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热背后的冷思考

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在全国旅游工作研讨会上,正式从国家旅游局层面首次明确提出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部署。

随后,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182号),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正式发布首批262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一时间,开展全域旅游工作成为全国各省、市及旅游主管部门发展地方旅游的重要任务,媒体也不断加强宣传报道,“全域旅游”成为旅游业界的新概念发展方向。

下载论文网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域旅游概念到实质,从前期规划到后期运作,都是对现行景区景点旅游方式的巨大颠覆,全域旅游究竟会给游客的出游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全域旅游如何实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机融入?全域旅游又会给我们现有的旅游管理方式带来什么样的冲击?   冷思考之一:现阶段实践研究不足   据了解,国内较早提出全域旅游相关概念的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阿坝州在灾后重建中提出的“全域景区”,以及同年浙江绍兴提出的“全城旅游”。

然而,受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和旅游发展基础不完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旅游行业基本处于以景区景点为主的据点式初级发展阶段,这也导致对全域旅游这一体系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

总体而言,全域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国内对全域旅游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较少。

发展全域旅游,应该体现在区域旅游业态互补,实现由点到线再到面的突破,意味着旅游门票经济的逐渐破解,以及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巨大投入和完善。

相比现阶段的景区景点旅游,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旅游投资的回报期限而影响企业投资旅游的积极性,如何解决在全域旅游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政府热企业冷”的现象,将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冷思考之二:催生旅游规划的巨大变革   全域旅游发展,首先带来的应该是旅游发展理念的变革,这也包括对前期旅游规划的变革,将与现行的景区景点规划存在巨大的不同。

全域旅游中,将不再是就景区景点规划,而是要有“跳出旅游旅游”的宏观视野,将旅游资源和其他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把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共同融入整体,从顶层设计上真正实现多规合一。

同时,针对全域旅游发展所产生的新的变化和要求,从旅游的整体定位、产品体系的系统化、旅游公共设施的完善、游客与当地居民的共享、收益模式的重构等进行全新的策划和规划

冷思考之三:是否会成为新的“泡沫”   受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聚集密度、旅游资源分布等因素影响,并非所有的区域都适合发展全域旅游

然而,自全域旅游概念被正式提出以来,全国范围内已有多个省市提出发展全域旅游的计划,特别是在近期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数量竟高达262个,实为罕见。

全域旅游作为一种当前旅游发展的更高阶段,确实是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与途径,但在其发展刚刚起步的阶段,全域旅游更多的还处于探索和尝试,并非所有的区域都适合开展全域旅游,也并非相关行业都能尽快与旅游融合

然而,现如今各地政府及旅游主管机构对全域旅游的热情高涨,可谓一哄而上,如果缺乏正确的指导与管控,会不会沦落成为地方形象工程?同时,首批数量巨大的创建名单中,是否会产生成新的泡沫?又有多少区域发展全域旅游真正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和标杆作用,而不会仅仅成为一个概念?   冷思考之四:现实中“旅游+”的孤掌难鸣   全域旅游中鲜明指出,要全域发挥“旅游+”功能,使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相融相盛,形成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形成新业态,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

这就要求加大旅游与农业、工业、交通、金融、文化、环保、体育、医药等产业的融合力度,实现从封闭的旅游自身向开放的“旅游+”多产业链转变。

但是,自“旅游+”的概念提出以来,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单一旅游行业对“旅游+”的热炒与兴奋,鲜有其他行业媒体的报道,更少见其他相关行业与“旅游+”融合的探讨,没有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势必造成“旅游+”的孤掌难鸣。

如何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突显旅游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其他行业的积极性与主动融入性,实现与旅游的合体、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是发展全域旅游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

冷思考之五:旅游综合管理转型的挑战   无论是轰动一时的“青岛大虾”,还是刚刚平息的“哈尔滨天价鱼”事件,其故事主体都是所谓的游客。

平心而论,这类事件的产生与发展,其实已经远远超越当前所谓旅游管理的范筹。

但在全域旅游时代,这将成为旅游管理日常内容之一,因此,如何从当前的旅游景点管理转变到区域旅游综合管理,无疑对当前旅游管理模式、旅游管理地位、乃至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等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

从长远来看,旅游管理从单一旅游部门行为到由政府机构统筹管理的转变,将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必然选择。

从现实来看,无论是海南、云南等旅游大省新成立的旅游警察队伍,还是北京、江西、广西等多个省市不断将原有的旅游局升格成为旅游委员会,并成为当地政府的重要组成机构,在提升旅游地位、发挥旅委的综合协调功能、加快旅游产业带动等方面,无疑都是对全域旅游综合管理的有益探索与实践。

作者系北京绿维创景设计院景区管理副总经理。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