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团结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族团结教育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坚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注重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突出创建主题,丰富创建形式,扩大参与范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要“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xx民族大学坚持把民族团结紧紧抓在手上,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各民族高素质人才,大力弘扬“和合偕习、自信自强”的xx民大精神,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各族师生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重视顶层设计,探索民族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2009年9月,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印发的《关于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和中宣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以及上级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结合学校60多年的办学经验、宗旨、任务,学校党委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的内容、目标等具体化,决定开展“五讲五做五风尚”主题活动,推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所民族高校,学校党委认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民族团结典范的内在要求,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现实需要,是凝聚民族团结正能量的重要途径。学校决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融入到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中,探索民族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进一步开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使新形势下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富有更加鲜明的时代主题、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与时俱进的生机活力。

“五讲五做五风尚”的主要内涵:

一是“五讲”:讲“一个硬道理”,即“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讲“两个共同”,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讲“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讲“四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讲“五观”,即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

二是“五做”:阅读一本有关民族团结的好书;办一件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好事、实事;举办一个“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月”活动;开展一次专题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建设一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教育引导各族师生争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传播者、实践者、先行者、推动者和捍卫者。

三是形成五种良好的校园风尚:从维护祖国统一层面,形成“珍视祖国来之不易的和谐稳定、发展繁荣的大好局面”的良好风尚;从维护民族团结层面,形成“以维护民族团结为荣,以损害民族团结为耻”的良好风尚;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层面,形成“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良好风尚;从遵纪守法层面,形成“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各族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良好风尚;从弘扬学校精神层面,形成“和合偕习、自信自强”的良好风尚。

二、突出有机融入,构建在民族团结教育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学校党委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作为新时期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不懈地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有机融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形成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工作的格局和特色。

学校设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及专项经费,确保活动深入开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有机融入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中,并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和各单位年度考核、教职工个人工作考核中,纳入到干部教师晋职晋级条件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制定下发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等相关文件,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分工负责、责任明确、落实职责、严格督导。

学校将每年9月确定为“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月”,组织、引导各族师生员工广泛参与。在这一个月当中,学校通过图文并茂的展览、先进事迹报告会、民族知识竞赛、民族歌舞大赛等多种形式,让各民族师生进一步扩大对各民族优秀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增进各民族师生的交流,增强各族师生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学校根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上级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民族工作重在平时、抓好平常,民族团结重在交心、以心换心”的理念,不断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方式和运行机制,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呈现出“重在平时、抓好平常,以月促年、贯穿全年”的良好发展态势,大大增强了教育的覆盖面,突出了教育的针对性,有力地提升了教育的实效性。

2011年,学校荣获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刘昌荣、陈恩美老师荣获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12年,学校被四川省授予“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学校民族博物馆被授予“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14年,学校民族博物馆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15年,学校的预科教育学院荣获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在教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中,学校报送的《xx民族大学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功入选;学校推荐的“‘致敬经典·印记中华’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暨自创作品吟诵大赛”项目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2015年1月,学校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各项工作,积极采取措施,教育引导各民族师生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经验、方法及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正伟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他称赞学校的做法很好,工作有针对性,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抓手,立德树人有办法。

三、强化项目推动,构筑在民族团结教育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平台。

学校党委要求在全校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党员组织生活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进党校团校培训,进课堂教学,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和各族师生员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有机融入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中,实现进学生班级(团支部)、学生宿舍、学生社团等,组织开展一系列思想性强、师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使这些活动成为凝聚各族师生力量、共同推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平台,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1.铸造品牌,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年度项目申报工作。学校从2011年开始设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年度项目申报、评审、立项制度。仅2011年、2012年、2013年这3年,就有100多个活动项目被分别确定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项目,并获得立项支持。在总结前几年活动经验的基础上,2014年学校首次评选出十大精品项目、十大培育项目。

2.以文化人,努力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学校提炼了“和合偕习、自信自强”的校训;创作了由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先生谱曲的校歌《托起明天的辉煌》;设计了整体包含着蓄势待发、合和化成寓意的校徽;出台了《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着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要求、颇具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从2010年起,学校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5年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硕果累累,以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为主题提炼申报的创新成果先后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四川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学校坚持编印《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学习资料选编》(已连续编印七辑),编辑出版了《民族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实践与探索》成果集。学校将法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以法治宣传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制定了《校园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重视加强学校门户网站、英文网站和各部门各单位门户网站建设,抓好学校新闻网和学校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舆论引导,积极开展网络文化育人工作。

3.强化科研,助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化发展。从2012年起,学校在年度科研项目中设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专项研究课题,总结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强化相关理论研究,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化发展。2014年共立项6项,其中《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理论体系与实践创新研究——以xx民族大学为例》和《民族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施效果研究》两项为重点项目,《民族高校青年教师民族团结教育创新研究》等4项为一般项目。学校报送的《四川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与民族团结教育问题调研报告》、《城市多民族社区创新社会管理对策研究——以成都市武侯区洗面桥社区为例》分别获得2014年四川省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学校启动了2015年度专项科研申报工作,设民族团结教育专项研究课题10个,并由科技处统一纳入学校年度科研项目规范管理。

4.合作共建,助力地方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学校加强了与地方的联系,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2011年,成都市武侯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正式挂牌xx民族大学;2012年起,成都市双流县与学校共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2013年,学校与武陵山片区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古丈县、凤凰县和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签署协议,与四县(市、区)分别合作共建一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助力武陵山片区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武陵山片区民族团结模范区建设。学校发挥专业优势、人才优势,服务民族地区双语科普和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服务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地方经济发展,助力地方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5.选树典型,坚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比表彰活动学校坚持定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彰显民族团结进步精神,形成促团结、保稳定、增和谐的强大合力。自2009年以来,学校党委、行政连续5个学年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共授予204个处级单位和班级为先进集体、授予2511名各民族师生为先进个人。

去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在今后的工作中,xx民族大学党委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征程中,继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增强各族师生文化认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正能量。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