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带教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带教的问题,探讨相应对策,以提高急诊带教质量,使护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工作。方法; 对我科带教过的三所大专院校护生随机发放问卷调查表50份,以设计的问题打“√”的方法,收回有效问卷50份进行统计。结果; 从中查找出急诊带教存在的几大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的对策,使急诊带教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结论; 护生反映很好,为长期的带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护生急诊带教;问题;对策

; 带教是指护生在执业护士的督导下,按护理程序的方法为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带教老师护生既要“带”也要“教”,让护生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护理,掌握临床护理操作技术,为胜任临床工作奠定基础。急诊科是护生实习计划中必须轮转的重要科室,是医院内跨学科的,综合性很强的临床科室,急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病情变化最快。护生急诊实习会体验很多,收获很大。急诊带教护生就至关重要。

1; 调查目的及方法。

1.1; 目的;。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又是一所教学医院,来我院实习的大专院校护生很多,其中成都中医药大学、泸州医学院、川北医学院三所院校我院有长期的合作关系。每到毕业之际,三所院校老师都要到我院护理部了解学生的临床实习情况,并反馈学生在临床实习中提出的问题,其中就提到学生们在急诊实习时一些问题。为了了解学生们在急诊实习时的真实感受和她们的要求,提高带教的质量,笔者自行设计出问卷调查表。其实设计的问题不止7个,但问题都集中在这7个之中。见表1。

2; 资料及方法;。

这三所院校每年每个院校来一个班,每个班50人,共计150人。每个班又分成很多小姐,4或5人为一组,在大科实习6周,在小科实习4周。急诊属于小科,一般实习4周。实习时间是从每年8月份开始,本文调查时间是2005年11月底,共计4个月,三院校分别有4个组来我科实习,其中川北医学院和成都中医药大学分别有一个5个人小组,所以调查问卷的总人数是50人。调查的对象全部都是已经在急诊实习过的护生,没有来实习护生不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见表1。表1; 问卷调查表; 人(略)。

2.1; 带教老师素质参差不齐;。

32%护生反映带教老师素质不高。专业基础扎实,专业知识牢固,职业素质高,年资高的带教老师少,实习护生多,形成“僧多粥少”。因工作需要,就出现低年资、刚毕业、进修的老师带教,52%老师愿对问题进行讲解,48%老师不愿讲,造成带教老师素质差异大。

2.2; 带教老师不固定;。

78%护生认为带教老师需固定。由于护生实习时间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在每年3~7月护生因找到工作单位陆续离开,科里护生人员少,为了工作需要,护生就需调动。又因急诊突发事件多,任务重,工作机动性大,造成带教老师不能固定。

2.3; 护生急诊科动手操作机会少;。

44%护生反映在急诊科参与治疗和护理操作技术少,干杂事多,如推平车,带检查等。这是由于临床护士人力不足,导致重使用、疏带教[1]。急诊患者的病情特点:急、重、快。患者病重,病情危急,来势凶险。护士必须动作麻利,技术熟练,快速进行抢救。护生技术不过硬,临床经验欠缺,心理素质不稳,难以担当急救任务。大部分患者和家属也不愿意让护生给予治疗和护理操作。

2.4; 缺乏宽松的实习环境;。

30%护生认为急诊实习很紧张。工作节奏快,患者病重病急;急诊带教老师急诊医生要求严厉;有的患者或家属对救治程序不清楚就责怪护生

3; 带教对策

3.1; 提高带教老师专业素质

3.1.1; 择优选拔;。

选取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操作技术熟练,年资高,护生反映好,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带教工作。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