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审计委员会的关键成功因素与治理绩效评价

[摘 要]审计委员会的核心治理绩效表现为缓解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良好的公司治理环境和有效的资源投入、规范明确的制度和权责约束、明晰的流程控制产出信息控制及高效的报告与评价机制是实现审计委员会有效治理的关键成功因素。以此为基础,从投入、过程和产出三大维度出发来构建审计委员会治理绩效评价体系,试图通过完善评价机制来促使审计委员会有效地发挥其治理功能。   [关键词]审计委员会;关键成功因素;治理绩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 引言   2003年11月,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NASDAQ)和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根据《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发布了新的公司治理最终规则①,其中的条款规定,审计委员会的年度绩效评价应当以书面条款在审计委员会章程中予以明确,这体现了对审计委员会年度业绩评价的高度重视。我国自2001年开始系统地引入审计委员会制度,上市公司已经通过年度报告披露审计委员会履行职责的相关信息。但是,公司审计委员会履职效果如何却没有什么绩效评价标准,这使得投资者只能从形式上认可公司成立的审计委员会,却无法通过这些公开披露信息判断审计委员会公司治理效果如何。缺乏对审计委员会实际履职效果的评价,不仅无法督促审计委员会有效履行职责,更无法保证投资者对审计委员会治理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因此建立审计委员会绩效评价制度就显得很有必要。 代写论文   二、 审计委员会治理绩效的相关研究   公司治理问题的核心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问题[1]。因此,无论是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对经理人的约束还是股东直接激励和监督经理人,都必须解决或缓解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审计委员会是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一部分,其作用应是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股东和管理层两者之间契约的不完全程度、缓解内部控制问题[2],因此审计委员会核心的治理绩效表现为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②。审计委员会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还应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外部审计信息质量保证机制的有效运行。审计委员会治理绩效直观体现为履行职责所带来的产出和效果的增量,这引起了学术界对审计委员会治理效果评价的研究兴趣。目前关于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检验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影响因素。Cobb(科布)提出独立性和任职期限对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3]。Menon(梅农)等指出尽管用会议次数来衡量审计委员会有效性比较粗略,但不经常开会可能是监管效率较差的表现[4]。Chtourou(科图柔)等研究也发现,当审计委员会全部由独立董事(其中至少包括一名财务专家)构成,且每年开会2次以上时,公司会更少出现盈余高估的行为[5]。王雄元和蔡卫星等研究了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独立性、专业性、活跃性以及平均受教育年限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67]。涂建明的研究表明,公司独立董事的背景不同将会形成审计委员会治理的差异性[8]。 毕业论文   二是对审计委员会治理效果的研究。Dechow(德乔)等从财务舞弊监管、盈余管理质量、财务报表表述角度[9],杨忠莲和杨振慧、李斌和陈凌云利用中国公司样本从报表重述现象、年报补丁角度,研究了审计委员会改进财务报告质量的作用[1011]。蔡卫星、高明华采用信息披露考核等级和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精度等指标[7],Wild(怀尔德)、翟华云通过盈余反应系数,衡量了审计委员会产出效果[1213]。Carcello(卡塞罗)、王跃堂等则从审计意见类型、审计师变更的角度对审计委员会有效性进行了研究[1416]。陈小林和胡淑娟用深交所公布的信息披露考核等级反映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他们认为上市公司设置了审计委员会以后,其盈余管理程度更低、信息披露透明度更高,并且改善了财务报告的质量[17]。此外,也有文献从内部审计内部控制有效性角度研究了审计委员会有效性,如Krishnan(克里斯纳恩)检验了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专业知识与内部审计的效率、内部控制质量的正相关性[18]。   目前对审计委员会能够有效地改进信息披露质量的检验是多方面的,虽然其存在结论上的分歧,但新的经验证据也不断被提出。然而,至今没有文献探讨如何构建一套系统的审计委员会绩效评价体系来综合度量和评价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绩效,而且对审计委员会治理绩效评价的研究目前仍缺乏一个较为完整的逻辑体系。吴清华等指出研究审计委员会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应从其参与治理的逻辑过程出发,基于审计委员会赖以运作的治理环境和制度因素,分析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质量的作用机理[19]。本文将从实现审计委员会有效治理的关键成功因素出发,以审计委员会的运行机理为分析脉络,构建一个审计委员会治理绩效评价的基本框架。

论文网   三、 实现审计委员会有效治理的关键成功因素   在一个公司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发挥审计委员会公司治理作用、使审计委员会得以有效运转的时候,我们需要关注以下相互关联的关键成功因素。这些因素贯穿于审计委员会运行的全过程,对审计委员会发挥有效治理作用至关重要。   (一) 公司环境与资源   公司环境是影响审计委员会工作有效性和努力程度的外在条件。公司环境包括公司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微观环境,其中公司内部的微观环境是决定性的,比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否存在一股独大、内部控制等情况以及企业组织环境。在特定公司环境条件下,审计委员会有效运行的先决条件是与审计委员会相关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和财力等),它是保证审计委员会正常运转所需的基础性投入,这已被Chtourou(科图柔)与Krishnan(克里斯纳恩)的研究所证实[5,18]。因此公司环境和资源投入状况是审计委员会有效运行的首要成功因素。   (二) 制度与权责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规定,审计委员会必须建立一定的程序系统以完成与会计处理、内部会计控制内部审计、员工匿名举报等可疑的会计问题及审计处理等相关的申诉事项的受理、执行和保留记录等任务。该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负责提供审计委员会合适的财务和资金保证。Kalbers(卡尔伯斯)等指出行业知识和权利的平衡有利于审计委员会有效性[20]。由此可见,审计委员会章程和工作细则中应对审计委员会的职责、任职条件、权利义务、工作内容等做出明确、细化、规范的制度要求,引导约束审计委员会履职行为。在特定的资源和公司环境下,规范、明确的制度和权责约束是保证审计委员会有效运行的第二层关键因素。 毕业论文   (三) 流程、信息控制点   流程、信息控制点是影响和评价审计委员会有效运行的第三层关键成功因素。要保证最终产出结果有效,就必须强化审计委员会工作内容、方式的流程控制产出信息控制,以关键控制点的信息产出作为运行控制的核心,这样才能引导审计委员会在既定工作规程中获得期望的信息产出。2007年12月,我国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首次就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年报工作规程、工作内容、关键工作成果信息的记录、签字确认等工作环节做出了细化和明确的要求。2008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进一步要求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建立必要的审计委员会年报工作规程,并在年度报告中予以披露。 中国论文联盟。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