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损心脏体外循环过程中复苏困难的处理

【关键词】 心脏复苏。

关键词:心脏复苏;体外循环

危重瓣膜病人体外循环(CPB)中的心肌保护一直是手术中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病人因长期的容量及压力负荷加重,大都存在明显的心室功能损害,术中较易出现复苏困难。若患者在术前即出现室颤等危重状态,心肺复苏过程中实行急诊抢救手术,则术中更易出现心脏复跳困难且更顽固。2003年6月23日我院一名患者手术室突发顽固性室颤而进行急诊体外循环,术中出现心脏复跳困难。在体外循环、麻醉科、心外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使患者心脏成功复苏,现将处理经验总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0岁,体重51kg,体表面积1.61m2,因活动后心悸、气急十余年,近期明显加重而入院。入院后晚上偶有不能平卧及双下肢浮肿。心脏超声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中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93mm,收缩末期内径66mm,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均为11mm,右房室及三尖瓣、肺动脉瓣未见异常。LVEF48%。患者冠脉造影无异常,心胸比例为65%。血生化结果显示尿素氮14.4mmol/L,肌酐139μmol/L,尿酸590μmol/L,拟行双瓣置换术。

患者进入手术室,麻醉诱导后,突然发生室颤,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脏曾复跳,但不能维持。紧急施行股静脉—右房插管引流和股动脉供血,建立股—股转流。迅速开胸,建立上下腔静脉引流,阻断升主动脉,经左冠状动脉灌注4:1含血心肌保护液1000ml,经右冠状动脉灌注含血心肌保护液900ml,心电活动静止。由室颤发生至心电活动完全静止共经历23min。

患者行双瓣置换术,主动脉阻断100min。术中经左右冠状动脉间断灌注4:1含血心肌保护液,维持心电活动静止。心肌保护液温度为18~20℃,钾含量为22mmol/L。手术进行到主动脉瓣瓣膜缝线打结时,手术医生发现左室室壁(室间隔部位)挛缩,经灌注含血心肌保护液无缓解。遂尽快完成手术操作,开放升主动脉主动脉开放前,已将血气、电解质调整在正常范围。主动脉开放后,心脏有颤动,但不活跃。30w/s电击除颤两次,50w/s电击除颤一次,均未复跳。二次阻断升主动脉灌注温血含钾心肌保护液。灌注泵压180mmHg(管道压力衰减约为80mmHg),灌注量1500ml,心电活动仍存在,且左室挛缩未缓解。立即决定心腔内注射维拉柏米2.5mg,经主动脉根部保护灌注针向冠状动脉内注入ATP40mg,硝酸甘油5mg。患者心肌逐渐完全舒展,挛缩消失。此时改为36℃氧合温血灌注灌注压不变。心脏逐渐出现较规律心电活动时,开放升主动脉心脏自动复跳,且心电图无缺血性变化,无传导阻滞。主动脉二次阻断时间为34min,心脏复跳后,以临时性心脏起搏器起搏,起搏频率70~80次/min。辅助循环期间,调整血气、电解质、酸碱度,均匀复温,缓慢降低辅助流量。

2 结果。

体外循环293min时,顺利停机,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经仔细止血关胸后,安返ICU。回ICU4h,清醒。

3 讨论。

多次电击除颤后心脏仍不能恢复搏动,持续处于室颤状态,或仅有几次搏动后,又转入室颤,是心内直视手术心脏复苏的危险情况,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则意味着复苏失败,患者将因此而死亡[1]。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