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持续竞争力的培育

摘 要:在描述集群竞争力维度的基础上,对集群竞争力的来源进行了分析,认为集群内的知识转移、共享与创新、对集群知识源的吸收并在集群培育具有区别于其他集群的独占性与异质性的知识创新能力是集群竞争力得以持续的重要手段,从培育基于根植性的外部知识吸收能力与提升集群内的知识共享与创新能力两个角度分析了集群如何实现从封闭到开放的知识系统的转变途经。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集群;持续竞争力培育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集群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同时产业集群在全球竞争环境中显示其强劲的竞争优势:如意大利的艾米利来―罗马格纲、德国的巴登、美国的硅谷均是成功集群的代表,我国也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产业集群

但在众多产业集群显示其强劲的竞争力的同时,也有一批产业集群在全球范围内竞争中丧失其竞争优势,如:美国底特律“汽车城”、匹兹堡钢铁产业群的衰败,中国温州桥头镇纽扣小企业竞争优势的丧失等等.基于上述背景国内外不少学者日益关注集群竞争力的问题,本文从集群的持续竞争力要素出发,结合知识管理等领域的研究理论来探讨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力培育问题。

1 集群的持续竞争力      1.1 集群竞争力   有关集群竞争力的讨论白马歇尔研究集群现象开始就得到了众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刘恒江与陈继祥在其研究中将集群竞争力的内涵分为要素观点、结构(包括横向与纵向)观点与能力观点,波特是要素观点的主要代表:将集群作为一个整体其竞争力取决于四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者;需求状况;相关的支持产业要素状况,包括气候条件、劳动力供给和技术供应、薪资水平及生活费用、税收、研究机构、政府支持等。

这四个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产业集群竞争力,Ahuja、Krtke、Tracy等是横向结构观点的代表,认为集群企业间存在生产、市场、技术、采购、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关联,同时又存在基于声誉、友谊、相互依存和利他行为的竞合关系,产业集群是拥有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自学习属性的网络组织,功能差异化程度和网络密度以及网络凝聚力、网络集中化、网络基础设施质量等构成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纵向结构观点则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集群企业集群与国家三个层面竞争力的综合,而能力观点认为集群竞争力主要来源于集群的创新、学习与资源整合、能力,强调集群提高生产率和创新绩效,发挥正的专业化效应,推动正的外部性和知识溢出,增强企业间协同作用,占有全球市场份额等五个方面的能力来理解产业集群竞争力,从上述有关观点可知,集群竞争力是将集群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其在全球竞争环境中的竞争水平,强调集群内部资源的整合与外部环境的适应,可以借助图1来反映集群竞争力的维度。

1.2 集群竞争力来源   不同学派对集群竞争力的来源有不同的观点:古典经济学主要是以分工为基础,研究与产业集群相关的比较优势强调“空间异质性”,即非流动性要素(如矿产、某些生产要素)的不均匀分布、独特的气候条件或存在运输枢纽(如港口、码头或集市等),新古典经济理论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研究微观经济活动和宏观经济增长,把要素流动看成是瞬间的、无成本的,认为市场力量会使经济趋于均衡,因为当经济运行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时,市场经济体系具有一种自我恢复均衡的力量,新古典产业集群理论注重地理邻近性导致的知识外溢,以及静态和动态的空间外部性,典型的传导介质是促使集群地域内劳动力(一般是工程师、科研人员和熟练工人)的交流,新贸易理论以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理念为基础的新方法,所揭示的专业化和贸易机制与传统经济地理研究中的聚集现象有很大的相似性,代表成果为克鲁格曼的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中心―边缘模型,强调区域经济一体化、市场容量及规模报酬递增规律对产业集群竞争培育基于新增长经济理论的产业集群分析则强调内生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聚集产生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使要素边际收益递增,引起经济活动空间聚集,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将集群看成是企业垂直分解的空间结果,认为当企业垂直分解时经济中外部交易活动的水平将增加,具有经济联系的企业相互聚集;进而降低交易成本,新经济社会学充分强调集群内成员间的非市场关系如信任、习俗、文化结构和非编码的知识产业集群的作用,认为其能促进创新、鼓励企业家精神和有利于降低交易,同时强调特定的资源和制度背景是区域产业增长或衰退的重要因素,企业间的非市场关系,如信任、习俗、文化结构和非编码化的知识被视为极其重要,具有促进创新、鼓励企业家精神和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企业集群发展竞争优势来源从“经济因素”,如外部规模经济转变到“社会―文化的区域根植性”,包括信任和非交易独立性在内的非市场形式间相互作用.以波特为代表的竞争优势学派则认为集群的持续创新优势来源于集群的组织结构、集群竞争集群的合作和集群的文化等优势

从表1中可以看出随经济环境与竞争状态的演进,集群竞争力的来源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工业经济时代各学者充分强调成本优势,这种成本优势主要强调共用设施、资源的可得性等实物性因素由于集群而使用成本节约;而随着时代发展与竞争要素的转变,知识日益成为企业、区域与国家竞争的关键要素,同时随着集群的进一步聚集,环境成本的增加(如污染集中)与实物性因素的成本(如集群内地价)由于竞争加剧、参与主体的增加而呈现升高的趋势,基于实物性资源集群的成本节约约束了集群的进一步发展,要获取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集群竞争优势知识和技术要素则日益重要,集群竞争优势在于区域的知识创新能力。

1.3 集群竞争力的动态分析   集群竞争力的动态分析一个重要的成果是集群生命周期,Tichy(1998)认为,产业集群存在诞生、成长、成熟和衰退或僵化四个阶段的生命周期,诞生阶段,集群内产品刚刚形成特色,企业聚集在一起生产产品,并凭借信息网络、分工协作以及资源共享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来获得竞争优势;成长阶段,集群迅速发展,增长率高,以日益增长的速度和规模扩大生产,集群内的资源(如原材料、技术人才、信息等)日益集中,基于资源的大规模生产和创新竞争优势明显;成熟阶段,生产过程和产品走向标准化,本地同类产品企业竞争加剧,利润下降,企业创新速度平缓,出现“过度竞争”的威胁,集群整体竞争力的上升空间不大;衰退阶段,有大量企业退出集群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下降,集群发展的内源动力趋于衰退,集群竞争优势逐渐削减。

刘恒江等基于前人的研究结果总结出集群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竞争力特征,如表2所示。

处于成长和成熟时期的集群,生命力最旺盛,知识的学习与创新能力最强,竞争力也最强,但到了衰退期,集群开始老化,竞争力减弱,伴随而来的“区域锁定”、集群僵化、失去弹性、对外界动荡的反应变得迟钝等将导致集群竞争力的下降;集群知识存量作为集群竞争力的初始条。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