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寻租研究

「摘要」本文借鉴选择理论,在会计寻租已有研究及实际表现的基础上,对会计寻租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描述和分析。

会计准则制定者角度,对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两种会计寻租行为——国内会计寻租和国际会计寻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剖析。

文章最后指出本文的局限性在于没有将会计系统纳入进来一并分析,因而研究结论只适用于财务会计理论

「关键词」会计寻租会计准则;国际化;原因  一、会计寻租理论渊源及内涵分析  会计寻租理论渊源可追溯到寻租理论的兴起和发展。

利益集团理论之集体行动理论的创始人、美国马里兰大学学教授奥尔森认为:任何集团和组织在原则上都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为其成员谋取福利,或者是全的生产增加,从而使其成员按原有份额取得更多的产品;或者在原有的总产量内为其成员争取更大的份额(Olson,1982)。

简单的说,前者是通过把蛋糕做大,在蛋糕的分法(分配比例)不变的情况下使每个成员获得的份额增加;后者是保持蛋糕的大小不变,单纯地通过改变蛋糕的分法使一部分成员获得的份额增加。

这两条途径就是寻利和寻租

一般的经验表明,由于集团利益的公共物品性质及“逃票乘车”问题,集团很少选择前一条途径,更多的是选择后一条途径。

因为单个集团要促进由很多集团构成的社会利益的增加,需要负担这种行动的全部代价,然而却只能获得其成果的一小部分,且无法排除那些没有负担的利益集团对它进行消费。

但如果是通过扩大它所占有的份额来为其成员谋福利,虽然会因重新分配而打击全社会的生产积极性并导致社会总产出的下降,但除非全社会的生产减少量超过该集团成员因重新分配而获得的利益,否则他们不会关心社会总收益的下降或公共损失,他们仍将可以通过重新分配获得净收益。

因此作为非生产性的寻租活动易于生产性的寻利活动,且更为普遍。

寻租”(rentseeking)一词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教授Ann;O.Krueger(1974)首先提出的,但有关寻租理论和分析寻租的方法是由公共选择理论的开创者G.Tullock教授(1967)提出的。

著名问题专家Bhagwati(1982)坚持使用直接非生产性寻利活动(Directly;Unproductive;Profit—seeking;Activities,简称DUP活动)来涵盖并取代寻租概念。

按照DUP活动的定义,寻租活动不仅包括诸如抢劫、偷窃和战争等非法的或不人道的活动,同时还包括“利用资源通过过程获得特权从而构成对他人利益的损害大于租金获得者收益的行为”。

寻租理论被用于解释我国会计问题始于2000年,目前已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表现在:(1)“会计寻租”这一术语已被提出并被作出初步解释和运用(雷光勇等,2001;卢迎春,2002);(2)关于国内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寻租活动已受到重视(吕博,2000;李征,2000;马永强等,2002);(3)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这一寻租活动已被注意到(张鸣,2001);(4)我国会计寻租产生的原因之一——“双轨制”被作一初步分析(林钟高等,2001);(5)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权变迁中的寻租活动得到我者的重视和借鉴(林钟高等,2001)。

但现有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1)关于会计寻租的定义未被准确界定;(2)国内会计实务界会计寻租活动的原因和行为表现及规律未被系统研究:(3)西方发达国家在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过程中为争取其集团利益而进行的各种政治活动(曲晓辉,2001;2003)和制定权的博弈(冯巧根,2003)并未被纳入到会计寻租研究范围之中。

会计寻租的真实内涵是什么?是会计人员寻租,还是利用会计方法寻租,抑或是利用对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干预进行寻租?综观现有研究,结合会计寻租行为的实际表现,按照寻租手段的不同可以将会计寻租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通过会计准则制定过程施加影响以取得对己有利的会计政策而进行寻租

如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权的争夺以及具体准则项目的寻租

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过程中,各相关利益方尽力积极参与,试图最大程度地控制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决策权。

在IASB成员的构成中,除了前述的IASB主席由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David;Tweedie担任之外,IASB14名成员中的9名(约65%)、基金管理委员会19名成员中的8名(约42%)均来自英美为首的G4+1集团成员等发达多家的管理机构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冯巧根,2003)。

发达国家强势利益集团对具体准则项目的寻租已经成功,如IASB正在进行的项目中,“企业合并(步骤1)”和“企业合并(步骤2)”分别与美国新发布的第141号“企业合并”和第142号“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项目及FASB的合作项目相协调、“养老金会计”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06号趋同、“业绩报告”与英国ASB合作研究

(2)通过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改变其真实收益以取得不应得的资源或财富而进行寻租

如蒋义宏(1999)通过对1993年至1997年期间20个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的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改变折旧方式是利润包装的首选方式,20个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样本中,有7例是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变更,3例是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

其中5个案例因折旧政策变更而扭亏,5个案例保住了配股资格。

(3)利用强制性会计政策的空间进行寻租

如1999年颁布实施的重组准则允许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债务重组损益并要求将其计入当期损益,该准则的执行结果是进行债务重组的上市公司绝大部分是“T”族成员

其中ST中华因执行该准则,其债务重组收益占净利润总额的比重达183.10%;世纪星源的债务重组收益占净利润的98.15%,其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1.8%(1),虽然保住了配股资格,但却严重扭曲了企业的真实绩效,造成了资本的不公平配置。

为此,2001年颁布实施的新债务重组准则改用账面价值计量债务重组损益,并要求将债务重组损益计入资本公积,由此杜绝了企业利用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会计寻租的空间;但另一方面,因为《公司法》第六章第179条规定公司的公积金可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PT渝钛白针对新债务重组准则的规定,提取大量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并将6亿多元资本公积弥补以前年度累计亏损,使其连亏4年后首次出现盈利(程海燕,2001)。

(4)通过盈余管理(操纵操控性应计项目或利用非会计手段如改变交易事项的时间)而进行寻租,例如上市公司为使其会计数据符合证券市场管制规定而取得上市、配股和继续留在股市的资格或为避免其他有关监管而进行寻租

上述寻租行为有一个共同特点,其结果都是通过会计数据或财务报告数据的操纵来进行寻租

因此,结合寻租的本质特征及其在会计实务中的表现,本文将会计寻租定义为:在社会总财富水平和企业真实业绩(即经济收益)并未改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会计信息(即财务报告收益数字)来进行财富的非公平性转移和资源的不恰当配置,从而对其他社会主体利益造成损害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

根据该定义,会计政策选择、盈余管理、准则制定权的争夺等都可以概括在会计寻租这一范畴之下,会计寻租较之具有更强的概括力和解释力,因此对会计寻租问题进行研究将能更好地会计实务。

二、会计寻租存在的原因分析  按照寻租理论寻租活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有未被界定的公共领域——“租”的存在,像诱饵一样在前,任何理性的经济人都想得到;二是有各种管制在后,像鞭子一样。

寻租者因为诱饵在前,乐意寻租,又因为管制在后,必须寻租

例如上市公司管理者进行会计寻租活动,就是因为有证券市场中的。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