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编辑观点]关于基因编辑的观点

记者拥有“编辑观点”,实际上是多一个角度看问题。

这样做的结果,会使记者报道、写报道的“命中率”更高,劳动成果更好地在版面上得到体现,使稿件的“供”与版面的“需”之间联系得更密切。

一个记者完成了采访,写出了稿子,下一道“工序”就是编辑的事了。

这时候,记者会有两种心态:一种情况是反正我的任务完成了,用不用,怎么用,早用晚用,是编辑的事了。

另一种情况是怀着不安的心情,不知道编辑会如何处理,期待着早点听到有关稿子的消息。

编辑的眼里,对记者发来的稿子会有几种判断:很精彩,不用“大动”就可以了;比较好,还要做些“小修小改”;太差了,“改了也没法用”。

这几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都是很正常的。

编辑工作,就是“扶优限劣”,保证报道质量。

那么,记者面对这几种情况,就需要理解编辑,尤其是在对稿子改动较大或做出了不用的决定的时候,更要保持心态的平衡。

记者编辑之间,应该有一个良好顺畅的沟通渠道。

不少记者善于经常与编辑保持“热线联系”。

这种来往,有利于信息的交流,记者知道自己的报道存在什么问题,懂得如何补充修改;编辑知道记者采写的一些背景情况,有助于掂出稿件的分量。

最要紧的,是不误事,有益于提高报道质量。

新闻工作中,采和编是一个生产过程的两个阶段。

记者写好了稿子之后,事情并没有完结,编辑工作又开始了。

在许多情况下,编辑工作还需在记者采访之前开始:编辑报道意图、要求告诉记者,提前“订货”。

那么,幕后的编辑记者做了什么呢?   第一,熟悉记者的特长,知道什么样的内容适合记者去做,什么样报道方式适合记者的专长,要帮助记者谋划成功的路子。

比如有的记者文笔好,善于写通讯,那就“好钢用在刀刃上”,将重要的通讯写作题目交给他。

有的记者新闻敏感强,笔头快,那就把快节奏的消息报道任务交给他。

总之,做到“扬长避短”。

第二,把记者所写的报道当成是一块“布料”,合理进行“剪裁”。

这中间,要进行必要的“修补”、“手术”,从而最终加工出“成品”来。

第三,使“成品”通过恰当的“渠道”(版面、节目频道)与读者、听众、观众见面,以最佳的刊出、播出方式,实现最佳的阅读、收听、收视效果。

有经验的编辑常对年轻记者说:记者报道,要有“编辑观点”。

这么对记者“劝说”,也许一些记者会产生一种误会:记者是写稿子的,编辑是编稿子的,为什么要记者编辑“靠拢”?记者有了“编辑观点”,那编辑要有些什么观点?提出让记者有点“编辑观点”,为什么?   分析起来,原因有三。

其一,记者看问题,注意力往往在被采访、报道对象身上,而常常不注意读者一方的情况

编辑则不同,要注意两方面的情况,一方是记者,一方是读者,因为编辑是桥梁,看问题比较全面。

其二,编辑版面情况心中有数,知道缺什么、多什么、要什么,而记者往往对版面情况比较陌生,有一种“距离感”。

“买菜”的,目的是为了让“菜”变到饭桌上。

“买菜”时,不考虑“炒菜”的人是不行的。

其三,做编辑的时间长了,稿子看得多了,经验也多了,什么样的事情需要用什么题材进行报道,什么样报道需要写多长表达,等等,编辑往往有阅历上的积累。

这种积累后形成的观点,如果能部分地被记者合理吸收,也是十分有益的。

记者拥有“编辑观点”,实际上是多一个角度看问题。

这样做的结果,会使记者报道、写报道的“命中率”更高,劳动成果更好地在版面上得到体现,使稿件的“供”与版面的“需”之间联系得更密切。

记者的“编辑观点”,还要体现在“事后对照”上。

什么叫“事后对照”呢?就是记者稿件刊用后对一对编辑在哪些地方做了改动,研究人家为什么这样改,以从中吸取经验,查找不足。

事实上,编辑也要有点“记者观点”。

编辑拥有一定的“记者观点”,有益于了解、理解、体谅记者的甘苦,更好地保证记者的采写工作

这也是一种多角度“效益”。

换位思考”,这句话听起来不新鲜了。

但是,平时我们真正“换位思考”的事情又太少了。

记者编辑,都有“换位思考”的必要,尤其是当记者的,更要在“换位思考”上先走一步。

(作者为经济日报总编辑)。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