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体填筑施工方法

坝体填筑施工方法。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的坝体填筑采用土场开挖出的黄土作为筑坝材料,料场和坝体的距离为300~500m之间。

填筑土料碾压施工的最优含水量应根据试验确定。

坝体填筑的工程量为11.5万方。

2 施工布置。

1、坝料采集。

本工程坝体填筑施工时的坝料采集采用反铲开挖,15t自卸汽车运输到坝体填筑现场进行填筑,运距在1km以内。

开采配置2台小松PC220反铲开挖、10辆15t自卸汽车运输。

进场后,对招标文件指定料场的土料进行复查,复查主要对储量和质量进行复核。储量复查主要对面积及可开采厚度等进行复查,质量复查主要对渣料的渗透系数及含水量进行复查,并进行击实试验,复核最优含水率及最大干容重,质量复核由工地土工试验室进行。

坝料加水在土料场开挖现场进行。

2、坝体填筑

坝体填筑现场配置T220推土机2台和ZT14自行振动碾一台,进行平整和碾压

坝体的边角部位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并辅助以2t手扶式振动碾压

对于坝料的含水量进行复合并针对坝料的具体情况采取加水或晾晒措施。

3、削坡。

一般坝体填筑每上升3~5m即用反铲进行削坡,人工配合平整。

3 填筑碾压试验

1、试验范围。

用于坝体坝料,应进行开采、装料、运输、卸料和碾压试验,并还需进行含水量变化规律等试验

2、试验目的。

确定经济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包括坝料铺料方式、铺料厚度、碾压机具(振动碾型号、重量)、碾压遍数、行走速度、土料含水率;提出碾压试验报告和建议的碾压参数供监理工程师审批;。

研究和完善填筑施工工艺和措施,制定填筑施工实施细则;。

检验所选用的碾压机械的适应性和性能的可靠性。

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试验大纲:编制填筑土料碾压试验大纲,包括碾压试验的场地、材料、碾压设备、时间、试验内容及拟提交的试验成果内容。

试验场地:试验场地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试验场地面积暂定为16m×30m。用推土机将试验场地整平,并用振动碾压8~10遍,再用试验料在地基上铺压一层,压实到设计标准,将这一层作为基层进行碾压试验

材料、设备准备:

坝料土料的质量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含水率控制在最优含水率附近。土料备料数量为1000~3000m3(压实方) 。

碾压设备:试验前检测振动碾的工作特性参数,包括工作频率、振幅、碾重等。碾压设备选用14t自行振动碾。

装运设备:反铲、15t自卸汽车。

铺料:T220推土机。

洒水设备:洒水车。

检测试验设备:土工试验设备一套、测量设备一套(水准仪或全站仪)。

4、填筑碾压试验基本程序。

填筑碾压试验程序图。

试料装运:为模拟施工实际情况,采用施工采用挖掘机、装15t自卸汽车进行试料装运。装料前,要对含水量进行试验,装运不同含水量土料的车辆要固定并挂牌,派专人指挥。

铺料土料采用进占法铺料铺料厚度与要求厚度要一致,误差控制在要求范围之内。铺填层厚由测量人员监控。

平料:采用推土机推平,再辅以人工找平,保证填筑层厚度和平整度满足试验要求。

层厚测量:采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层厚测量在试料平料后、静碾2遍后及碾压完毕后均进行1次。

碾压振动碾在碾压试验区范围2m外起振,在专人指挥下进行碾压,拟采用进退错距法碾压。要求振动碾行驶平直、稳定,无漏碾或超碾过宽现象。行车速度控制在2.0~3.0km/h内,由碾压指挥人员用秒表控制行车速度。

干密度测量:密度试验含水率快速测定试验按《土工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

层间结合情况:碾压结束后,在适当位置,将本次试验层挖开,查看两层土料间的结合情况,现场描述填土上下层结合面是否良好,有无光面及剪力破坏现象。

5、碾压场次安排。

初步拟定的碾压试验参数见下表。

碾压试验参数规划表。

序号项目名称虚铺层厚(cm)碾压遍数含水率(%)。

1坝料30、40、506、8、10最优含水率

低于最优含水率2%~3%。

高于最优含水率1%~2%。

以上碾压参数是初步拟定的,具体以试验大纲为准,并根据已进行的试验结果及时修改下一场次的试验参数。每场次的布置如下:(以40cm虚铺厚度为例:本场次虚铺层厚(h)40cm,含水率(ω)分别为最优含水率、低于最优含水率2%~3%、高于最优含水率1%~2%,碾压遍数(n)6、8、10;下一场次层厚50cm或30cm,其他参数计划不变,但根据上一场次的结果,有可能调整下一场次的参数)。

6、试验成果整理。

试验结束及时整理试验记录,根据各测量值和取样试验值整理绘制以下各关系曲线:

绘制不同铺土厚度时的干密度(ρd)与碾压遍数(N)关系曲线;。

绘制不同碾压遍数时的干密度(ρd)与含水率(ω)关系曲线;。

绘制最优参数(包括复核试验结果)情况下的干密度(ρd)、压实度的频率分配曲线与累计频率曲线。

推荐碾压参数,报监理人审批。

上下层的结合情况。

4 坝体填筑碾压施工

1大坝填筑程序安排。

1、施工进场后抓紧坝体填筑的各项准备工作;。

2、各月的填筑量应尽量均衡,避免出现填筑量的大起大落;。

3、土方填筑施工应避免在冬季结冻期施工

2施工进度安排。

根据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安排,坝体填筑从2006年8月6日开始,至9月10日结束,共计35天,填筑总方量11.5万m3,平均月填筑强度9.8万m3,日填筑量0.33万方,取不均衡系数为1.3,最大月填筑强度12.7万m3,最大日填筑强度为0.43万方。

3 施工布置。

施工便道:由于现场地势较为平缓,填筑强度高,计划从施工主便道每50~80m修建1条支道进入坝体填筑区,构成循环道路。便道宽8~10m,铺设沙砾石,并用振动碾压。坝内根据需要设置坝内斜坡道,坡度控制在8%以内。

施工用水:施工用。

水主要为层间结合面洒水及含水率小幅度调整用水,采用洒水车供水,配置5t洒水车1部。

施工用电:施工用电主要为照明用电,在两坝肩布置灯塔,各安装2~3个投光灯照明,在道路及工作面辅以适量的碘钨灯照明。

4 大坝填筑单元的划分。

大坝从上游至下游的最大底宽约为62m,自左岸至右岸最大长度230m。为了使大坝填筑各个工序尽量连续施工、不停顿。因此,必须优化施工作业,在填筑作业时划分成若干个工作面,即单元,以提高坝面上各类施工机械的使用效率,提高上坝强度。

每个单元面积的大小,依施工设备的品种、型号和数量而定。单元太小,会给车辆卸料、洒水及碾压造成困难;单元太大,单元数则减少,会给单元的循环造成困难。

单元循环的原则是:第一个单元铺料平料,第二个单元洒水碾压,第三个单元在质量检查通过验收,照此循环往复。这三个环节须衔接有序,若有一个环节衔接不上,就会影响上坝产量。

根据类似工程经验,土方填筑的每个单元的所有工序应在1个班内完成,本工程每层划分为4个填筑单元进行施工

5 土料填筑

1 坝料填筑施工程序。

单元填筑施工程序图。

2坝料运输与卸料。

坝料运输前,必须在料场将含水率调整到最优含水率附近。坝料采用15t自卸汽车运输。

坝料采用进占法卸料,既自卸汽车在已平好的松土层上行驶、卸料,用推土机向前进占平料,避免自卸汽车在已碾压合格的层面行走,影响层间刨毛效果。

卸料前,应检查层面的刨毛情况及层面的湿润情况,必要时,用洒水车进行洒水。

3 铺料

铺料厚度通过碾压试验确定,采用T220推土机摊铺。推土机平料过程中,采用仪器或钢尺及时检查铺层厚度,发现超厚部位立即进行处理。

坝料与岸坡等交界处辅以人工仔细整平。

4 碾压

碾压采用14t拖碾碾压振动碾行走方向与坝轴线平行,行走速度为2~3Km/h(通过碾压试验确定), 碾压方法:采用进退错距法(碾轮宽/碾压遍数),即从一侧到另一侧一次碾压完成。碾压遍数和错距宽度通过碾压试验最终确定。

碾压单元碾压搭接宽度,垂直碾压方向不小于0.3~0.5m,顺碾压方向应为1.0~1.5m。

5 岸坡部位。

岸坡接触部位的土料,选用粘粒含量较多的土料,其含水率应调至施工含水率上限,采用小型振动碾压实,振动碾行走方向顺岸坡方向,与坝体部位结合带的碾压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m。

若岸坡过缓,结合处碾压土料因侧向位移,出现"爬坡、脱空"现象,应将起挖除。

结合带碾压取样合格后方可继续铺填土料铺料前压实合格面应洒水或刨毛。

6 接缝部位。

土料的横向接缝处的接坡不陡于1:3.0,随着坝体填筑的上升,接缝必须陆续削坡,直到合格面方可填筑

土料接缝削坡取样检查合格后,必须边洒水、边刨毛、边铺料压实,并其含水量为施工含水率的上限。

7 坝体与坝基结合部位。

对坝基,应将表面含水率调整到施工含水率上限,用凸块振动碾压实,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填土。

铺土前,坝基应洒水压实,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始可按设计要求回填第一层坝料。第一层料的铺土厚度可适当减薄,含水率调整到施工上限,采用轻型压实机具压实。

8 上坝路与坝体结合部。

上坝路与坝体接合部,坝区内采用坝体相同料区的土料进行分层填筑填筑质量按相同区料的填筑要求控制。当坝体填筑上升淹盖该路段时,路两侧的松渣采用反铲分层挖除至相应填筑层,一起平料碾压

9 坝内斜坡道路。

坝内斜坡道路填筑采用坝料相同的土料填筑质量。当坝体填筑上升覆盖坝内临时斜坡道时,采用反铲将斜坡道路两侧的松散土料挖除到同一层面上,与该层填筑料同时碾压

10 坝内斜坡道路。

坝内斜坡道路填筑采用坝料相同的土料填筑质量。当坝体填筑上升覆盖坝内临时斜坡道时,采用反铲将斜坡道路两侧的松散土料挖除到同一层面上,与该层填筑料同时碾压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