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世界冰壶锦标赛中国女队投壶技术和成功率统计分析】 亚太冰壶锦标赛中国男队

摘要:对2009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中国队13场比赛共930次投壶技术成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更加倾向积极型战术,没有投壶旋转弱项,1垒和4垒投壶成功率较高,获胜场次与4垒的发挥关系密切,失败场次与3垒的发挥更相关联。

建议中国女子冰壶队从掌握基本技术、分析对手实力、心理因素及队员间的战术默契程度方面加强投壶技术的训练。

关键词:竞赛与训练;冰壶;投壶成功率;投壶技术;中国女子冰壶队   中图分类号:G80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9—0083—04      近年来,中国女子冰壶进步明显。

2009年连续夺得“大冬会”、“世锦赛”冠军,并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获得了季军,这表明中国女子冰壶近年来的训练成效显著。

然而与该项目传统世界强队相比也确实暴露出我们许多的问题,除心理及临场发挥问题外,最需要总结、提高的便是运动员投壶技术的合理性及成功率,这是冰壶比赛的两种基本技术之一,也是决定着冰壶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

冰壶投壶包括12种技术,其中投进(指投进大本营有效投壶)、占位(指投进非大本营有效投壶)、保护(为挡住前面大本营里的得分壶,或是挡住击打得分壶的路线的有效投壶)、传进(指控制力量将己方壶传进,并对传进的壶做了很好防守的有效投壶)、分进(控制力量将己方壶传进离圆心更近的距离,或是将对方的壶碰出阻挡路线的有效投壶)、粘贴(控制力量将壶粘在指定壶位置的有效投壶)为6种慢壶技术;击打(指用力将对方大本营内的壶击出,并且击球壶留在击走壶位置的有效投壶)、清空(指用力将对方壶击出,同时己方壶也出局的有效投壶)、击走(指用力将对方大本营内的壶击出,并且击球壶防守位置良好,或者能旋转到有效得分位置的有效投壶)、双击(指用力将对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本营内的壶击出,而且击打壶能留在大本营内)、传击(指用力击打通过对方或己方壶的多壶传递,将对方壶击出,将己方壶击到一个较为有利的位置的有效投壶)、溜壶(指有意不接触任何壶的投壶)为6种快壶技术

本研究对2009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中运动员的投壶成功率及合理性进行分析,力求为我国女队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中国女子冰壶队员4名主力,平均身高(166.40±3.78)cm,平均体重(60.00±4.69)kg。

基本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等查找冰壶相关文献,包括文字资料和影像资料等。

搜集中国女子冰壶队2009年世锦赛13场比赛的声像资料,高清摄像机拍摄,回放、分析、检查。

使用CURS Statistics冰壶统计软件对这13场比赛的930次投壶进行采集,并采用spss14.0处理数据,进行各项指标相关系数及相关程度的相关性检验,所得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各项指标间进行t检验,显著性水平为P 的投壶失误为3垒的投壶增加了难度,再加上对手的战术控制,导致部分投壶成功率较低,这就需要对此进行训练强化。

投壶逆时针旋转较多,但成功率不高(136次,成功率76.9%),相反顺时针投壶次数虽少(97次),成功率却达到了87.8%。

这需要中国女子冰壶队根据队员的特点选择更为合理的投壶技术和战术,选择线路进行布局。

4垒的投壶技术双击和传击外,都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尤其是4垒运动员关键的投进、保护、传进、分进、击打、清空等技术达到了80%以上,投壶技术全面,心理状况稳定,关键壶不手软,能够较好地解决队伍的关键问题。

对于双击和传击技术则发挥不够稳定,主要原因是对手的障碍壶在增加难度,应重点练习有障碍情况下的双击和传击技术

顺时针、逆时针投壶数几乎相等(114、116次),成功率也相差不多,保持在80%左右。

2.3 投壶技术比赛结果的影响   对于各垒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其中1、2、3垒的两组数据几乎没有差别,经配对样本f检验,胜、负场均值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他们在本次比赛中都能比较稳定地发挥。

4垒的两组数据分别为82.86%和77.62%,经配对样本t检验,胜、负场均值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