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万籁声偷袭杨澄甫 杨澄甫究竟有多厉害

近阅《武当》杂志,见有颜紫元笔惹诸家,纸上烟云起。

万籁偷袭杨澄甫一事,说万先生无武德。

在下不以为然也。

遥想当年,杨澄甫先生名满天下,万籁先生初出茅庐,年纪尚轻,求艺心切,当在情理之中。

去拜访杨先生,本是求学,机缘巧合,突发奇想,要试一下这位太极宗师的功夫,也无可非议。

偷袭虽然不太好,但也唯有用不太好的办法,才能试出绝顶高手!传言董海川、李洛能、车毅斋诸祖师辈,皆有于不知不觉间将偷袭击出的轶事。

这不正是古拳谱中“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真实写照吗?偷袭者当即拜服。

时人、今人皆只赞诸师神功极至,并未有偷袭者无德之言。

试想万先生偷袭杨先生时,杨轻松化解,将万击出或制服,那么万顶礼而求教,杨先生也未必会嗔怒,则皆大欢喜了。

可是万将杨踢倒,就成了武德问题,岂不怪哉!   事实上,这件事只能说明杨澄甫先生武功虽极高,但未达极至

记得有书中言:澄甫先生是在其父健侯祖师去世后始发奋用功的。

并评曰:若其父在世时即下大功,造诣当不在其父之下。

言下之意,澄甫先生武功造诣,尚不能与其父比肩,杨家太极神功至此也大有失传。

另外,杨先生五十三岁知天命不久即逝,也可以做为旁证。

杨先生武功未至极顶,但并不算是说杨先生武功不高。

时至今时,能达杨先生当年境界者,又有几人呢?何况武功极至,谈何容易!个人的天质、际遇、生活条件、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缺一不可,以致高手代代有,登峰造极者却代不数人,甚至几代无一人,渐成绝响,只留下传奇故事令人仰慕了。

现实中,绝对的完善是不存在的。

只要是血肉之躯的人,都不会尽善尽美。

我们平凡人如此,前辈高手,乃至祖师辈均如此;杨澄甫先生万籁先生亦复如是。

杨先生倾毕生之精力传播太极拳术,利益万民众生,太极拳有今天的局面,先生功居第一,无人能比;万先生为光大自然门奋斗一生,著作等身,恩泽后辈,亦足以彪炳青史,受人尊敬了!人生短短几十秋,苟能如此,夫复何求呢?后辈人要求前辈人也不能苛求完善,否则只有失望。

文化大革命中的造神运动,教训是深刻的,八九十年代气功界的造神运动仿佛如昨。

但愿今后武术界不造或少造些神,因为人变成神和神变成人同样是可悲的。

(棉山草)。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