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头古镇:沧桑了时光

尧头古镇实属意料之外,同行的摄友并未提早安排,于是倒让这次行程多了几分意外之惊喜。

毕业论文网 /2/view—12185453.htm  尧头古镇位于陕西渭南澄城县西南,与白水、蒲城两县邻接。

镇址近年从塬顶迁移下来,老镇已改称尧头村,当地人称之为“老街”。

尧头古镇原名蔺庄镇,东起白家城,西至西坡村,北起澄白路,南至沟边,约四平方公里。

整个遗址包括古遗址窑址,瓷片堆积层,古民居建筑群、古道、古树、作坊和高岭土等。

据考证,从隋唐时期,澄城尧头陶瓷主要产于尧头镇。

澄城地名志》记载,尧头镇古称“窑头镇”,因瓷器窑较多而得名,又由于古圣人“尧”与“窑”的发音相同,久而久之圣人之“尧”这个优雅的字符慢慢地取代了瓷窑的“窑”,此后尧头镇这一地名沿用至今。

清嘉庆县志载,澄城产紫砂器,朴实耐用。

民国十五年《澄城附志》记述,境内工艺不兴,无其它特产,著名者惟长润镇(尧头)之瓷器,余皆寻常之物。

可见澄城尧头窑迄今已有千余年烧制陶瓷窑火延续的历史,属我国北方黄河流域著名的民窑之一。

尧头之所以能产粗瓷,皆因离此不远的山上,有坩土矿分布,夹生白、紫两色的原料产出,因此当地农民就开始了制坯彩绘,烧制陶瓷

而这看似不起眼,曾经在渭北广泛使用的老瓷器物,则被誉为区域原生态陶瓷的活化石。

鼎盛时此处有烧窑上百座,产量二百余万件,近销本地与陕北,远销晋、甘、内蒙古地区。

有人这么赞美尧头黑瓷:硕大的器型具有仰韶文化的韵味;一身黑袍、落落大方的釉色,让彩瓷相形见绌;洒脱自如,无拘无束的艺术手法,包容了古瓷所有的文化内涵。

尧头陶瓷以其造型稚朴、古拙,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化风情及浓郁的泥土气息而著称,土得不能再土,土得掉渣,原汁原味,亲民十足,代表了黄河流域普通农民最为草根的审美。

随着时光的推移,尧头镇的大部分人家已经外迁新居,古镇现在已经被当地政府和村民开发为旅游观光的景点,寥寥几个住户人家,老式的建筑和窑洞已经废弃或者坍塌而破败不堪,绵延三里地的几十座新旧窑址仅有几个还在生产,窑址台地的坡下面布满了陶瓷碎片,在太阳照射下,如鳞片一样闪烁。

据当地人讲,此地也有一些外来居民,有逃荒来的,也有经商的富人在此定居。

走过镇子,随处可见陶瓷器皿和碎片,或路上、或墙上、或桥边,抬头就能看到几座老屋的房梁上依稀可辨的“道光年造”、“乾隆年建”的字样。

在这渭北土塬上,各式窑洞和房屋或依山,或平地、或下陷,除了窑洞外的建筑样式各不同,大概是与来自不同地域的住户风俗有关,残垣断壁中能够看出昔日小镇大户人家和赤贫家庭的旧时模样。

整个镇子中窑场分布在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约1200米的塬头山梁上,中心是东西向的老街铺面旧址,四面则是以宗亲家族划分区域的作坊和古窑遗址。

庞大而恢弘的古窑场,展现出尧头瓷业过去的辉煌。

残破荒芜的废墟更显出几分沧凉。

如今,它成了老村人的牧羊场,美院的教学实习基地,摄影爱好者的乐园。

中央美院教授靳之林称之为“我国原生态陶瓷的活化石”。

2006年5月,尧头窑和手工制作工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目前澄城民间陶瓷艺人尚不足20人,而且年龄大都已六七十岁,有些人已经体弱多病,能精熟几十道制瓷工艺艺人更是凤毛麟角。

我们探访的陶瓷艺人周铁怀师傅便是一个坚持在烧窑的人。

63岁的周铁怀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烧制传承人之一,现有两座窑,我们拍摄了其中一处,窑体完好,至今还在烧造

周师傅制作陶瓷器全靠手工,他告诉我们,传统工艺烧造,共需做浆、制坯、施釉、煅烧四个阶段七十二道工艺,从坩土矿原料开采开始一直到烧造成功,一道都不能少。

专家认可的带有元代印记的破碎陶瓷片是周师傅发现并留下的,此后政府部门相继在镇子周边进行了规模的收集整理工作,保护了上千件有价值的文物。

周师傅略有残疾,儿女们都出去打工了,他和老伴留下来烧窑,一烧就是二十多年,尧头窑的技艺也因此在这些老艺人的手中继承而没有失传。

过去尧头窑的窑工在烧窑时有祭拜仪式,包括放炮和磕头,而这些仪式,周师傅一直保持至今。

附近的蒸碗所用的陶碗大多出自他的窑,他说:“虽然才几毛钱一个,还要持续下去,买不到这些物件了,就没有过去那种蒸碗的味道了,关中人过年吃的就是这一口。

”   与周师傅相处仅仅一个多小时,却让我如同时空穿越了一把。

这被时光沧桑了的手工艺术,让人唏嘘不已。

但愿这个手工陶瓷烧制工艺能够完整地保留并传承下去。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