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综合收益

[论文关键词] 综合收益 传统收益 优缺点 应用前景   [论文摘要] 综合收益收益会计理论的最新发展,本文指出了综合收益概念,并比较了综合收益传统会计收益

在对综合收益优缺点的分析基础上,指出了综合收益观在我国应用的前景。

综合收益会计理论收益会计理论的最新发展,是公允价值计量理论收益会计中的运用。

它也是国际会计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近年来,随着衍生工具的广泛使用、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等,使得会计计量属性从走向公允价值,出现了大量已确认但未实现的损益项目(如持有利得或损失)。

传统的报告损益表以实现原则为基础,反映的只是以净收益表示的已确认并实现的财务业绩,无法全面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业绩,因此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组织纷纷提出改革措施,认为业绩的概念是一个全面收益综合收益,由此产生了综合收益概念

一、综合收益概念   根据FASB 1980年在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即SFAC3《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的解释,综合收益是指“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净资产)变动。

它包括这一期间内除业主和派给业主款外,一切权益上的变动。

”1997年,FASB发布了SFAS130《综合收益》,综合收益被定义为“在某一期间内,除所有者投资和向所有者分配以外的原因,所导致的权益的全部变动。

”因此,除了按GAAP确认的净利润以外,综合收益还包括其他项目,例如根据SFAS52,由于合并外国分支机构导致的未实现折算利得和损失;根据SFAS133对预期的交易进行现金流量套期保值产生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等等。

综合收益是对传统会计收益在学上的改造。

根据希克斯的定义,经济收益的数额取决于财富的含义和计量,财富不仅包括有形的物体和提供的劳务,而且也包括个人所拥有的所有未来服务潜能,从这种服务潜能中一个人可以获得未来收益,是未来收入的资本化价值。

由此可见,经济收益力求对所有构成资本的资源进行计价,这种计价是以预测为基础的,充分的考虑了时间的因素,是面向未来的,与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完全相关。

经济收益理论上来说是完美的,但是这种收益概念是建立在理想条件下的,综合收益就考虑了理想条件与事务操作的阿问题,它更接近于经济收益

二、综合收益传统会计收益的对比   综合收益传统会计收益综合收益产生于传统会计收益基础上,传统会计收益综合收益的核心部分,综合收益可以说是传统收益的经济学改进和完善。

这两者的区别体现了会计收益报告的以下几方面的不同思想观念:   1.收益报告目标的不同观念。

收益报告的目标是为了提供企业外部使用者有用信息,它与财务报告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

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信息有用”思想,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资源委托者有效反映资源受托者的受托经管责任及履行情况,更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偏重历史成本计量,是传统会计收益理论的依托。

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在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信息,更强调信息的相关性,偏重于现实成本的计量,是综合收益理论的依托。

这两种报告目标的不同,是两种收益观的本质区别所在。

2.收益组成的不同观念。

综合收益传统款机收益反映在收益组成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即“本期营业观”和“损益满计观”,这两种观点的争论焦点在于非常项目和前期损益调整上。

本期营业观认为,非常项目和前期损益调整应列入留存收益,属于传统会计收益的范畴;而损益满计观则认为应列入当期损益,属于综合收益观的范畴。

3.收益确定方法上的不同观念。

在收入确定方法上存在两种观点,“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

传统会计收益采用的是收入-费用观,其将收入和费用的确认看得比资产和负债更为重要,这种观念满足的是受托责任观下信息使用者所要了解的收益综合收益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观,其将资产和负债要素看得比收益表要素更重要,这种观念下的收益能满足决策有用观的需要。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