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幼儿教育领域中的游戏理论与实践

【提 要】在幼儿教育领域之中,游戏教学是其中的重要教学方法,因为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具有爱玩的天性,对游戏活动非常的热爱。故此在幼儿教育游戏活动也成为其中不可获取的部分。本文主要围绕幼儿教育领域中的游戏理论实践进行简要的分析。

【關键词】幼儿教育 游戏理论实践 浅议。

幼儿教育中,游戏幼儿教育作用以及能力的提升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通过开展游戏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还能够提升他们的相关能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有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下文就幼儿教育领域中的游戏理论进行分析,并就游戏实践进行探究。

一、游戏理论发展概况。

游戏理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游戏理论,另一种是近现代游戏理论。传统的游戏理论包括以下几种:一是松弛理论、二是剩余精神理论、三是生长理论等等;而近现代游戏理论则包括以下几种:第一是认知发展游戏理论、第二是精神分析派的游戏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是基于不同的出发点而提出的,所以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我国,对幼儿游戏的研究起步较晚,大概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才有一些学者对幼儿游戏进行了研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幼儿游戏的认识也更加的深入。新时期我国的幼儿教育游戏理论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已经发展为“以儿童发展为本”的幼儿教育理念。该理念将目标定位于贴近幼儿的生活,并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考虑,以促进幼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二、游戏的主要类别以及基本特征。

1.主要类别。

1)自由游戏。这种游戏主要是提倡幼儿的个人自由活动通过幼儿自己去制定游戏计划,去选择开展游戏的材料,选择游戏的伙伴等,使幼儿的主动性以及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户外的自由活动就属于这种游戏,另外还有一些户内的游戏活动,也可以归属为自由游戏。对于这种游戏活动教育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的游戏环境,为他们提供一些游戏材料,要减少不必要的直接干预。2)任务定向的活动区域。这种游戏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而开展的小组活动。该游戏活动教师预先设计的,通过活动区域投放一定的材料,使学生通过摆弄材料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这个活动中也可以由教师去直接提出任务,然后让幼儿自己去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3)全班集体活动教师利用规则游戏的形式来编制教学游戏,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游戏活动之中。这种游戏活动的性质是接受学习。

2.主要特征。

1)主动性活动游戏活动幼儿主动的活动游戏活动的动机特征是幼儿游戏的态度是否积极,是“我要玩”而不是“要我玩”。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游戏活动中的幼儿,他们的身心处于一个积极的状态,与厌烦、呆坐等被动的状态有着显著的区别。2)独立性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幼儿按照自己的主体地位,决定参与活动的伙伴、活动的材料等,决定活动材料的使用方法,决定怎么玩以及和谁玩。3)创造性活动游戏活动幼儿借助于想象或者模仿,来创造性的表现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表现自己的愿望等。游戏动作的特征是,我可以拿这个物品来干什么,这就有别于这个物品是干什么用的。所以说游戏活动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特征。

三、游戏幼儿教育中的实践策略。

1.将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手段。

由于幼儿的性格特点,再加上游戏活动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幼儿教育中,应当将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手段,将其纳入到整个幼儿园的教学体系之中。那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去多收集一些游戏活动,可以通过角色游戏或者表演游戏的方式,来释放他们的天性。另外教师可以体育游戏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益智游戏来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幼儿在一个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在一个快乐的环境中提升自己。

2.丰富游戏活动的形式。

在今后的幼儿教育中,教师是要丰富游戏活动的形式,因为如果游戏活动较为单一,那么就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譬如教师可以适当的将一些民间游戏融入到教学之中,这样能够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譬如“老鹰捉小鸡”“设计泥巴屋”“跳皮筋”等。或者是融入一些体育活动通过体育活动游戏的结合,能够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譬如,可以开展短距离的短跑接力赛,通过竞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乐趣。现在的小学生并不是特别热爱运动,所以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融入一些竞赛的方式,这样能够让更多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之中。最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造多元互动的游戏体验。换句话说,就是吸引家庭或者社区成员参与到游戏之中,通过开展亲子游戏或者是社区健身的游戏,来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有着爱玩的天性,他们对游戏非常的热爱,所以在幼儿教育中要加强对游戏的运用,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个性,来促进幼儿的进一步发展。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认识到游戏的重要意义,要不断探索出适合幼儿发展规律的游戏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幼儿教育实践之中。如此便能够使幼儿在一个快乐的环境中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李新颜、刘肖岑2017《试析幼儿游戏教师支持》,《教育导刊》(下半月)第8期。

杨建强2017《论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基本活动形式》,《教育导刊》(下半月)第8期。

项娅2017《幼儿园借助游戏情境进行安全教育宣传的实践探索》,《好家长》第24期。

方晨瑶2017《张雪门教育思想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启示》,《幼儿教育》第15期。

韩夏夏2016《试论幼儿教育游戏教育作用与价值》,《作文成功之路》(上)第11期。

(通信地址:130200 吉林省农安县幼儿园)。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