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企业安全攻略简析(1)

从2002年1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安全生产法》;同时, 中国 加进WT0之后,国内 企业 治理与国际接轨,采取国际通行的安全治理方式,成为大势所趋。

一些跨国企业一方面成功实施“安全治理”策略,为自身规避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将自身积累的相关经验,作为一种有价商品“叫卖”,来拓展自身价值链,此也正当其时。

一、外企钟情“安全治理”  近年来,一些着名跨国企业全球首席执行官频频访华,他们毫无例外是冲着利润而来,令人见怪不怪。

然而,不久前柯达CEO邓肯达来到中国,此行关注的焦点是柯达中国公司安全治理,这一主题令人线人一新。

事实上,自柯达进驻中国开始,在安全方面倾注心力,并取得惊人业绩。

据称,截至2002年9月底,柯达中国公司的5家分支机构安全生产工时累计超过5000年。

而全球制造业安全生产均匀水平是: 2001年每100位员工全年发生失时势故(因事故不能正常生产)9.6件、2000年为9.7件。

而世界级水平在2000年、2001年均低于0.4件,柯达中国公司为零。

柯达亚太区安全总监陈人杰先容,柯达中国公司的所有分支机构,均实施全面完善的安全生产HSE治理系统,即健康(HEACTH)、安全(SAFTY)、环境(ENVIRONMENT)一体化风险治理

其核心是进行风险猜测和 分析 ,确定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及时采取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减少可能引起的职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安全 题目 是人的题目,是治理者及员工安全观念题目。

转变和提升员工安全观念,需要进行系统和耐心的培训

柯达中国公司通过全员培训,使员工了解保证安全、保障健康和保护环境,既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也是企业不可动摇的目标。

据称,柯达汕头厂的一个重要目标是 发展 具有优秀治理能力的安全型专业人才。

安全型专业人才的公道培训,是公司未来重要投资,也是中国未来的重要投资方向。

在过往5年中,汕头厂培训了5位安全型专业经理人,现已充实到柯达中国公司分支机构的重要岗位上。

他们最大上风是识别安全风险,并有针对性做出决策,降低安全风险。

安全柯达中国公司各部分会议的首要主题。

在核心领导小组会议上,治理者经常性回顾过往包括“差一点”事故在内的所有个案,确定下一段的整改和预防措施。

各部分具有丰富经验的治理者及技术职员,每月要进行现场安全跟踪审查工作,通过与员工交谈和观察他们的操纵,来发现潜伏的危险和题目,以保第一时间解决安全隐患。

同时,柯达中国公司还将制定和编写各项操纵程序和作业指导性文件交给员工完成。

由于参与的员工结合自己的实践,将经验和教训写进系列文件中。

这样可以不断规范和进步员工操纵行为,使安全意识渗透到柯达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

当然,安全治理不能单纯依靠治理者和员工操纵素质和个人技巧,由于人会受到情绪的 影响 和环境的干扰,难免出现失误。

为此,柯达中国公司对可能出现的紧急状态制定应急措施。

保证员工在一旦出现紧急事故时,有撤离现场的充裕时间和可靠通道。

总之,无论是正常状态,还是异常或紧急状态,完全保护员工的目标都应当得以实现。

柯达CEO邓肯达表示,加大投进,选择规范可靠的个人防护设施,以保护员工在万一出现事故时的伤害降低到尽对可以接受的水准。

“即使出现事故,我们也不会事后惩罚员工治理者,不能让大家在恐惧中工作。

关键是事前的预防工作。

”  另一家跨国企业杜邦公司,已将安全治理理念渗透进在华的所有分支机构。

杜邦自1989在深圳设立第一家全资投资公司以来,迄今在中国拥有20多家独资、合资企业和3个分公司

产业服务涉及化工、农业、食品、营养、 电子 、纺织、汽车等行业。

杜邦中国区域总载查尔斯·布朗先容,在过往8年中,杜邦中国业务发展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最近3年的增幅都在25%以上。

查尔斯·布朗尽不讳言杜邦公司中国的成功得益于安全治理策略,他甚至比杜邦投资理念—小投资起步,给每个行业以机会,择其强者而强之—更为管用!  早期的杜邦公司,由于产品的危险性而特别夸大安全治理

杜邦全球所有机构,均有独立的安全治理部分及专业治理职员。

这些专业职员与渗透在各部分的、经过严格培训的合格安全协调员,共同组成完整的安全治理 网络 ,保证各类信息和治理功能畅通地延伸并到达各个环节。

同时,杜邦有一整套完善的安全治理方案及操纵规程,全体员工均参与危险的识别和消除工作,保证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