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本土”电影《鲜花》中的音乐之美|新疆本土电影

摘 要:新疆本土化”电影鲜花》的音乐非常具有特色,在影片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鲜花》中的具体作用进行浅析。

关键词:电影音乐;新疆本土电影;哈萨克族;《鲜花》;音乐;艺术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The Musical Beauty of Sinkiang Local Film "Fresh Flowers"   WU Yu—xia      2010年4月28日,由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鲜花》在乌鲁木齐奥斯卡国际影城首映,5月1日至6月初在天山南北各地开始放映。

鲜花》以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这一文化形态和草原生活的有机结合为叙事背景,着力塑造了一位性格坚毅、善良智慧的女阿肯①“鲜花”的生活、情感、奋斗经历,表达了少数民族独特的励志哲理,以及原生态的文化魅力,弘扬了真善美,并向观众呈现出了新疆的壮美山川、绚丽草原和冰雪世界的多彩景观。

穿插在影片中的数十首原生态草原民歌如睡摇篮、挽歌、谎言歌、阿肯歌、加尔加尔、哭嫁歌等哈萨克风俗都在影片中以歌曲的形式鲜活表现。

可以说,《鲜花》是一部对中国哈萨克族原生态音乐的记录和传承,数十首原生态草原民歌随着剧情的推进,或抒情、或言志,将观众带入“生活如歌、歌即生活”的西部大草原,给人以无穷的美的享受。

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专家郑洞天赞誉《鲜花》是“迄今为止国内描写草原山川最美的一部影片”,还有一些学者评价说:“这是一部‘中国哈萨克版《音乐之声》’”②。

我也认为该片的音乐堪与《音乐之声》相媲美,下面就《鲜花音乐影片中的主要作用进行浅析。

一、塑造人物、深化主题   “生命的长河直直弯弯,时而平静,有时波澜。

珍惜生命的人啊,才能勇敢地跨越万水千山……”影片一开始,这首铿锵悠扬的主题曲就伴随着冬不拉的弹唱,拉开了电影的序幕。

紧接着,画面展开,身着盛装的孩子们在弹唱着冬不拉,在嘹亮高亢的歌声中,女主人公鲜花手抱小女儿出场了,她望着孩子们,神情是那般的欣慰、自豪、淡定、从容。

自此,在主题曲的环绕声中,故事倒叙展开。

用环绕的主题曲作为背景音乐来展开故事,是有深意的,它暗示出《鲜花》的主题与主题曲有某些微妙的联系。

在故事的演进中,主题曲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它一步步凸现直至深化了故事的主题。

鲜花主题曲对于故事主题的深化是循序渐进,随着鲜花成长,逐层展开的。

鲜花的童年,在做家务时,爸爸唱着这首歌;在“哑女”鲜花不能开口说话而招人嘲笑时,慈爱的爸爸鲜花揽入怀中点着她的小鼻尖为她唱这首歌曲;在爸爸鲜花乘着雪犁捕鱼之时,爸爸唱着这首歌曲……故事通过爸爸多次唱这首主题曲绝不是虚笔,一方面它表明这是爸爸最爱唱的歌曲,实际上也就是爸爸奋斗人生的哲理总结,更深层次地说是哈萨克族人生哲理的总结;另一方面它含蓄地揭示出了爸爸鲜花潜移默化的教育,在鲜花耳濡目染的成长过程中,她一点点、一滴滴地接受并用心领会着这首曲子,小鲜花首次弹冬不拉弹的就是这首曲子。

爸爸猝死之时,五岁的“哑女”鲜花在茫茫雪野上突然开口唱出了这首歌曲,歌声凄切而坚定,令所有的观众为之动容,这一幕暗示鲜花传承了爸爸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坚强的品格。

在岁月蹉跎中,鲜花成长了起来,影片没有交代两人的生活困难,但是在那样一个远离现代文明的草原,在与老母相依为命的生活中,母女俩一老一小,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鲜花挺过来了。

在挚爱的丈夫苏里坦意外离开鲜花时,鲜花精神几近崩溃,影片没有用过多的情节交待鲜花的振作。

而是巧妙地利用了主题曲来反映出鲜花痛苦挣扎振作起来的努力。

影片没有展示鲜花的语言;没有展示鲜花的表情;甚至连鲜花这个人物都没有出现,影片只用了从帐篷传出来的鲜花断断续续哭唱的歌声“生命的长河直直弯弯,时而平静,有时波澜。

”这哭唱的歌声用得真是绝妙极了,它既反映出了鲜花极度痛苦的心情,至于她的痛苦之状,影片不做过多描述,这是艺术上的“留白”,留给了观众细细品味的空间。

同时又暗示出在爸爸精神的影响下,鲜花一定会从痛苦中走出来,她一定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理想的人生。

影片开头和结尾部分在孩子们合唱这首主题曲的背景音乐中,鲜花出现,是那样的从容、淡定,充分说明了鲜花在经历了人生的一切磨砺之后的成熟、美丽,与前面相照应。

当然影片这样利用主题曲安排并不仅仅是依靠主题曲来做到前后照应,更重要的是抒发一种赏鉴不尽的更高、更深的主题:在人生中,鲜花是在爸爸精神的鼓舞下成长起来的,她继承了爸爸的精神,同时也将这种精神继续传扬。

鲜花不仅仅是传授给孩子们弹唱“阿肯”艺术,更是传达了哈萨克族这种奋斗不息的精神。

影片也就巧妙揭示了哈萨克族这种“独特的励志哲理”在阿肯弹唱艺术的传承中将生生不息,并且将发扬光大。

同时,鲜花这个草原上传承艺术、发扬励志精神典型人物形象也就自然凸显出来了。

影片正是这样巧妙地利用主题曲,才在有限的情节中委婉含蓄地传达出了“丰富而深刻”的主题,同时将“阿肯”鲜花性格坚毅的一面反映了出来。

避免了艺术上那种直白浅露地把人物“作为时代精神的传声筒”来宣传主题的作法,很好地发挥了艺术上“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的作用。

二、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音乐最擅长的就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银幕上无法直观的复杂的内心情感,加强影片的感情色彩,从而促成整部影片观众情感的契合。

鲜花》的音乐在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方面可以说有自己独到的表现:当鲜花陪着爸爸去捕鱼时,雪犁飞快地向前滑行,这时大中小提琴合奏出轻快欢鸣的乐曲,父女俩在一起时快乐、幸福之情在音乐声中尽皆展示了出来。

鲜花和卡德尔汗等年轻人在树林里策马扬鞭追逐嬉戏之时,大提琴与手鼓合鸣,奏出节奏跳动、情感热烈的音乐,配以画面慢镜头的抒发,将年轻人快乐俏皮、无拘无束的快乐心态一览无遗地展示了出来。

当卡德尔汗与鲜花缓步在草原上,卡德尔汗说要带鲜花去城里发展,此时卡德尔汗是踌躇满志,神采飞扬,而忧伤哀婉的萧声却缓缓响起了,这支曲子缠绵悠长,声调深沉哀伤,很巧妙地揭示出了鲜花内心的忧伤和痛苦,在忧伤的音乐声中,鲜花告诉卡德尔汗:“爸爸的冬不拉不会离开草原,鲜花也不会离开妈妈。

”在后面一系列的场景中,没有特别激烈的情节冲突,这首曲子细致入微地揭示出了鲜花对卡德尔汗的爱恋不舍与无奈,也更真切深刻地传达出了鲜花选择留在草原上放弃初恋时的痛苦、忧伤、落寞……而当苏里坦意外离开鲜花后,影片画面阴沉缓移,配以呜咽的小提琴那低沉哀婉、凄凉幽咽、如泣如诉的哀乐,将鲜花痛楚绝望的心理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出来。

三、渲染气氛,深化视觉效果   电影画面可以将影片的内容通过视觉传递给观众,而音乐却从听觉这个角度介入,参与画面视觉内容的表达,此时音乐不是简单重复画面的内容,而是细致入微地使画面内人物的某种情绪得到进一步的强调,环境气氛得到进一步的渲染,从而达到深化视觉效果、增强画面艺术感染力的目的。

这种渲染气氛的音乐影片鲜花》中不仅用得多,而且处理得考究而富有个性。

如在鲜花的童年时代,鲜花爸爸去捕鱼,去汲水……无论冬夏,音乐是纯净明快高昂的,这为鲜花童年时的生活营造了一个单纯、快乐、幸福的氛围。

虽然生活单调简单,然而父慈母爱,所以鲜花生活是无忧无虑的,也是幸福美满的。

鲜花真心爱上苏里坦之后,两人共骑一匹骏马奔驰在绿草如茵的草原上,一身红裙的鲜花与苏里坦相依相偎,此时的音乐纯净欢快,节奏跳跃,配以舒缓的慢镜头,真实地营造出了一种幸福浪漫、纯净甜蜜的温馨气氛。

鲜花躺在绿意融融的草地上,红裙掩面,苏里坦双膝跪下时,画面造型美极了,而此时欢快动荡激昂的音乐适时响起,音乐画面结合为两人天作之合营造了一种快乐、圣洁、美妙绝伦的圣境。

在反映鲜花痛苦的生活时,音乐更是在渲染气氛,深化视觉效果方面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爸爸猝死时,电影画面是冷色凝滞的,视觉感觉是冷酷悲凉,而此时一个特别粗犷、略带沙哑的悲哀的男声突然拔地冲出,带给人一种天崩地裂、撕心裂肺的振颤,音乐配合画面深入心肺地表现出爸爸的猝死带给人们的那种凄凉沉痛。

鲜花断指而不能弹唱冬不拉时,影片又借用了沉闷迟缓的萧声,配以迟缓幽沉的冬景与夏景衔接的画面,营造出了一种痛苦幽怨、无助凄苦、时间停滞的氛围,传达出了断指对鲜花致命的打击。

当苏里坦去世后,音乐哀怨凄咽、冷涩悲凉,屋外景物肃立,营造出一种冷酷凄凉、万物皆悲的氛围,观众能够真切细致地体会出鲜花痛彻入心、肝肠寸断的失夫之痛。

四、连贯镜头,完整剧情   在镜头组接过程中,故事的情节、人物的动作在时间、空间上具有很大的跳跃性。

因此从一个局部或片断看,它常常需要另一种艺术手段从形式结构上加强它的连贯感。

音乐正是这样一种手段,影片中的音乐虽然从整体上看是不连贯的,但它在局部上的连贯性常常对它所伴随跳跃的画面起着一定的组织作用,音乐把那些表面并无关联的镜头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音乐的这种连贯作用又称‘音乐的蒙太奇’”。

通过这种手段,可以使不连续的故事在观众的心理上产生一种连贯感,完整了剧情。

如小鲜花在睡摇篮仪式完成后,按照哈萨克族的“还子”的习俗过继给了爷爷奶奶作为他们的女儿,当爸爸妈妈骑着马抱着婴儿鲜花离开后,音乐响起,在悠扬明快的音乐声中,小鲜花转眼与爸爸妈妈生活了五年了,在这里,音乐交待了鲜花五年的成长经历,完整了鲜花成长过程。

又如,卡德尔汗与鲜花相约一年后的古尔邦节相见,在这一年里,画面上显示了鲜花与卡德尔汗一次次鸿雁传书的过程,如果只用这些传信过程的画面表示两人频繁的交往,观众既会感觉故事断裂不连贯,而且还会感觉枯燥乏味。

此时运用音乐将两人频繁传信的过程连贯了起来,既充满了浪漫温馨的情调,又使故事有机地成为一体,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五、作为电影结构、推进剧情的发展   《鲜花》反映的是生活草原上的女阿肯鲜花成长历程,通过她的成长揭示一种奋斗精神,就是一部主旋律的励志影片

这部影片没有太强烈的斗争,戏剧冲突也不激烈,如果影片的结构处理不好,那么影片很有可能陷入平淡无奇的尴尬境地。

鲜花》独创性地以音乐来作为影片的结构,将鲜花人生成长的每一阶段都用不同的音乐来表现,这样做既新颖有趣,又具有概括性,还能将民俗文化等歌舞景观自然融入,在美妙的歌声中演绎故事的发展,真是妙不可言。

如“摇篮曲”反映了鲜花的童年生活;“挽歌”代表鲜花从童年成长为少女阶段的人生磨砺;“谎言歌”代表了鲜花小女时期恋爱的浪漫与变化无常;而“哭嫁歌”则反映了鲜花的婚姻生活的悲喜变化;最后“无声”实际上也就是“大音希声”(无声)阶段,庄子认为这是音乐的最高阶段。

影片巧妙借用了庄子思想,把它定义为:领悟到人生真谛后进入的一种纯自然、纯和谐的人的最高境界。

影片将经历一切风霜雪雨后鲜花的人生阶段寓意为“无声”阶段,影片表明这将是鲜花最美、最自然、最高境界的人生阶段。

影片鲜花奋斗后人生的赞誉不言而明。

鲜花》正是有效地将不同寓意的音乐鲜花每一成长阶段最概括的特征联系起来,使鲜花成长音乐一样自然和谐流淌,才创造出了一种“生活如歌,歌即生活”的艺术境界,使观众在观看鲜花成长经历中,忘却了痛苦,领会到人格之美、生活之美、艺术之美的完美融合,传达给观众一种“美好人生”的信念,激发观众不惧困难、热爱生活的情志,同时增加了无穷美的享受。

总之,新疆本土电影鲜花》的音乐在整部影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音乐影片能够有机融合,协调统一,在深化主题、揭示人物内心、营造氛围、作为电影结构,推进剧情等方面都产生了绝妙的影响,成为了整部影片的一大亮点。

所以说,《鲜花》真称得上是“中国版的《音乐之声》”,它的音乐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

① 词在《突厥语辞典》中的释义是“洪水”、“潮水”之意,引申为“诗思如潮,出口成章的人”,中广网, 2010—01—27。

② 见中广网,2010—01—27。

参考文献:   [1]陆莹.中国电影音乐的创作与“大音希声”的美学精神[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5).   [2]史丽欣,王立改.浅谈电影音乐的作用[J].电影文学,2007,(4).   [3]柴鹏程.浅析电影音乐的作用[J].电影文学,2008,(20).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