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州博物馆新馆浅谈风景园林的外相与内核

摘 要: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在园林空间的处理上将苏州博物馆新馆苏州园林的造园艺术相融合,不仅将苏州的历史文脉绵延至此,更是不断挖掘提炼传统园林精髓,展示了富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未来中国园林发展的方向。从新材料、新技术上的运用;新的思维方式;扎根传统环境脉络,确立文化精神内核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在对园林传统的传承中抓住精神内核,求新求变,大胆创新,创造自我风格。

关键词:苏州博物馆;风景园林传统文化现代景观。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其原来所在地太平天国忠王府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开始筹备苏州博物馆新馆建设。2002年4月,85岁高龄的贝聿铭与政府签署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协议。历经了两年多的设计和建设,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接近2万平方米。太平天国忠王府同时修葺一新,共同对外开放,新旧总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投资3亿多元。苏州博物馆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座标志性公共建筑,而且是一座既有苏州传统文化特色又有现代艺术风格的现代博物馆,同时,它也是中国现代建筑园林文化传统中创新的一个突出代表。它为苏州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本。

1917年生于广州的贝聿铭,祖辈是苏州望族。童年时期,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作为20世纪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的现代建筑。在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上,贝聿铭采用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他始终在探索如何能够使中国的传统建筑现代建筑衔接,走一条融合了传统文化现代特征的路线,而不是简单的仿古、复古或是完全摒弃传统文化。最终,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上体现了现代建筑与古典苏州风格的融合,用现代建筑园林语言谱写了具有传统意韵的现代作品。

从风景园林的角度,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创新和中国文化元素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 新材料、新技术上的运用。

新馆建筑的材料上,大量使用了玻璃和钢材。现代钢结构替代了苏州传统建筑的木质材料,屋顶也不用传统的黑色黏土瓦片,而是用钢结构组件几何形态,这样的坡屋顶既传承了苏州城内古建筑那些鳞次栉比的斜坡屋顶,又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砖瓦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使得阳光可以透过屋顶进入下方空间,这一点充分体现了贝聿铭让光线来做设计的理念。这种理念同样运用到了园林内,尤其是园林中的八角亭(见图1)。在主庭园中,亭的设计现代的形式亭顶为玻璃结合钢结构、双层,并且覆盖木格栅、结构柱上放置了特制的照明灯具。这个亭的形式是对中国传统园林中古亭的的解构和重塑,是对古亭的现代创新和有益尝试,园林中亭子与建筑的整体风格统一和谐。

建筑材料的颜色选择上,尽管色调采用的是传统的黑白灰三色,但不论是屋顶还是地面,都放弃了传统园林里常用的青砖黛瓦。深灰色的花岗石材比传统的砖瓦更便于护养,又与苏州城内传统民居粉墙黛瓦的形式相协调。新馆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搭配,清新简洁,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特色,与周边环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而统一的地面石材,色调又与建筑相呼应,体现出一种符合时代特征的简洁的美感。

2 新的思维方式。

明朝文震亨的《长物志》中说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也就是说一块石头就可以有一座山的意向,一个很小的水池就可以有江河湖泊的感觉。所以假山或者置石,小溪或者水池,在园林中常常代表了自然界中的千山万水。在苏州博物馆的主庭园中,石的设计现代形的并不采用传统的太湖石和叠石假山,而是将许多块大小不一的石头排成一排堆在水的一侧(见图2)。贝聿铭大师从中国古代山水画中获得园林设计的灵感,他以壁为纸,以石为绘,以和拙政园相邻的一面白墙为背景,在前面以石片作为假山,石材颜色和肌理是精心挑选过的,远看仿佛墨迹层层退晕,就像一幅连绵不绝的水墨山水画,由黄色调到灰色调,意境深远。

庭院里桥的设计也运用了现代手法斜线、直线和折线相互交叉把桥作为一个具有强烈冲击感的体块,放置在主庭园的平面中心(见图3)。在传统园林中讲究小桥流水,桥一般不作为主景,只是作为联系的节点和观察视点,而且传统置桥通常会隔断一大一小两个水面,使大水面显得更大,小水面显得更加悠远。在主庭园中的桥上行走,一侧可观赏倒映水中的建筑和亭台;另一侧则可观赏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掇山石景。桥斜向西,增加了掇山处的水面宽度,感觉水面更加开阔,山峰更加俊逸。人在桥上走,营造出动静结合的意境。

3 扎根于传统环境脉络,建立园林文化精神内核。

苏州博物馆忠王府内有一棵久负盛名的紫藤,这棵紫藤是明代才子文徵明亲手所植,雅称文藤,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新馆东廊的紫藤园内,种植了两棵紫藤,其中一棵由贝先生亲自选中,嫁接了文徵明手植紫藤的枝蔓。文藤的嫁接象征苏州文脉的延续。紫藤花开的季节,在紫藤园内饮一杯明前新出的洞庭碧螺春,体会历史余韵下悠闲的生活,传统文明与当下生活自然而然的连接起来,这不得不说是一桩雅事。

此外,苏州博物馆新馆内还有许多细节体现了传统园林文化的精致与韵味。比如:规则的桥面尽端放置着自然形态的垫脚石,通向博物馆西侧的门口也放置了类似的天然垫脚石,这使人立即联想到苏州园林中(如狮子林和留园)建筑厅堂门口的青云石,两者有一种隐约的呼应。

庭园中的种植也是精心考虑过的。比如主入口庭园只有两棵松树。一棵靠近大门,能在门外看见,作为一进大门的仰借之景。一棵为造形盆景,树形十分优美。而在主庭园中,也只有寥寥的四棵树一棵梅花,一棵桂花,两棵松树,西侧还有一片竹林。这几种植物在传统园林中经常使用,并且寓意高洁,这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同时,植物与花窗,门洞配合产生借景、漏景、框景等效果。比如,在大堂的北侧设置平台,两面墙上开两个花窗,将凉亭和花树纳入眼帘;在西廊通道侧墙上设两个花窗,边走边看庭园美景;西门也设一个花窗,透出庭园中的绿色竹林,营造探幽的意境。东廊透过紫藤园可看到茶室东墙上钢结构的海棠花冰裂纹漏窗。此外还有一处方窗构思十分巧妙,那是在虎丘云岩寺塔展厅内,方窗上覆一层薄纱,透出外围亭台水石,如梦似幻,美不胜收。所有这些细节意味深远,营造出一种如诗如画的效果,徜徉在博物馆内,人们仿佛进入了古代的画卷,似烟似雾,亦梦亦幻,似乎每走一步都能读出一种平平仄仄的诗的韵律,这种带着淡淡笔墨书卷的美,弥散到了心间,久久不会离去,这些细节不能不说处处体现了建筑大师对于传统园林文化的深刻理解。

4 结语。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在这种潮流下,全球的文化与信息打破了传统地域的束缚,成为全球共享的资源,它缩短了时空的距离,淡化了地域的差别。事实上苏州博物馆新馆也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产物。但是贝大师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内核,以现代主义为外相,在获得新世界的同时保存了原来的世界。苏州博物馆新馆之所以取得成功,在于它用传统苏州园林手法将现代生活和现代景观结合在一起。为景观设计的中西融合提供了启示。融建筑园林之中,化创新于传统之间,使传统与现实,中华文化现代科技相辅相成,协调相融,这是未来风景园林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1] 廖小东.贝聿铭传[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M],2008.1—13,244—247。

[2] 朱琳、宋磊.当代建筑景观设计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解读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理念[J].安徽农业科学,2009(10):4752—4754。

[3] 杨梅娜.从苏州博物馆设计看民族审美的现代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6):48。

[4] 王飞.以文化特色拯救城市景观[J].城乡建设,2004(3):5—77。

[5] 李宁.解析贝聿铭作品中的中国元素[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5):25—27。

[6] 陈炜.谈贝聿铭建筑艺术的独特性[J].国外建材科技,2007(3):138—139。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