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模式和对策研究

摘 要:工业遗产同时包含物质类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科技价值和经济价值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大量的工业遗产被拆除或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本文主要对我国工业遗产利用模式进行剖析,针对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使我国工业遗产得以真正有效的保护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7)08—0063—02   Abstract:Industrial heritage includes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important historical value, artistic value, social value, scientific value and economic valu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pace of the city continues to accelerate, a large number of industrial heritage has been dismantled or destroyed. In such a realistic background, this paper analyses China‘s industrial heritage reuse pattern,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matter existing industrial heritage protection in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make our country‘s industrial heritage can be protected effectively.   Key Words:Industrial heritage; Protection; Reuse; Mode   工业遗产是各类工业的生产和生活所建造的建筑物以及建造建筑物的建筑工艺和建造设施等物质与非物质的景观的呈现。

工业遗产的内容不仅包含实物性的工业生产用建筑厂房、仓库和车间、机械设备、驰名商标、牌匾字号、企业合同、历史档案资料等,还包括工业企业的生产技术、生产操作流程等其他非物质类的遗产

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科技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不可缺失的文化资源,对于所在地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大物博的我国,原有大量工业遗产,但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老工业产业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慢慢地被进步的生产形式吞噬和取代,并堙没在城市化发展的浪潮中。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这段期间,我国的80%以上的工业遗产遭受了各种各样的破坏甚至毁灭,珍贵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工业技术随之大量消失,永远无法复原。

这一现状暴露出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存在的诸多问题:   1.1社会保护意识不强   社会层面上,民众对工业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性”非常缺乏,整个社会层面对于工业遗产保护意识不强。

一些人认为,工业遗产仅仅是破旧的厂房或者机械设备等,几乎没有保留的价值,而且还会阻碍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城市建设中,拆除重建被认为是最省力最盈利的模式,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很多城市轻易地将工业遗产进行拆除,对我国工业遗产造成了无法逆转的巨大损失。

所以,集合政府、学者、媒体多方面的力量,加强对工业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文化自觉性”,增强人们对于工业遗产保护的意识,是工业遗产保护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1.2法律体制不完善   我国的法律规章尚无明确的条例去规范和限制人们对于工业遗产的破坏行为,更没有建立严格的法律体系去保护工业遗产

我国目前涉及工业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条例仅有《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这些法律适用于工业遗产的针对性不强,而且对保护主体、保护措施、政府责任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所以在工业遗产保护的具体实施中存在诸多限制。

亟待建立的法律体系,成为工业遗产保护领域的短板,使得学者的研究缺乏底气,只有尽快建立工业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才能使工业遗产保护有理可依,有法可据。

我国地域差异很大,各地区、各省份的工业遗产的数量以及价值也是各不相同,政府部门在制定工业遗产方面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时,要结合工业遗产区域各自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不同区域的工业遗产采用不同的保护措施和标准,杜绝一刀切和盲目跟风。

1.3缺乏多方参与机制   在我国,地方政府对于工业遗产保护资金缺乏是普遍现象。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多方合作模式利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是工业遗产保护具体实施中的关键。

工业遗产是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工业遗产保护,是社会各界的共同的责任。

建立健全多方参与机制,对工业遗产保护具有重大的可行性意义。

政府层面,要将财政经费做出合理规划,给工业遗产保护留出一部分经费来支持各地政府对于工业遗产保护,同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企业、事业单位和民众加入到保护利用工业遗产的行列中。

1.4缺乏总体布局和规划   目前我国很少有工业遗产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导致大量的工业遗产,要么在短视的思想主导下被拆除,要么陷入盲目的“单一性”再利用

我国很多城市现阶段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这对于工业遗产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只有将工业遗产保护上升到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环节的高度,使工业遗产保护系统化、前瞻化、才能真正建立工业遗产保护行为的长效机制。

1.5工业遗产利用率不高   无论是从文化保护的角度,还是从城市景观的角度,工业遗产利用都无疑是潜力巨大、经济可行的,对于延续城市文化生命,保护地域景观的多样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然,在现阶段,我国工业遗产利用缺少社会认同的土壤,再利用经验尚浅,一些政府和开放商对于建筑遗产利用并不理解,仍然倾向于推倒重建的建设方式,工业遗产利用率较低。

2我国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模式   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和工业遗产的“保护”是互为补充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保护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满足当代或未来的社会需求,任何保护,归根结底是为了利用,不存在完全抛开利用保护;另一方面,“再利用”强调对工业遗产的循环使用,通过功能延续和置换,发挥工业遗产的二次价值,达到保护工业遗产的目的。

城市建设中,面临新建和再利用两种选择。

经济因素是选择中重要的考量因素。

工业遗产最主要的外显形式即为建筑遗产

工业遗产中的建筑遗产进行再利用,更符合建筑的经济性原则。

在同等规模、同等结构体系、同等适用性的条件下,工业遗产利用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其他社会资源和物质资源往往小于新建建筑的相关投入。

这是因为待再利用建筑遗产大多远未达到其寿命极限,即使外观破败,主体结构大多依然坚固。

即便在再利用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与同等规模和结构的新建建筑持平甚至超出,工业遗产其本身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依然是新建建筑无法比拟的,是不可用建筑成本简单衡量的。

光凭这一点,工业建筑遗产就值得建筑师花更多的心思和精力进行再利用探索。

随着我国城市工业遗产研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呈现多元化的模式

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实践中,涌现出了一批工业遗产利用的案例,以再利用的方式积极地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但是成效和长期绩效评价尚待时间考验。

2.1工业遗产旅游化模式   工业遗产本身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是巨大的旅游资源。

开发工业遗产的旅游潜力,不仅能对工业遗产本身进行保护,同时,旅游的宣传效应能加强社会对于工业遗产保护的认同感,有利于提高民众对于工业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性”,加强社会工业遗产保护能力。

工业遗产进行旅游化,促进资源的优化利用和配置,同时也是促进城市整体协调发展的一大手段。

这种模式的典型案例是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该矿山公园是在原大冶铁矿区、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基础上建成,集工业建筑保护、古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为一体,总体效果获多方好评,被政府评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2.2功能转换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对原有工业遗产进行准确的价值评估,再根据城市?体规划,对工业遗产进行功能转化,在保护工业遗产的同时大大提高工业遗产利用效率,提高工业遗产的再生价值

我国目前这一模式也涌现出很多成效显著的案例:   1)将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工业遗产,以历史文化保护为主要出发点,改造成博物馆。

例如沈阳铁西老工业基地被改造成沈阳铸造博物馆。

2)大量工业建筑由于功能与现代生活不符而被弃置,将其改造为“艺术园区”,可以激发民众的地域认同感。

例如北京798艺术区和成都东区音乐公园。

3)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把曾经的工业重污染区改造为公园绿地,对于城市的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中山岐江公园。

4)“创意产业”模式以经济利益为主要出发点,适用于地块经济价值较高,土地本身及附属物的历史、文化、经济价值较低的区域,往往成为盘活城市存量土地的良好手段。

例如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南京晨光创意产业园等。

5)将工业遗产厂区产权置换后,改造成为大学校园。

例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是我国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的典型案例。

3我国工业遗产利用保护的总体要求   综上所述,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妥善利用就是保护,以保护的名义长期闲置等同于破坏;   2)以政府为主导,集合多方面力量;   3)将工业遗产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布局中;   4)工业遗产利用的原则之一是重点保护利用工业遗产的艺术、文化价值,其次发展工业遗产的经济价值;   5)对于工业遗产利用保护要逐步实施,循序渐进,不可毁坏。

工业遗产保护迫在眉睫,需要政府、学者、企业界、民众等多方合力,共同为我国现存不多的工业遗产保护做出努力。

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滇越铁路车站建筑保护》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2015Z172。

参考文献   [1]单霁翔.关注新型文化遗产――工业遗产保护[J].中国文化遗产,2015.04(11):123—125.   [2]和军,薄茜.制度约束下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07):231—233.   [3]陆邵明.关于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J].规划师,2015,10(17):457—459.   [4]周腾.工业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利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