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车【协会直通车】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萧山2009)   时间:6月11日-12日   地点:杭州萧山   主办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简介: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较大影响,国际关联度很高的化纤工业受到很大影响。

2008年下半年起,化纤行业开始进行深度调整。

在此背景下,本次会议将聚焦“金融危机与化纤产业挑战与展望”,围绕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影响、化纤行业经济发展走势以及当前行业的一些热点和难点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第十届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纽约)      时间:6月16日~18日   地点:美国纽约贾维茨会展中心   主办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简介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在纽约已成功举办了九届,目前该展会已渐趋成熟,成为我国在美国自办的最大规模、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贸易展览会。

2009年举办的第十届纽约展,对中国企业未来在美国市场的发展更为重要,它将成为中国企业维护老客户、开辟新客户,近距离了解美国纺织服装市场变化的重爱平台。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幸源杯”全国纺织浆料和浆纱生产技术管理学术研讨会      时间:6月8日~11日   地点:江苏常州   主办方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简介:浆纱工序是织造生产的关键工序,对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织机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清洁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研讨会将总结交流浆纱生产技术管理的创新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使纺织企业及时了解国内外浆料和浆纱生产技术最新发展趋势,根据生产品种的特点来正确选用浆料,优化浆料配方,采用先进浆纱设备和工艺技术以达到质量最优、成本最低、污染最少的目的。

中国纺织行业西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金轮杯”2009年全国纺纱梳理技术应用研讨会      时间:6月11日~12日   地点:江苏南通   主办方中国纺织行业协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简介中国纺织企业要大力提高科技和品牌的贡献率、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努力优化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节约型的发展之路,把压力和影响降到最低,这是企业面对困难的经营环境所形成的共识。

本次研讨会以“落实纺织振兴规划、提高纺纱器材质量、探讨纺纱梳理技术、加快棉纺技术进步”为主题,旨在对企业当前的纺纱生产实践有一定的帮助。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意大利纺织服装市场考察      时间:6月13日~6月19日   地点:意大利   主办方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中国纺织产品开发中心   简介:面对严峻的产业环境,加强国内外的行业交流与合作,对中国纺织企业学习成功管理经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次,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组织基地企业总裁对意大利纺织企业、服装品牌、权威研发设计机构以及专业展会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调研和交流,将切实帮助基地企业了解欧洲的市场现状以及产业发展趋势,加强基地企业与国际知名品牌、纺织服装企业、专业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检测中心   2009全国质量管理和实验室建设论坛      时间:6月19日-20日   地点:福建晋江   主办方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检测中心   简介:论坛将邀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有关领导和国内外质量管理专家就当前金融危机对纺织领域的影响和在振兴规划指引下纺织行业新的举措发表演讲。

国内近百家知名服装品牌、面料企业将共同研讨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企业新的质量管理模式、国际认可的发展趋势、供应链管理和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等专题;并特邀已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的国内知名品牌企业的实验室代表介绍成功经验,探索企业健康发展的道路,为行业提供范例加以借鉴。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第二届中国超细纤维合成革产业高新技术与发展论坛   暨合成革功能化市场开发与技术创新交流会      时间:7月8日-10日   地点:北京   主办方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人造革专业委员会、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产业用纺织品专业委员会   简介:超细纤维合成革产品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我国合成革的功能化发展与技术正处于方兴未艾阶段,各种新产品层出不穷,发展迅速。

据悉,此次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就超细纤维合成革合成革与产业用纺织品功能化的发展现状、科技成果与产品开发、上下游产业衔接等发表真知灼见,提出行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从而推动合成革工业的创新,促进上下游企业的信息交流。

2009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创新发展论坛      时间:7月   地点:北京   主办方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产业用纺织品专业委员会   简介:本次论坛在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的指导下举办,论坛期间除了土工行业标准解析、行业区域布局分析和优秀论文进行会议交流外,还特邀领导解析国家纺织工业振兴规划有关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政策内容。

目前论坛论文正在征集中。

河南省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第四届中国(郑州)国际家纺、布艺展览会      时间:6月3日~5日   地点:郑州   主办方:河南省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河南省建筑装饰设计商会、河南省商业行业协会、河南省旅游饭店业协会、郑州欧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简介: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成本飞涨等影响,外销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销售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得中原者得天下。

第四届中国(郑州)国际家纺、布艺展览会因此更加受到业界关注。

据悉,本届展会移师中部最大的展馆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展馆软硬环境全面升级。

江苏省服装协会   第四届江苏省十佳服装设计师评比(初评)      时间:6月   地点:江苏   主办方:江苏国际服装节组委会办公室   简介:江苏省的十佳设计师评比活动旨在,借助江苏国际服装节的平台,不断推出并宣传优秀服装设计师,让有才华的设计师得以展现自我。

据悉,报名等前期工作已顺利完成,6月将进入初评阶段。

组委会将根据设计师的申报材料,评出本次活动入围设计师。

授予“2009年度江苏省优秀服装设计师”称号,由组委会办公室和江苏省服装设计师协会颁发获奖证书。

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SHANGHAITEX)      时间:6月12日~15日   地点:上海   主办方: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国际商会简介:据悉,本届展会的展出规模达100,000平方米,预计将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展商和全球逾100,000人次专业观众参加展会,从而成为2009年度全球展出规模最大的纺织机械专业展览会,也是众多国内外纺织品生产企业的首选采购平台。

同期还将举办2009中国纺织行业高峰论坛。

深圳服装行业协会   2009深圳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      时间:7月9日—11日   地点:深圳会展中心   主办方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深圳服装行业协会   简介:经过多年的发展,深圳女装已颇具市场号召力,成为引领潮流的时尚代言。

本届展会将汇聚200余家海内外展商,继续保持8500平方米的展出规模。

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和2009年深圳国际孕婴童产业博览会亦将同期同地举办。

上下游展会的联动,将有力推动供求双方的有效对接,从而促使展会的发展势头不断攀升。

出口转内销缩影:一个服装品牌的退出      “现在国内服装业的生存环境实在很不好,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混乱。

”陈祺文告诉本报记者。

他是一家台湾服装公司的总经理。

就在本月,其公司代理的唯一一个服装品牌正式决定退出中国市场。

陈将原因归结为“无法继续在这样一种环境下生存和发展,不如索性退出”。

陈祺文还告诉记者,公司运作旗下这个服装品牌已经超过6年,此前一直保持年销售2000万元的业绩。

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生意就越来越难做了。

现在,不依靠打折促销几乎就很难拉动终端消费,特别在同行们都纷纷举起打折促销旗之时。

“一件100元的衣服为例,过去把年终促销都平摊进去,平均卖价在80元左右。

现在60元一件都卖不到。

”陈祺文告诉记者,过去,品牌打折是要等的,在一些二线城市,挂出7折之后就几乎售空。

而现在,打折已经成为服装销售常态。

“不打折消费者就不来光顾。

”品牌打折之外,商场的促销也令服装企业难以承受。

危机之下,为了刺激消费,各大商场“满300元减150元”、“满1000元送1000元”之类的活动层出不穷。

这种大幅让利的损失,究竟是商场承担还是品牌承担呢?   陈祺文告诉记者,这其中的让利空间,80%都由品牌来买单。

商场一直以来都处在强势的定位上,大多数品牌还是不得不听从于商场。

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也印证了服装内销市场持续降温的趋势,4月份限额以上批发与零售市场服装销售额增幅仅为14.0%,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5.7个百分点,达到了近几年以来同期的一个低点。

(据《21世纪经济报道》)      出口企业为何无心内贸市场?      面对首次现身广交会的国内采购商,曾经“唯独钟情出口”的企业呈现积极、谨慎、消极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这些态度的背后,是外贸企业在面对外需疲弱、订单下滑时各自不同的心态。

那么,出口企业为何“无心”内贸市场呢?   一方面,出口企业生产的产品与国内市场需求不符,无法形成有效的对接。

出口企业生产的产品要么是订单生产,要么是产品的设计,生产均是根据欧洲客户的需求来做,没有考虑到内销的需求,无论是款式上还是尺码上都与内销市场存在差异,一旦进入内销市场,就会出现销售因款式和尺码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无法做到适销对路,导致大量外销产品积压甚至于滞销的状况。

这是出口企业在开拓内销市场时感到最为难的地方。

另一方面,出口企业不熟悉内贸市场,对内销市场存在着某种恐惧心理。

很多商家就像一个大型租赁柜台,在与内贸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时,条款一般不利于供货方。

而在中国当下的商业环境中,优质商业资源是稀缺的,商家就显得格外强势。

此外,出口企业不适应国内贸易的结算方式。

长期以来,出口企业在回收货款问题上过习惯了货到付款的好日子,而一旦进入内销市场,货款无法在第一时间回笼,容易造成资金回笼不畅。

而国内市场存在的“三角债”状况,让出口企业更加担心流动资金被内销市场套牢,一旦国际市场回暖,无法尽快地从内销市场脱身,无形之中失去出口市场和份额。

(据《中国证券报》)      以炫耀为目的中国奢侈品市场繁荣背后的危机   中国当下的奢侈品消费,并不是一种基于真正富足的、自然而然的经济结果,而是一种畸形的经济文化现象。

据一份研究报告表明,2009年全球奢侈品消费将面临最近6年以来的首次衰退,而在2008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预计到2014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我们常常能够听到一种观点,认为奢侈品市场的繁荣是中国经济有实力、有活力的体现,一个广为引用的证据就是火热的《2009胡润财富报告》。

按照简单的逻辑,在富豪辈出的背景下,对奢侈品的旺盛需求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是,当我们把目光由奢侈移向贫困的时候,结论或许是相反的。

按照我国现行的扶贫标准,全国贫困人口超过4000万人。

如果将贫困线标准提高到联合国规定的每天平均1美元,则贫困人口可能突破1.5亿。

在如此强烈的反差之下,去为奢侈品的火爆销售寻找理论依据和数字支撑,我们显然无法心安理得。

(据《国际先驱导报》)。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