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法学人撰书回顾20年求索心路 心路

“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中国大地。

成为中国对外开放一项重要内容的留学生派遣工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收集、记载和出版反映这一时期的资料,即真实、准确、公证、客观地记录20世纪80和90年代留学海外炎黄子孙历史,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历史价值。

法学张剑,以探索的精神走出了有意义的一步,在中法互办文化年的时刻,2005年初,张剑作为出版出版了《求索心路赤子情怀――中国留法学人20年回顾》一书。

该书是1978年至1998年部分留法学人为重振中华民族历史雄风,求学异乡的酸甜苦辣的真实记录。

有他们发自肺腑的留学感言,有他们在攀登科技文化高峰过程中刻苦攻读的感人故事,有他们在法国生活中的逸闻趣事,有他们对祖国建设的关心和建设性意见,此外,还有部分驻法国使馆教育外交官对留法学人评说。

该书还在极其困难的资料收集整理中编排了这20年中近7000人的留法学人名录。

该书出版,得到了广大留法学人的大力支持,也得到历任驻法大使的支持,周觉大使、蔡方柏大使、吴建民大使和赵进军大使都为该书题了词,曾任驻法教育参赞的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曹国兴为该书作序,曾任驻法教育参赞的李海绩先生为本书作跋。

这本凝聚着留法学人心血的书,不仅是一种历史纪录,还将成为对青少年成长教育的很好教材,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爱国进取的精神。

张剑要实现这一心愿由来已久。

2002年初他与中国驻法使馆教育处一等秘书并长期在中科院从事留学生管理工作的颜永平老师提起本书的编撰,两人一拍即合。

因为他们既是这一历史时期的见证人,又是参与者。

谈起编辑这本书的初衷,张剑说:“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无论在世界的何方,一个个在血管中流淌着中华民族血液的、黑头发黄皮肤的炎黄子孙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全力拼搏、默默奉献。

我们心中装的永远是黄河、泰山。

越是远离祖国的儿子,思念母亲的心就越切;凡是在异国他乡的游子,心中那团为维护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火就更烈。

那生我、养我的故乡是巨大、错节、深扎的中国根,就是她紧紧牵绊、扶持、支撑着我们走遍天涯海角;就是她驱走我们在异国他乡的孤独、寂寞、心痛;就是她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源源不断地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中国根就是我们成功的根基,也就是她把我们延续的后代永远、牢固地附系在她的身上……”这段感人至深的话正是张剑本书编辑人员在该书中要表达的一种情愫。

在此20年间,7000多留法学人在法兰西这块土地上所经历的无数故事,每人都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书,但是,由于篇幅和编写本书的人员有限,本书只能是抛砖引玉,率先在这个历史题材上作一个“引子”。

张剑希望今后在广大留法学子、在法国工作的外交官、官方和非官方的驻法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继续完善、充实,全面、客观地把留法学人的历史载入中华民族的留学史册之中。

张剑和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这本凝聚着爱国情怀和心血的书出版了。

张剑已经将其中数百册,捐赠给了自己的家乡。

他希望将本书捐赠给国内更多的相关部门和单位。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