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湛江地区中小型水库水闸施工技术的分析

摘要:文章介绍了现湛江地区中小型水库水闸的现状,就针对水闸存在旧险新患等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实例,浅述水闸工程从动工到完工, 工程各个工序中主要工艺的施工要点,提出了一些施工技术的观点,以供同行参考。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中小型水库水闸施工 技术分析   0 前言   2010年中国频繁发生的洪涝灾害为防洪工程的薄弱敲响了警钟。

虽然目前正在实施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要针对大中型水库和一些重点小型水库,但是,他表示数量众多的小型水库和部分小型水库目前尚未被覆盖,依然是除险加固的盲点。

从近年防汛的工作经验来看,小型病险水库普遍存在标准不够、设计施工质量差等问题,加上长期运行,投入不足,建筑物老化损坏严重,垮坝事故发生率较高,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我国防洪体系中最薄弱环节和最大安全隐患。

文章以湛江地区某水库施工为为例, 对水闸施工的要点作浅析。

1工程概况   原闸始建于1956年,闸孔数为1孔,孔宽6.5米, 1962年加高闸顶至 4.7米, 1972年在水闸进水口右侧增建两个边孔,每孔宽米,以增加过水面积,199年加建二级闸,闸孔数为2孔,孔宽为6.5+ 6.0= 12.5米, 门顶高程为2.0米,闸底板面高程为— 2.15米。

新建水闸包括闸室段、 上游连接段以下游连接段三部分,闸室为单孔,采用U型槽结构,净宽 8.0米,闸室长度18 .0米,底板面高程为— 2.0米,闸顶高程为6.15米,胸墙底高程为3.50米。

2水闸存在的安全隐患   (1)防洪标准低   建闸时资料少,气象、水文系列短。

资料增多、系列延长,有些由于河道已扩挖、浚深,但水闸没有相应进行改造。

用新资料复核结果,许多水闸达不到当前规划和规范的防洪标准。

(2)水闸结构安全不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大量水闸修建时是“三边”工程,标准低、质量差,因陋就简。

有些工程采用了不成熟的“新技术”,造成水闸耐久性能差,闸室稳定安全系数不足,闸基底和绕闸渗流稳定安全性差,抗震不满足要求。

(3)工程老化、破损。

大多数水闸已运行三四十年,且频繁受到洪涝和风暴潮的侵袭,常遭受地面沉降、地震、海水或污水侵蚀等自然破坏;此外,还有混凝土老损和碳化、闸下消能设施损坏,以及闸门、启闭机和电气设备老化、损坏等。

(4)闸或枢纽上下游河道淤积,影响泄水和蓄水,防洪除涝功能削弱,影响兴利除害效益的发挥。

3 施工前期准备   (1)进场交通和工程用地   提前规划实施交通工程.创造施工进场交通条件,关系到尽快打开施工局面。

落实工程用地是实施部署的首要问题,充分利用洪水位以上有限场地或营造施工布置场地,优化临建布置,特别要在汛前准备好避洪场所, 因其涉及到施工全局规划。

(2)分标实施与衔接控制   制定周密的计划, 确保各参建方有序协作是实施管理的中心任务。

施工安排上应加强各标段包括相关的堤坝加固或堵口复堤等工程之间的协调配合,提前安排建材、闸门和机电设备的供货计划,明确各工种的施工计划与工期目标, 使工序上环环相扣, 整体衔接协调。

(3)基坑降水及土方施工方案   考虑到汛期存在基坑过水的可能,必须结合度汛要求优化施工作业组织,尤其是在重点推进基坑部分工程施工的第―个讯前期,应同时兼顾后期进程的合理衔接。

关键之―是优选施工降水方案,深基坑区域的施工降排水,关系到桩基施工质量、进度控制,以及基坑稳定和土方施工需要;关键之二是统筹规划土方调配,由于土方施工工期长,受外在因素影响大,各部位的填筑要求不同,挖填结合的时机难以把握,因此, 需要结合基坑降排水、分期开挖和料场开采进行合理部署。

4 工程实施的流程   4.1围堰工程   该闸截流围堰方案采用全断面法,围堰用料选用砂料,用纤维袋装70%满,水平交替叠放。

临水面铺斑马布并以砂包铺压固定。

围堰基底淤泥必须彻底清理,应考虑堰顶高程和宽度、防渗、防风浪等问题。

围堰内坡要满足稳定坡比 (不少于 1: 2 .5) ,坡脚还要叠砂包平台镇压。

(2)拆除旧闸   原水闸旧闸的结构是浆砌条石和砼挢面。

施工设计采用常规的勾机挖掘,顺利地拆除了旧闸。

当中关键是如何保证行人安全和减少影响, 施工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 附近各出入路口分别派人守护,以免群众误入拆除现场。

为了不影响附近工厂的正常运输和群众出行,预先通知工厂和有关的村委会做好改道准备。

(3)基础开挖及处理   水闸破堤动工开挖基础,一般选择在汛期结束后才能进行,而工程复堤又必须在第二年的汛前完成,所以水闸施工工期很短,而基础开挖及处理是水闸建设的头道工序,并需同时考虑防滑,防渗,防不均匀沉降等重要因素, 其进度的快慢严重影响下一工序及整个工程施工, 故必须从施工技术,组织措施上解决好以下问题:(a)基坑开挖要遵循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的原则。

边坡开挖要符合施工规范,保证边坡稳定,防止塌坡。

(b)要及时排除基坑积水、渗水和地表水,确保开挖工作不受干扰。

闸槽部位开挖要布置好集水、排水系统,配备移动方便的抽水机,及时将积水、渗水排除。

(c)机械开挖基坑土方时,要注意不能直接开挖至设计基面,应留30—50cm厚的表土采用人工开挖和修整。

这是因为机械开挖较粗糙,不但容易发生超挖现象,还容易破坏建基面,影响地基防渗效果。

(d)合理规划运输线路,组织好出碴运输工作,采用倒退法开挖,保证已开挖面不受影响。

4.2 水闸底板钢筋工程   水闸底板工程量大,钢筋量占整个工程70 %以上,它决定了后续工序施工进度,施工难度大,属重要隐蔽工程,需联合验收后才能施工, 施工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建基面验收并浇筑垫层,进入钢筋工序

钢筋的开料,安装,焊接,绑扎等要满足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

要设置数量足够,强度高的砂浆垫块来保证钢筋保护层,在侧面使用的垫块应埋没铁丝并与钢筋扎紧。

所有垫块互相错开,分散布置。

墩墙比壁筋伸入底板里,要求绑扎工艺的就不允许随便点焊,避免点伤钢筋而减少截面面积,若为了壁筋牢固稳定而烧焊,则要按照钢筋焊接规范施工

(2)模板的安装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板面必须光洁平整,接缝严密;支架支承在稳固的地基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防止滑动;支架立柱必须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用撑杆固定, 确保稳定。

(3)水闸的分缝处理选用橡胶止水,安装止水片需要驳接时,接头要置于垂直止水面并位于高水位以上,最好以热压粘接, 止水片不能留有任何针孔,止水球体要位于分缝中央。

4.3闸墩墙钢筋工程   水闸底板完成后,闸墩墙的施工就较顺利,其进度及外观取决与模板安装工序

墩墙施工要点随与上述底板相似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墩墙与底板以及墙身之间的施工缝处理,要按规范采用凿毛,冲毛或刷毛等方法,清除老砼表面层的水泥浆薄膜和松散层,并冲洗干净,排除积水和杂物。

(2)砼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应先铺一层厚1—2CM 砼水泥砂浆。

墩墙砼浇筑需分层(每层厚约50cm)轮回浇筑,决不允许一次浇筑太高,保证砼的振捣质量和模板不变形。

左右闸墩, 应同时浇筑并均衡上升。

4.4 土方回填复堤工程   土方回填水闸工程的关键工序,但往往容易被忽视,然而其回填质量关系到水闸的安全问题,施工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边墩墙背的土方回填,必须待墙身砼凝期足够或强度达到85%以上才能回填

(2)所用土料,须经化验并作土工压试验,各项技术指标 (如干容重,含水量等)符合设计要求才能使用。

(3)填筑前,必须清除基坑底部积水,杂物等,并将石块清理防止出现搭棚现象。

割除墙身漏出的钢筋头并涂沥青封闭,填补螺丝孔,伸缩缝处再铺一层沥青油毛毡隔水。

清干净墙背杂物后涂刷浓泥浆一度,边涂边铺土夯实。

(4)靠近岸墙、翼墙、岸坡等大型机械不能接近的1.0 m范围位置,填土厚度控制在每10—15cm,并用人力或小型机具打夯密实在本工程中采用小型机械打夯机夯实。

5 工程小结   工程终于顺利如期竣工,在此次施工中,我们还特意总结了经验,发现还存在一些小问题,但是在我们会在今后的施工中不断提高我们的技术,不断学习, 不断总结。

与时俱进, 积极采用当代先进的科技、 实用的新工艺、 新设备来不断提高水闸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2 .水闸施工规范 (SL27 — 91) .   [2]谭志东.2006.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 .中国科技信息.(第15期):84— 8页.   [3]林煜安.2005.软基上水闸施工回填方法 [J].广东水利水电.(第03期): 75— 77页。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