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人资格问题重述

[内容提要]证人资格,乃是证据法学中关于证人证言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

由于我国理论及实务界对此认识存在偏差,故有必要再进行辨析与探究。

本文在对证人资格重新界定的基础上,提出证人资格的新标准,并澄清了有关证人资格的若干重要问题,以期为完善证人资格的立法提供有益的参照。

[关键词]刑事诉讼、证人资格证人作证  证人证言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重要证据。

刑事诉讼法修改后,证人出庭作证被认为是新的审判方式中关键的一环。

但是,证人拒证现象却日渐成为司法实践中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证人作证,固然有来自证人自身方面的原因,但立法上对证人作证相关问题未作确切规定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而证人资格的法律界定首当其冲。

试想,连最基本的证人资格规定都模棱两可、不尽合理,何谈证人义务,又何谈强制证人出庭?基于此,笔者试图先从证人资格问题的研究入手,通过分析,澄清目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此问题的一些误解,为全面解决证人作证提供一点理论基础。

一、证人资格的界定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证人资格(competence;of;witness)的指称颇为混乱,诸如“证人能力”、“证人范围”、“证人条件”等等,虽不尽确切,但表达的意思大致相同,即指在诉讼案件中能够成为证人所需具备的要求和条件。

证人资格证人概念不同:证人概念回答的是什么样的人是证人的问题,是对证人内涵的界定,往往以积极条件规定之;而证人资格回答的是一个潜在的证人能否有资格提供证言的问题,是从外延上对证人概念进行的限定,这种限定往往以消极条件规定之。

广义地说,证人资格是由证人具有的事实条件、生理条件和法律条件决定的。

事实条件是指证人以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实际地感知待证案件事实;生理条件是指证人具备辨别是非、正确表达自己意志的生理能力;法律条件是指证人具备认识并且承担作证的法律后果的能力

①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如果证人概念等同于公民概念的话,证人资格实际上就是公民的权利能力

也就是说,证人资格是一名证人作为“证人”这种法律身份所应具备的起码要求,是证人进入诉讼程序的“准入”条件。

证人资格的宽严限制因各国刑事诉讼政策而异。

笔者发现,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对于证人资格的一个总的趋势是限制越来越少。

英国和美国普通法上曾对证人资格作出苛刻的限制

十六、七世纪时,“举凡有色人种、当事人亲属、破产人、利害关系人、犯罪人、精神障碍人、儿童、无宗教信仰人,均排除其为证人”。

这样的规定与早期社会人格不平等是有很大关系的,而且“此种严厉之证人适格法则,使得审判上可用之证据大为减少,因而影响司法职务之执行。

”①因此这种规定一直招致有识之士的反对,贝卡利亚就曾在其传世之作《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针锋相对地指出:“一切有理智的人,也就是说,自己的思想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其感觉同其他人相一致的人,都可以作为证人

”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的进步,年龄、宗教、利害关系等因素相继与证人资格分离,苛刻的限制逐渐被削减,现在各国基本上都倾向于不对证人资格作出限制,原则上任何人都有出庭作证资格

例如,美国联邦证据规则601条规定:“每个人都具有作为证人的适格性,但本规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意大利刑事诉讼法第196条规定:“所有人均具有作证能力

”日本刑事诉讼法第143条也规定:“法院,除本法有特别规定的以外,可以将任何人作为证人进行询问。

”从这些国家的立法情况来看,现代诉讼制度对证人资格规定皆采取了宽泛的态度。

在他们看来,证人资格只是法院赋予证人身份适格性的假定(presumption;of;competence),“一般而言,所有的人都被假设为具有适格性的证人,因而可以被传唤提供证言

”③至于证人年龄、智力、身体状况等因素,则留待法官在庭审中进行判断。

也就是说,过去影响证人资格的这些因素,现在被认为是影响证言可信性的因素——这是一个悄悄进行的重***。

从现代证据法学的角度看,证人资格是属于证据能力的问题,而证言可信性则属于证明力的问题,两者确实不能混为一谈。

证人资格规则的逻辑是,假定每一个证人都有作证资格,除非不符合法律对证人资格的限定要求,但是众所周知,这种限定现在越来越少了。

放宽证据能力限制,无疑是为促进更多的证据进入审判的视野。

总的说来,证人资格的实质内容发展到今天,只剩下对证人能力方面最基本的要求,即拥有感知、记忆、表达以及辨别是非能力

感知、记忆、表达是证人证言形成的三个阶段,对于证人陈述必不可少;对辨别是非能力的正确解释实际上是要求证人能区别事实和幻想(distinguish;between;fact;and;fiction),④而并不是要求他说真话,这也是证人作证最起码的要求。

基于此,笔者通过重新审视证人资格规则,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证人资格的法律界定应当是以下两个条件:一为证人具有感知、记忆和表达能力,二是证人具有辨别事实的能力

质言之,只要证人具有当庭陈述的基本能力,就应当具有证人资格

二、对我国证人资格规定的反思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证人资格规定是: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从字面上看,这样的规定似乎并不违背上文所述证人资格规则,但从条文含义来说,却是摸棱两可、不尽合理的。

首先,此处的“义务”用词值得商榷。

因为从理论上说,证人义务与证人资格是有区别的,具有证人资格的人并不一定就有作证义务,例如英美等国都确定了几乎没有任何限制证人资格制度,但并非任何人都有义务作证⑤;我国虽然没有规定拒证特权,但刑事诉讼法中也规定了因身份和职务关系不能在同一案件中充当证人,这实际上已经否定了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义务”的规定,故此处的“义务”按立法原意宜为“资格”,并加上“法律明确规定的除外”,旨在排除法官、陪审员、检察官等在诉讼中具有特定身份的人。

其次,该条强调“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却对以何标准判断证人辨别是非和正确表达能力语焉不详,实质上造成的结果是将证人资格的决定权交由控辩双方“把关”。

因为根据新刑诉法的规定,法官于开庭前所能见到的仅是证人名单,他无法对证人的范围作出实质性的取舍,而控辩双方则可能根据自己对法律规定限制条件作不同的理解和判断,对某证人有无证人资格各执己见,结果导致该出庭的证人不出庭。

再次,在语言的表述上,该条文的含义令人费解。

——到底是“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和“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之间”是递进关系还是并列关系,模棱两可。

尤其是在民事诉讼中,“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往往被理解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缩小了证人的范围。

事实上,证人作证的行为不同于民事法律行为,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等同。

“只要具备基本的表达能力,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也应当具有证人资格

”①总的来看,我国对证人资格的立法规定试图表现其谨慎的态度,但适得其反的是它引起了学理上和实践中的混乱。

笔者认为对证人资格作如此限制大可不必,因为即使放宽对证人“准入”规则,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作为证人提供证言的,法官对证人作证能力的判断才是决定证言可采性的根本环节。

也就是说,法官审查判断证人证言,除了注意审查证人证言的来源和收集证人证言的程序是否合法外,还要审查证人的自身情况,包括证人的身体和生理状况,感知、记忆和表达能力证人的思想品质、心理状态,以及与案件案件当事人有无利害关系等,这些都属于对具有证人资格证人证言证明力的判断,而不是证人资格的范畴。

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就证人资格证人义务作出区分,也没有就证人资格证言的证明力作出区分,导致立法表述上模糊不清、前后矛盾就不足为怪了。

笔者建议,刑事诉讼法在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资格”的同时,删除对证人资格戎赘的限制条款,而把这些属于证人证言的证明力的问题留待法官在庭审中作出判断。

这样,证人资格的要件实质上就只有两个:一是知道案件情况,能分辨事实和幻想;二是具有感知、记忆和表达能力

以此为标准,笔者在下文中将对两种特殊证人资格进行研究,或许可得出不同于传统认识的新结论。

三、特殊证人资格问题  1、儿童证人资格问题  儿童能否作为证人的问题由来已久,我们可以追溯到英美证据法上关于证人适格性的限制

十六、七世纪,英国普通法限制限制儿童作证的。

早期普通法对儿童作证适格性限制苛刻的主要原因,是法官对陪审团评估少年儿童或精神错乱者之话语的能力缺乏信任。

“但不可否认的是,儿童证言在很多时候确实成为认定事实的重要依据②,所以”以排除可能是唯一了解案件事实的证人作为补救无能的陪审团的方法,看来是愚蠢的、简单粗暴的。

“③而且根据普通法的规定证人作证应当进行宣誓,而且普通法坚持”一个人只有理解宣誓的意义和后果方可以作出宣誓“,并且将宣誓能力和和儿童作证资格混为一谈。

④现在,虽然在各国法律规定中仍未尽一致,但从世界范围来看,一般地对儿童证人资格很少有限制,其限制多针对儿童证言证明力。

例如英美法系国家规定需经宣誓作证,但未成年人可以作不宣誓证言,只是不宣誓证言不能单独作为定罪的依据,而须有补强证据(Corroborative;evidence)方能有相当的证明力。

⑤但前苏联、罗马尼亚等国却对幼年人证人资格作了较大的限制,如前苏联要求”只有对案件有重大意义的情况下,不能用其他的方法判断时,才可把少年人作为证人传讯。

“罗马尼亚甚至规定”不满十四岁的人不具有证人资格“。

①我国立法中虽然没有明确排除儿童证人资格,但对”年幼“是否为考虑证人资格的要素之一不无争议。

在司法实践中常常以年龄为标准对儿童证人资格加以限定。

有的根据我国刑法上的责任年龄来确定儿童证人资格,有的根据我国民法关于公民民事行为能力年龄作为标准,有的干脆把不满10周岁的儿童一概排除在证人之外。

②而在理论界,也有学者认为,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具备完全的行为能力,其认识感知事物的能力也较脆弱,心理状况不稳定,独立判断能力不强,”在庄严肃穆的法庭上,让他们作证并接受盘问、质问,其证言的可靠性、可采性是大打折扣的“,故不宜作证

③笔者认为,这种观点首先混淆了证人资格证言证明力的概念,其次也忽视了年龄并不一定与证人作证能力一致的现实。

如果以年龄为是否具有作证资格的分水岭,那么,以多少岁为分界呢?——这又是一个问题。

允许儿童作证,只是赋予其作证资格,防止可能重大的证言排除在法庭之外,而儿童提供的证言有多大是可信度,那是需要事实审理者的判断的。

事实上,因个体的差异,我们很难以证人年龄为标准对其辨别能力和表达能力划一个统一的界线,因此硬性地凭年龄儿童采取一刀切或在庭审之前预先剥夺儿童作证资格,皆不可取。

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中,有的明确规定儿童作证能力,有的虽然没有规定,但判例和学说都是主张赋予儿童作证资格的。

例如,台湾对儿童之为证人并无硬性限制年龄,凡能理会宣誓之意义,知晓陈述真实之责任者,均得为证人,并且判例中也有六七岁的儿童证人;④日本的田口守一教授也认为,4、5岁的儿童也有证人能力,只是要慎重地判断此证言的证明力而已;⑤卞建林博士在研究美国的证据规则时也指出,“就儿童来说,在决定有无证人资格时,年龄不是决定性因素。

只要审判法官认为该儿童具有感知、记忆和表述的能力,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都允许作证

⑥而我国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141条第(一)款将未成年人作为可以不出庭作证的情形似有否定儿童作证资格的嫌疑。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