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穿越千年

打开文本图片集。

柬埔寨吴哥窟闻名于世,那一座座尘封千年的庙宇,饱经风霜的精美石雕,还有穿越千年却依然摄人心魄的高棉微笑,都让每一个游客流连忘返。

吴哥莱佛士酒店,向经典致敬。

旅行是一个一旦爱上就放不开的事情,走过无数的地方,看过无数色彩斑斓的画面,总有一些地方会让你念念不忘,吴哥(Angkor)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是一个人一辈子应该去看一次的地方,它给你的震撼超出你的任何想象。行走在吴哥全盛时期遗留下来的不朽的宗教建筑旁,看看“雕刻出来的王城”奇迹,这个城市的历史感,在吴哥莱佛士(Raffles Grand Hotel d,Angkor)酒店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吴哥莱佛士(Raffles Grand Hotel d’Angkor)酒店最初于1932年开业,享有15英亩风光旖旎的法式花园特权,是亚洲最优秀的法国殖民风格建筑之一。在经过一番细致翻新后,现已成为吴哥最有名的建筑酒店。如果你是酒店控,那这里一定能满足你的畅想。酒店丰富的柬埔寨历史,各类原创珍宝的作品,极具年代感的电梯,还有热情周到的服务,都将成为你爱上这儿的理由。酒店正对皇宫,可将王室园林的美景尽收眼底,与吴哥窑也仅相距8公里,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酒店还是真正的一座王室典范的代表,多年来接待过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政要、作家以及显贵的王室人员,奥巴马拜访暹粒时亦居于此,尊贵气质由此可见一斑。步入大堂,华丽而又不失温馨,陈设复古而优雅,有一种说不出的神秘与安静,很符合吴哥这个城市的韵味。头顶的吊扇缓慢而有节奏地划动着静止的空气,黑白瓷砖的铺设显得凉爽整洁,并一直通往豪华的房间。在等候时,不妨来上一杯Welcome Tea,舒爽直达心间。最特别的是古老的厢式电梯,既可装点华丽的大堂,又可将客人优雅地送至楼上,仿佛令人回到1932年。

酒店拥有不同的房型可供选择,名人套房均经过特别设计,灵感源自与吴哥有重要关系的人物。这些套房位于酒店主楼的中心位置,每间均配备爪脚浴缸,在日落时分,在阳台上观看夕阳西下的美景,是最惬意的事情。地标套房位于古楼,融合了柬埔寨和艺术装潢主题的豪华元素,此套房还可与双床元首客房连通,是家庭出游的选择;面积达48平方米的殖民套房是历史爱好者的首选,房间保留了酒店的原有特色,并采用木制镶板和定制柬埔寨丝绸精心装潢而成,可唤起人们对永恒法国殖民地和高棉魅力的美好回忆;酒店最受欢迎的小屋套房,其阳台直接通往花园和泳池,同时通过采用包括定制柬埔寨床单、丝绸和皮革家具在内的当地元素保留了酒店的原有特色和魅力。当然,这里还有暹粒最豪华的双卧室别墅,你将在私人池畔布置氛围中享受顶级私密和私人管家服务,惊喜连连。

置身于优美的热带园林之中,观赏壮丽的落日,陶醉在这皇家独立花园的静谧氛围中,这时才能更深感受到这座殖民地时期的老建筑,一间80余年历史的酒店的独特魅力,就好比和平饭店之于上海,现代化的设施只要有钱就可以堆砌,而这种历经风雨的岁月积淀却完全无法模仿。如果觉得饿了,酒店多种多样的精致美食可尽情满足你的味蕾。Le Grand?餐厅充满异域风情的高棉菜,让你感受不一样的美食体验;Conservatory餐厅,绝佳的殖民地氛围,在这里享用传统下午茶,还可俯瞰泳池和花园,度过悠闲时光;大象酒吧,与友相聚,談天说地,抑或与陌生人畅谈,醉在美酒中;如果喜欢独一无二、令人难忘的用餐体验,酒店可在吴哥最壮丽的寺庙中为你安排私人用餐,开启用餐新体验。

酒店拥有全柬埔寨规模最大的无边界泳池,其装潢灵感大部分源自吴哥当地的历史文化特点,彰显出本地独有而出众不凡的迷人魅力。在壮美泳池畔芬芳怡人的赤素馨树下放松身心、恢复活力,或者下水畅游,缓解旅途疲惫,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紫色的落日。微风吹皱一池清水,余晖洒满整个空间,这里本来就很美。如果想体验柬埔寨式的个性化舒适护理,有口皆碑的莱佛士水疗中心一定不容错过。吴哥莱佛士(Raffles Grand Hotel d’Angkor)酒店是体验浪漫、悠闲、历史、热情、宁静和至福的灵性绿洲,在这里,体验时空错乱的美妙。这个曾经王室的家园,现在酒店中的王者,但不变的是经典始终在延续……。

吴哥的前世今生。

到达一个目的地,总会去寻觅它最耀眼的地方,吴哥是一个崇尚佛教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地感受佛教的神秘,小吴哥吴哥窟,也称吴哥寺。因其建筑结构和雕塑艺术上的完美使它成为了吴哥古迹乃至整个国家的象征,并且出现在柬埔寨王国的国旗上。柬埔寨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吴哥寺时熟练地运用建筑学的一些基本原理,采用透视和对称的法则,使人们一眼就看到该建筑物的全貌。此外,吴哥寺全部用每块重达8吨的石块砌起,没有使用灰浆或者其他黏合剂,工匠们仅仅靠石块的重量和形状的吻合就将它们叠合起来,站在这里,你会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所深深的震撼。

吴哥寺由东南西北四廊(每廊又分两翼),西参道、正门、三重回廊及以主殿中央尖塔为中心的五座尖塔所构成。笔直耸立的尖塔顶部殿堂据说代表“天堂”,台阶陡而滑,只能手脚并用地爬上去,让信徒在攀爬过程中体会通向天堂之路的艰辛。寺内的装饰浮雕丰富多彩,刻于回廊的墙壁及廊柱、窗楣、基石、栏杆之上的,令人目不暇接。最常见到的是整墙的仙女浮雕,面带微笑,头戴花饰,端庄秀丽。浮雕题材主要取自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东墙是“乳海翻腾”的传说,叙述毗湿奴的故事,北墙是毗湿奴同天魔作战的故事,西墙是“神猴助战”,南墙则是高棉人与入侵者的战斗情景。

塔布隆寺的灿烂。

吴哥窟中,每一个分开的点也是灿烂无比。塔布隆寺作为吴哥建筑群中最大的建筑之一,吸引着来到这里的人们去瞻仰它的魅力。塔布隆寺包括260座神像、39座尖塔、566座宫邸。作为吴哥最具艺术气氛的遗迹,塔布隆寺的吸引力在于,跟其他寺庙不同,它门乎被丛林吞噬。

塔布隆寺是阁耶跋摩七世为母亲而建的寺庙,是一座佛教寺庙。不知道这是不是跟皇帝母亲笃信佛教有关,带有佛教印记的物品,大到寺庙小到饭钵,无不圆融通透。想来阁耶跋摩七世国王应该是个心思缜密、敏感且温柔之人,塔布隆寺在他的主持下既反映了佛教的精神,又充分运用了高棉建筑语言,且符合主人的身份,建造得柔美、华丽,女性气息十足。

塔布隆寺建筑风格与巴戎寺相同,只是少了微笑的脸。整座寺庙都被巨大的树木包围,密密麻麻的树根如巨蟒,紧紧缠住它们能抓住的一切,与古庙纠缠千年,直到成为一体。入口这里的巨树遮天蔽日,那些树根大得夸张,本该非常宏伟的寺庙现在却被一棵棵大树垫在了脚下,也许只有这么巨大的自然力量才可以与佛抗衡。热带的气候让它们的生长格外有力,树根像一只张开的手紧紧地抓住石墙,缠绕着、穿透着被认为是牢不可破的石塔和回廊,缓慢地包裹着、埋葬着寺庙。然后深深地扎入土地。枝桠高高地伸向天空,有些还插入较低的护栏,让它破碎、跌落。那些空心树没有一片叶子,只有惨白惨白的枝干,石头的存在让它门的呼吸变得非常困难,仿佛死去一般,但雨季到来时又会恢复生机。佛也有佛的无奈,我们不得不感叹生命力的顽强,从发芽到挤开石缝直至最后舒展开身躯,生生不息的生命与佛一样值得敬畏。天地间孕育神灵,亦繁衍生灵。它们在这里几个世纪地交织着,产生出如此精绝的景象,妖艳地为吴哥画上了迷魅的妆容。

盛世大吴哥

看过了小吴哥的风景,再看看大吴哥的风貌,大吴哥城位于柬埔寨暹粒,大吴哥城是真腊王国吴哥王朝的国都,于12世纪后期由高棉王国国王Javavaman扩建而成。因他信奉佛教,所以都城紧挨吴哥窟。与吴哥窟不同的是,城内的生活气息更为浓厚。吴哥城呈正方形,由城墙和护城河保护,城墙高8米,整个城市有5道城门,除了东西南北四个正方向处各开有城门外,在东门的北面还开了一座胜利之门,城门都是塔形结构,每个塔身上都有面向四方的四面佛像,以慈悲的眼神检阅进入城内的每一个人;城墙外就是护城河,城门外各架有一座桥,连接城里城外,每座桥采用印度教的神话故事,两边各有27尊2.5米高的跪坐石雕半身像排成一列,一边象征神灵,一边象征恶魔,双方进行激烈的角力。无论是宽阔的中央大道和宏伟的斗象场,还是壮阔的城门,无不使人联想人头攒动的盛世场景。

高棉的微笑巴戎寺

吴哥,自由行走,也有可能遇见一座寺庙巴戎寺(Bayon)以佛面塔、回廊壁画而著名,因为阁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11)笃奉佛教,整个寺庙采用佛教教义的须弥山(世界的中心)为概念而起造。中央拔尖、磊磊环堆如同玉米外形的高塔,代表须弥山;四面城墙象征喜马拉雅山;城墙与第二层建筑之间的环沟空地,代表大海。当时的高棉民众也信奉印度教,巴戎寺的宗教图像以佛教为主,融合印度教,是阁耶跋摩七世藉由宽大的宗教政策,让民心回流国王权力中心的缜密考虑。

寺中的49座佛塔均为巨大的四面佛雕像,佛像为典型高棉人面容,据说是建造巴戎寺的神王阁耶跋摩七世的面容。佛像脸带安详的微笑,这就是令吴哥窟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穿行在众多佛塔间,身处任何—个角落,浮雕带笑的眼睛注视着游客的—举一动。

巴戎寺的回廊壁画也十分丰富,1200米长的浮雕长廊令人惊叹地刻画了11000个人物。内层回廊主要为神话和宗教故事,而外层回廊则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从战场厮杀到生产劳动、集市贸易的生活图景应有尽有,这样世俗化的雕塑题材在吴哥建筑群中是非常少见的。巴戎寺同样有着很多的浮雕,包括两个画廊,内画廊所雕的是印度神话,外画廊所雕的则有日常生活,诸如街市情景、打鱼、节日庆祝,有斗鸡、玩魔术等,现在所残存的浮雕,与其他吴哥古迹有很大的不同。外画廊描述当时人的日常生活,如送礼、生产、杂耍、建筑、拜神、煮饭等种种生活故事的描述。也有历史性场面,描述各场战役的经过。吴哥王朝留下的文字记录相当稀少,也难以辨识、了解,巴戎寺的壁画,为后代研究吴哥王朝的学者,提供了一個相当宝贵的历史线索。

变身塔的轮回。

最有意义的旅行,不应该是走马观花,而应该真是了解当地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尊重当地的生活方式,让自己融,入到当地。柬埔寨人死后多用火葬,意外死亡的才采土葬,变身塔也因此而建立,变身塔又称为比粒寺,位于吴哥城(Angkor Thom)王城外。这里为古时皇家的火葬场,以前的国王贵族死后在此火化,据说可以从印度教义中的善恶轮回解脱,变身为神,由此而来“变身”之说。它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罗贞陀罗跋摩二世(Raienadravarma 11),建于10世纪下半叶,是用来为古代皇族火化变身为神之神殿,举行已逝国王火葬仪式的寺庙,是典型的“塔山”风格,与塔松寺(TaSom)很相似,上一楼贴的是石阶,上层为砖塔。基座上建造砖塔,其基座为砖红壤,在夕阳照耀下泛着暖暖的红;加之这里开阔的视野,吸引着一些游客在此看日落。石阶上面有很多洞洞,并不是风干所致,而是砖红壤干后自然形成的,至今仍可看到烧焦过的痕迹。经过千年岁月沧桑,塔基座下石狮子仍然忠实地守候着这片寺庙,岁月的变迁风蚀了坚如磐石的塔身,但是残留在门柱上的那些精美雕刻,依稀透出了这里曾经的庄严与辉煌。可以想象千百年前皇室在此举行仪式,达官云集,庶民百姓在外仰望,是何等壮丽的场面。千百年后,这样的地方竟成了无数游人前来一探究竟的古迹,如今的这座建筑,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变迁,回忆着曾经从这些门洞进进出出的生灵与亡灵。

女王宫,女人的城堡。

女王宫同样是吴哥古迹中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又称“Banteay Srei”,意思是“女人的城堡”,也许是因为这里的雕刻太过精美,不像出于男性之手。它是柬埔寨三大圣庙之一,有“吴哥古迹明珠”和“吴哥艺术之钻”的美誉。寺庙建于967年的罗真陀罗跋摩(IRaiendravarman)时朗,于1002年的阁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V)时期完成,直至1914年女王宫才被西方人发现,寺内供奉著婆罗门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湿婆。

该寺是古代高棉雕塑的最精华作品之一,为红色砂岩修建而成,寺院前的神道长约67米,建筑主体区域面积大约为500平方米。寺院整体为红色砂岩雕刻而成,是吴哥古迹中风格最独特和最精致的建筑群之一。女王宫规模不大,但周围同样开挖护城河。现存的主体建筑有三座中央塔和大型藏书室,墙壁、立柱、门楣等建筑表面几乎完全被浮雕覆盖,没有一点儿空隙,所有外墙全部布满精美的雕刻。女王宫是第一座采用“原物归位”修复法成功的建筑,后来这一方法广泛应用到吴哥窟其他古迹的修复工作中。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