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血者血清的不规则抗体筛查与输血安全性探析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受血者血清的不规则抗体筛查输血安全性。

方法:对选自2009年10月~2011年10月,1132例申请输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木瓜酶法、凝聚胺法、盐水法、抗人球蛋白试验测定不规则抗体进行分析。

结果:检测抗体筛选阳性12例(1.06%),其中有5例同时检测出抗D、抗C两种不规则抗体

在12例不规则抗体患者中,有5例患者输血史,7例有妊娠史。

结论:进行受血者不规则抗体检测,有利于选择正确相适合的血液输注,受血前需要将不规则抗体筛查作为输血前的必查项目,保证输血安全。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受血者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输血安全性   临床输血紧急情况下,最重要的就是输入相容的血液。

为了有效杜绝输血反应,以此安全输血,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的抗体检测方法[1]。

为防范受血者血清的不规则抗体引起系列输血不良反应,本文将探究1132例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以此探析输血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自2009年10月~2011年10月,申请输血患者均为女性1132例;年龄3天~58岁,平均年龄30.2±2.3岁。

经过临床问诊,所有患者输血史120例,有妊娠史658例。

1.2检测试剂:采用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抗人球蛋白、木瓜蛋白酶和抗体筛查细胞作为检测试剂,抗体鉴定谱由市血液中心提供,凝聚胺试剂采用(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1.3检测方法:应用木瓜酶法、凝聚胺法、盐水法进行抗体筛选,若检测阳性,需要应用抗人球蛋白法、木瓜酶法、和凝聚胺法进行再一次鉴定。

2结果   在1132例输血申请的患者输血血样中,检测抗体筛选阳性12例(1.06%),其中有5例同时检测出抗D、抗C两种不规则抗体

在12例不规则抗体患者中,有5例患者输血史,7例有妊娠史。

(详见表1 )      3讨论   临床输血紧急情况下,不规则抗体会引起交叉配血困难,若临床不规则抗体接受不相容的输血妊娠,就会发生比较严重的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或新生儿溶血病。

抗体筛查细胞RH血型系统的五种抗原,因具有免疫原性,通过免疫产生的相关抗体中,需要在胶体介质和抗人球蛋白实验中方可有效检测出来[2]。

本文检测出12例不规则抗体均是在筛查和鉴定谱细胞而确定出抗体类型,若不进行抗D鉴定,则会令RH阴性输血者在输血后受到RH阳性血至敏,以至于产生免疫记忆,对输血产生溶血性输血反应[3]。

本文检测中,检测不规则抗体D抗原阳性5例,抗E阳性2例,与此同时,还检测出含有抗D和抗C阳性

根据研究发现,这些抗体产生可能是因为输血的次数和妊娠造成的。

本文研究中,在12例不规则抗体患者中,有5例患者输血史,7例有妊娠史。

临床输血患者妊娠史、多次输血者,必须要进行抗体筛选试验,着重对这三类患者进行抗体检测,特别是对女性患者输血前应用不规则抗体筛查,由于新生儿可能被动的从母体获得不规则抗体,再反过来刺激母体相应的产生抗体[4]。

不规则抗体是引起输血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受血者输血前需要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

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需要进一步进行抗体鉴定,通过鉴定结果,寻找与患者相适宜的血液进行输血,以此有效降低输血反应,提高输血安全[5]。

我国在检测受血者血清的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时候,一般应用凝聚按、微柱凝胶检测卡等技术对其进行检测,本文检测研究中,应用抗人球蛋白法、木瓜酶法、和凝聚胺法进行抗体筛选,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为此在临床检测中,应积极开展抗体筛查细胞RH血型系统和不规则抗体检测,预防不规则抗体输血而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等医疗事故。

为提高不规则抗体筛查输血安全性,若条件允许,还应该使用谱细胞对抗体性质进行鉴别,以此安全输血,提高临床受血者用血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林琼琳,李建华,彭燕.1038例患者输血不规则抗体筛检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5,12(03):125.   [2]张进萍,陈卫红.应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管理的体会[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8,12(04):254.   [3]曹荣?t,刘风华,于洪敏.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临床应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0,14(02):218.   [4]马现君,曹秀玲,楚中华,等. 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临床安全输血中的意义[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09,22(3):119.   [5]秦莉,王立新,黄春妍. 不规则抗体筛查临床输血中的意义[J].四川医学,2007,28(4):269.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