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新闻传播客观规律 顺应媒体格局变化潮流] 新闻传播学大学排名

6月20日,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前往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

这是胡锦涛总书记自2002年1月11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2003年12月5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2006年1月3日视察解放军报等场合讲话以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又一次系统、深入地阐述新闻宣传工作,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宣传工作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是新时期开创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发展的角度看,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对马列主义新闻思想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三代党中央领导人新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新闻宣传的重要思想,有很多新概括、新思想,体现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标志着“胡锦涛新闻思想正在形成和成熟”①。

笔者认为,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处处洋溢着的尊重新闻传播客观规律,顺应媒体格局变化潮流的科学性、创新性。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发展史上,这是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突出贡献。

一、首创强调“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深刻论述尊重规律的五大关键环节      从2002年到现在,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尊重规律”、“把握规律性”、“按照规律办事”。

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胡锦涛总书记又进一步强调:“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既表明胡锦涛总书记新闻宣传工作自身规律和行业特点的重视,继承了马克思165年前关于报刊“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②的思想;也表明胡锦涛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已延伸、涵盖到了新闻宣传工作领域,反映出胡锦涛总书记新闻宣传工作科学性的强调。

胡锦涛总书记还对如何“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有了进一步分析,深刻论述了其五大关键环节,这反映出胡锦涛总书记新闻宣传规律和新闻传播学科学性的尊重,对于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无疑是一种鼓舞和鞭策。

1.“要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   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必须从总体上把握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熟悉内外传播环境。

这就需要进行科学调查和研究,使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能符合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提出“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这样的命题,说明党中央已经清醒认识到新时期新闻传播发展态势的变化,并希望新闻界就此加强研究。

2.“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   明确提出“研究受众”,在历任党中央领导人中,也是首次。

此前,在党中央主要领导人中,刘少奇最早提到过“要调查报纸的读者对象”、强调要“适应读者需要”、“能引起读者兴趣”③;1994年江泽民曾提出“要重视对社会舆论情况和群众思想情况的调查研究”④。

新时期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研究受众,而且强调“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主要是为了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实效性,为了发挥新闻宣传的社会效益。

因为只有明确了传播对象的需求和喜好,新闻宣传才可能起到效果,才能有的放矢,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舆情分析,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   胡锦涛总书记一贯强调“讲究舆论宣传艺术”。

2002年胡锦涛总书记就把“讲究舆论宣传艺术”放在与“尊重舆论宣传的规律”同等重要的位置⑤。

6月20日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明确提出了“舆情分析”、“设置议题”、“因势利导”的科学方法,无疑切中了新时期舆论引导工作的实际情况,需要新闻界深刻领会和认真执行。

以笔者管见,在调研了解新闻传播态势、受众心理和舆情动态后,传媒主动设置议题,因势利导策划报道选题,往往会抢占舆论引导的先机,对受众有更大的影响力;因此,“舆情分析”、“设置议题”、“因势利导”其实是科学、巧妙地引导舆论的“三部曲”。

其中,“舆情分析”是基础,犹为重要。

4.“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   新闻发布制度和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机制,是党和政府在2003年春“非典”期间实行信息公开过程中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它适应了政府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需要,而且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近年来,多起突发事件,尤其是2008年春的南方雪灾和“5・12”汶川大地震等突发事件,更让党、政府和人民认识到“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的至关重要性。

5.“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   首次明确强调“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

在笔者看来,其意义,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因为,“时效性”和“透明度”是新闻报道的本质特征,“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是新闻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但在过去,大多是强调“有抢有压”,“时效性”的概念也被“时宜性”的提法所代替。

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新形势下,“稍微大一点的事就瞒不住了,外界总有办法知道。

如果政府有意控制和封锁,只能便宜那些小道消息的传播,甚至可能使之更加畸形,向对政府更加不利的方向发展”⑥。

例如,“千岛湖事件”――1994年3月31日惨案发生后,由于当时有关部门采取了封锁消息的愚蠢做法(20多天后新华社才正式发布消息),“台独”分子借机大肆散布谣言,小道消息横生,台湾民众对大陆充满了不信任甚至敌对情绪,台湾当局宣布中断两岸的一切联系,一起普通刑事案件最后演变成政治性质的台海危机。

胡锦涛总书记着重地强调“时效性”、“透明度”,既反映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对新闻传播规律、对新闻职业特点的尊重,更反映了我党新闻宣传管理思想的成熟,党中央对新闻宣传规律已逐步形成科学认识,已清醒地意识到新时期传媒格局及舆论态势的变化。

二、强调“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并提出五方面的创新要求      “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⑦,“创新”是新闻工作的应有之义。

在强调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的同时,胡锦涛总书记高度强调了新闻宣传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性,指出“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工作

”并进一步具体提出了五方面的创新要求。

1.创新观念   在新时期,就是要用新的新闻观念,去认识信息社会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突破计划经济和单纯报刊阶段所形成的宣传报道模式和宣传管理思维定势。

2.创新内容   新闻贵在“新”,新闻工作每天都在发现、报道和反映新事物。

创新内容”,就是要不断发现、报道最新的事实信息,为社会提供新鲜的信息内容服务。

3.创新形式、创新方法   新闻的表现形式、报道方法应是推陈出新、创新多样的。

在2003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会议把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作为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的重要举措,作为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

4.创新手段   以笔者理解,这里提到的“创新手段”,主要是针对新闻宣传工作的管理手段而言的。

管理手段的创新首先需要观念的创新

新形势下网络的重要性逐渐加强,传媒融合趋势日趋明显,这给新闻宣传工作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观念及手段都急需创新

三、高度评价互联网的重要作用,强调“互联网已经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创新提出作决策要“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最令海内外关注的事,无疑当属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视频直播与网民直接进行在线交流。

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在公开场合与网民直接交流,真可谓“一举惊世,网民振奋”,此举意义深远。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媒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对社会舆论的态势和走向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⑧。

同时,网络的隐匿性使得国家行政管理人员可以以普通网民的身份自由地了解民意,而网民们也更可能在这种隐匿的状态下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网络舆论”在很大程度上总是密切与“民意”相联,关注网络舆论,就能够获悉民意、倾听民声。

这次提出要“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说明党中央对互联网在新时期舆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这将成为推动我国网络媒体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四、首次提出“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的创新思想      首次提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

胡锦涛总书记就此阐述道:“要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这是胡锦涛总书记依据新闻传播的新态势和新闻舆论工作的新情况,对舆论引导工作提出的创新思想,是根据新形势下新闻传媒生态发生的重大变化,而提出的新举措、新方略,反映了胡锦涛总书记媒体发展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

媒体格局而言,目前,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等新旧媒体相融并存。

尽管目前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依然在舆论引导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实力和影响力在不断扩大,新兴媒体正逐步吸引传统媒体的受众,传统媒体的受众市场和发展空间都逐渐被新媒体所蚕食。

随着媒体格局的变化,舆论引导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新兴媒体日趋壮大而形成的新的舆论平台,在舆论形成的过程中,正稳步从“边缘化”向“主流化”迈进,在形成舆论上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某些特殊时候和特定领域,甚至超过了传统媒体

如在“周正龙事件”和“3・14拉萨暴力事件”中,互联网既主动设置议程,又积极跟进,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发动广大网民共同参与,有力地推动了事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并成为舆论引导中的主导力量。

因此,“要想成功地正确引导舆论,就必须对整个新闻舆论工作进行新的立体化布局,要使主流舆论能够占据不同媒体打造的各种舆论平台,成为其中的主导舆论

”⑨而这,势必需要同时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作用,因此,同时加强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建设,就成为顺应媒体发展客观规律的必要举措。

如果说,加强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的主流媒体建设是我们党一直以来在新闻宣传工作方面传统和优势的话,胡锦涛总书记率先提出加强新兴媒体建设,则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必将促进我国新兴媒体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总之,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创新性,对其科学思想,我国新闻宣传界,尤其是各级新闻宣传主管机关应该认真学习和切实贯彻,以开创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局面。

⑩      注释:    ①尹韵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重大推进》,《新闻与写作》2008年第7期。

②马克思:《“莱比锡总汇报”的查封和“科伦日报”》(1843年1月4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97页。

③刘少奇:《对新华社工作的第二次指示・关于新华社作为国内通讯社的任务》(1956年6月19日),载于《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379、380页。

④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4年1月24日),载于《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4页。

胡锦涛:《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统一思想工作》(2002年1月11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2年1月12日。

⑥张鸣:《瓮安群体性事件与信息公开》,省略/opinion/200807/0701_23_627577.shtml。

⑦江泽民:《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见《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7页。

⑧《纪念人民网创建10周年 李长春致信祝贺 刘云山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人民网2007年1月14日,省略/GB/77063/77085/5281613.html。

⑨郑保卫、祁涛,《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构建舆论引导新思路》,《新闻与写作》2008年第7期。

⑩本文引文未注明来源者,均引自《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省略/GB/40606/7409348.html。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联合培养博士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教师。

本文为作者参加的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新形势下舆论引导新格局新机制研究”的成果)。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