靠对方

运用鹞子穿林式,也可将前脚插进对方裆部重创对方

第9式 右左合肘      动作说明   以腰拧旋带左掌,以大指带动向左、向后、向右、向前、向下划弧翻掌的同时,带右掌,以小指带动向左、向后、向右、向前、向左划弧翻掌。

左掌划至胸前,掌心朝下,指尖朝前时,右掌已划翻至右上方,掌心朝前指尖朝上(图6)。

接着,以腰左旋下沉带身左转成左弓步。

在身左转的同时,以腰带左肘顺胁下沉后撤带左掌向左、向后捋带,同时,右肘下沉左合,带右小臂、掌左合下沉翻掌。

当身体成左弓步时,左掌已捋带至左胸前,掌心朝下,指尖朝前

左肘同时合至胸前,小臂斜立,掌心朝里略上,指尖朝上略前,高不过眼,两眼一直平视前方,兼顾所合之肘(图7)。

接着,以腰带右掌,以大指带动向右、向后、向左、向前、向下划弧翻掌,使掌心朝下,指尖朝前同时也带左掌以大指带动左翻,使掌心朝上指尖朝左前方(图8)。

接着,身体重心向右脚移动,右腿略下蹲,以腰带左脚后撤,虚落右肘,顺胁下沉后撤带右掌向左、下、后捋带,同时腰带左肘向前、向右、向里合沉,带右小臂、掌内合下沉。

当身体成左虚步时,右掌已捋带至右胸前,掌心朝下,指尖朝前同时,左肘已沉划至左胸前,小臂斜立,掌心朝里略上,指尖朝上略前。

两眼平视前方,兼顾所合之肘(图9)。

内容提要   本式是由弓步或虚步捋手、合肘组成的。

其步法、捋手、合肘劲路要一致,必须充分发挥腰的主宰作用。

技击含义   主要是接对方进击我中盘之手或拳。

以翻掌捋手化解对方进击之力,同时,以合肘下沉反压对方之肘关节。

例如,对方以左冲拳进击我胸部,我以左掌翻腕抓拿其腕部寸、关、尺左拧的同时,以右肘左合下沉压其肘关节。

第10式 巧女纫针      动作说明   以腰左拧带身左旋,左掌以大指带动翻成掌心朝下,左肘顺肋下沉后撒带左掌向下、后捋带,同时右掌以大指带动翻成掌心朝上,沿左小臂下缘向左、向前、向上、向右划弧穿掌。

左掌捋带至小腹前,掌心朝下,指尖朝前时,右掌已穿至正前方,掌心朝上指尖朝前略上,高不过眼。

两眼平视前方,兼顾左右(图10)。

接着,以腰右拧带身右旋,带右掌以大指带动翻成掌心朝下,并以右肘顺肋下沉后撤带右掌向下、向后捋,同时左掌以大指带动翻成掌心朝上,沿右小臂下缘向右、向前、向上、向左划弧穿掌。

右掌捋带至小腹前,掌心朝下,指尖朝前时,左掌已划至正前方,掌心朝上指尖朝前略上,高不过眼,两眼平视前方,兼顾左右(图11)。

接着,以两脚前掌为轴,以身左旋,带身左转使身体拧成龙盘柱步。

在身左转的同时,以腰带右掌翻成掌心朝上指尖朝前,贴右肘前小臂下缘向前向上略右穿掌;同时也以腰带左掌翻成掌心朝下,以肘顺肋下沉后撤带左掌向后向下略左捋。

当两腿拧成龙 盘柱步时,右掌已穿至正前方,掌心朝上指尖朝前,高不过眼,肘略里合下坠;同时左掌已捋至小腹前,掌心朝下,指尖朝前(图12)。

接着,以腰带右掌以大指带动向右、向后、向左、向前划平弧翻掌;同时以肘下沉后撤带小臂略向里收,使右掌划翻成掌心朝前指尖朝上,与下颏同高,位于胸前(图13)。

接着,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左脚向后撤一大步,随后身体重心移至左脚,左腿略下蹲,右脚向后撤半步,虚落成右虚步。

右脚后撤的同时,以腰带右掌向前略上推掌。

当身体撤成右虚步时,右掌已推至正前方,掌心朝前略左,指尖朝上,与下颏同高,食指上顶,大指外掰前推,坐腕(图14)。

然后再拧成右龙盘柱步,穿左掌,回带左掌,撤左虚步推左掌

具体可参照图12、13、14,然后又做右巧女纫针。

要点   1、双掌交替前穿后捋,实际是在胸前走了一个前高后低的正8字。

因此,学练时要特别注意8字的圆活连贯性,不可出现断意断劲现象。

掌在前穿时,食指要向前顶,大指要外掰,肘要里合下坠,肩要松开。

捋手时要注意以肘顺胁下沉后撤带掌向后向下捋,捋时掌心有内含之意。

并要注意用意不用力,并以腰带掌前穿后捋,方能体验到内气透劳宫穴贯达指尖之气感。

2、转身拧步要与穿掌、捋手同步进行,撤步要与推掌同步进行。

穿掌、推掌是掌本身以小臂及大指带动划一平圆后推出的,其重点是松活腕关节,并增强大指根部的旋转后带能力,和掌根部的旋转前按能力。

穿掌要注意臂不要穿直,肘尖要略下坠,小臂要略内合,并与肘保持约15度角。

捋手时要注意劳宫穴的内收,尤其要注意上下协调。

技击含义   前两式之穿掌看似简单,实是拳法中之母手,是单搭手之第一手。

主要是接对方进击我中、上盘之手或拳。

其穿乃有穿、挤、压、滚、措、推之劲。

接手时可直接抢中门贴对方小臂上缘,施以穿、挤、压、滚、措、推之劲。

对方力大,可顺势变捋手,引其向下变换角度,加大对方来劲,使其失衡或跌出。

也可在顺势变捋手的同时上穿另一掌,有将对方撕开之意。

例如,对方以右冲拳击打我胸窝部,我以右穿掌穿、挤、压其腕上之小臂上缘,使其拳锋改变方向,偏离我身,同时期身进步,沉肘以滚、措、推之劲贴对方右臂上缘,前穿其胸口或咽喉,指尖点到胸,即可翻掌以掌根按出。

撤步推掌属退中有进,败中取胜的招法。

主要是接对方进击我中盘之手或拳。

当我穿掌接对方进击之手臂感到对方进击之力过大,且速度很快,难以招架与化解时,只好粘住对方,顺势向后撤步,在缓解对方来力的同时,以掌大指根外旋后撤之劲,顺化对方进击之力,使其拳锋走偏,并以掌根的内旋前按之力截击对方前进之胸或头部。

本式只要练好掌的前穿,旋转后带和旋转前按能力,一般接手即有,可不必走败中取胜之略。

(待续)   (责任编辑 大江)。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