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测量方案须掌握知识

建筑工程测量方案须掌握的知识

圆形框架柱的施工,根据图纸所给的中心点位置,在基础放线时用钢尺直接画出圆形柱的位置,当结构施工到地下二层、地下一层、首层及二层时,根据施工控制轴线直接找出圆心的轴线,然后再用现场做好的模具画出圆弧形边线和控制线

高程控制测量

(一) 场区高程网的建立:根据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高程控制点 BM1 、 BM2 、 BM3 向施工现场内引测高程控制网,按附合路线施测,联测现场高程控制点,从 BM2 附合到 BM3 ,按普通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高差闭合差 ≤ 6 1/2 n(mm) ,闭合差应进行平差处理。 场区高程控制点要定期复测。

(二) 建筑物的高程控制

1 、 ± 0.000 以下标高控制: 基础施工阶段随着挖土的深入,从现场高程控制点向基槽内引测标高, 采用悬挂钢尺法(尺的零端在下),由基坑上的高程控制点直接向基坑内引测,以便减少测站数,提高引测精度,但应注意悬挂标准重物( 49N )和进行钢尺的尺长和温度改正。测法见下图。

高程控制点作在护坡上,每 70m 一点。引测至基坑壁上的标高点要做一明显标记,用水泥砂浆抹一高 300mm *200mm 的竖直平面,在其上测设标高。基础前期施工结构施工用此来控制。具体位置见下图。

当挖土接近槽底时,根据此标高控制点控制清槽拣底。每 8m 打一钢筋棍,抄上槽底控制标高,拉线清槽。地下二层结构拆模后,把标高返到结构内,放出建筑 1m 线。基槽内标高控制点要定期检查,以便及时修正。引测结构内的标高要附合到场区控制点进行检查。

2 、± 0.000 以上标高控制

( 1 )当首层墙体、柱子施工完毕后,根据现场高程控制点,经复测校核后向首层测设建筑 +1.000m 线,首层测设的建筑 +1.000m 线允许误差在± 3mm 之内。标高控制点设在外墙能够铅直拉上去的地方,每个施工流水段设置 2 个标高控制点并用红三角标示。主体结构标高控制点平面布置图见内控点图。

( 2 )首层以上的各层标高抄测,以首层 +1.000m 标高控制点钢尺向上传递,第一施工流水段的两个控制点经联测校核, 若不超过± 3mm ,以平均值作为结果,若超过± 3mm ,则重新传递。用钢尺量距时,应进行温度、尺长改正。 以后各施工流水段的标高控制点要与前一施工段的标高点进行附合。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设范围的中间。

( 3 )标高传递接力层应选在< 50m 尺长范围内,接尺部位选在 11 层,为了消除钢尺量距产生的各项累积误差,保证标高传递精度另外使用全站仪用三角高程测法测设标高。具体测法见下图:

装修施工测量

结构施工测量中,按装修工程要求将装饰施工所需要的控制点、线及时弹在墙、板上,作为装饰工程施工控制依据。

1. 地面面层测量

在四周墙身与柱身上投测出 100cm 水平线,作为地面面层施工标高控制线

根据每层结构施工轴线放出各分隔墙线及门窗洞口的位置线。

2. 屋面施工测量

屋面测量首先要检查各方向流水实际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实测偏差,在屋面四周弹出水平控制线及各方向流水坡度控制线

3. 墙面装饰施工测量

内墙面装饰控制线,竖直线的精度不应低于 1/3000 ,水平线精度每 3m 两端高差小于 ±1mm ,同一条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 ±3mm 。外墙面装饰用铅直线法在 建筑 物四周吊出铅直线以控制墙面竖直度、平整度及板块出墙面的位置。

4. 电梯安装测量

结构施工中,从电梯井底层开始,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准,及时测量电梯井净空尺寸,并测定电梯井中心控制线

测设轨道中心位置,并确定铅垂线,并分别丈量铅垂线间距,其相互偏差(全高)不应超过 1mm 。

每层门套两边弹竖直线,并保证电梯门坎与门前地面水平度一致。

5. 玻璃幕墙的安装测量

结构完工后,安装玻璃幕墙时,用铅垂钢丝的测法来控制竖直龙骨的竖直度,幕墙分格轴线的测量放线应以主体结构测量放线相配合,对其误差应在分段分块内控制、分配、消化,不使其积累。幕墙与主体连接的预埋件,应按设计要求埋设,其测量放线偏差高差不大于 ±3mm ,埋件轴线左右与前后偏差不大于 10mm 。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