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考古出土文物所见燕国地名考

论文关键词:燕国;文物;县邑;考证   论文摘要:传世文献中有关燕囤地名的记载很少,难窥其全貌;但是考古出土战国时期燕国文物中涉及地名的资料不少,因而为研究燕国地名提供了重要史料,本文主要利用考古文物资料,结合文献,考证战国时期燕国的相关地名,以补史书之缺佚。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在边境地区设置“郡”,国都附近内地则设置“县”或相当于县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

清代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战国至秦代的郡县制度研究,但是由于他们主要依据《史记》、《汉书》、《战国策》、《国语》以及古本《竹书纪年》等传世文献,而这些文献中有关战国时期各国设置郡县的记载既零碎又稀少,不足以了解各国郡县设置之详情,因此多年来对主要问题的研究进展不大。

如钱穆的《史记地名考》,涉及燕国地名寥寥无几;缪文远先生考证出的战国燕国郡邑名称仅有25个,相对当时其他诸侯国来说,同样数量较少。

然而近年来,考古出土战国文物中涉及这一时期各诸侯国地理的资料较多,如战国时期的兵器、钱币、陶文、铜器铭文等等都有这方面内容;特别是战国古文字研究的进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关战国时期各国设置郡县的确切例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献史料的不足,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根据考古出土战国时期燕国文物,主要是兵器、玺印、陶文和铜器铭文等文字资料,来稽考燕国地名,兼论燕国政区设置的相关内容。

考证如下:   文安:庄新兴主编的《战国玺印分域编》有战国时期燕国官印“文安都司徒”。

文安,地名战国时为燕境。

此印表明燕国曾置文安都,西汉因之置县。

汉书·地理志》载,文安县属渤海郡。

高明先生言:“故城在今河北文安县东北柳河镇,古城遗址仍在。

”   涿:庄新兴主编的《战国玺印分域编》收录战国时期燕国官印“涿都司徒”。

印文中之“涿”地,战国时期属燕。

《韩非子·有度篇》:“燕襄王以河为境,以蓟为国,袭涿、方城,残齐,平中山。

”即燕有涿地。

西汉时期置涿县,《汉书·地理志》载,涿县属涿郡;注引应劭曰:“涿水出上谷涿鹿县。

”   方城:罗福颐主编《古玺汇编》第0016号有战国时期燕国官印“方城都司徒”。

先秦时期,方城不仅一地。

如《左传·僖公四年》:“楚方城以为城”;《史记·秦本纪》:“齐、魏、韩共攻楚方城”;此乃楚之方城,应与此印无关。

从此印风格可以判之,此方城为燕之方城

前述《韩非子·有度篇》:“燕……袭……方城”;又《史记—燕世家》:“王僖十二年,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

”燕之方城,西汉时期为广阳国属县。

《正义》引《括地志》云:“方城故城在幽州国安县南十七里”,即今河北省固安县南。

柳城:1979年辽宁省朝阳市南25里大凌河东岸十二台营子村的战国墓遗址出土两件陶罐,肩部均戳印“酉城都王氏玺”。

燕国有酉城,陶文“酉城都”表明,此地曾为燕国都邑。

有学者认为,燕国酉城当为汉代辽西郡柳城的前身,酉、柳音近;又袁台子村有一处古代遗址,有大量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或可为证。

汉书·地理志》载,辽西郡西部都尉治柳城,或即建于战国时期燕国酉城旧址之上。

夏屋:罗福颐主编的《古玺汇编》第0015号有战国时期燕国官印“夏屋都司徒”。

《史记·赵世家》载:“赵襄子未除服,北登夏屋,诱代王。

”《集解》徐广日:“山在广武。

”《正义》引《括地志》云:“夏屋山在代州雁门县东北三十五里,与句注山相接,盖北方之险,所以分别内外也。

”按赵诱代王,夺地置代县,其地在今河北蔚县东北,与战国时期燕国上谷郡相近。

夏屋在代县北,战国时期或属燕地,也在情理之中。

洵城:罗福颐主编的《古玺汇编》战国时期燕系玺印中有“洵城都司徒”,另曹锦炎《古代玺印》载战国时期燕系古玺有“洵城都丞”。

洵,水名,源出今天津市蓟县北,西南流经北京市平谷县南,折向东南,经河北三河县东,至天津市宝坻县东北注入蓟运河。

战国时期燕国有洵城,唐武德二年建置临洵县,其地在今河北省三河县东。

容城:战国时期燕系玺印有“容城都口左”。

又1984年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出土战国时期陶盆有“容成”戳印文。

容成,地名,《汉书地理志》载涿郡属县有容城,其故地在今河北省容成县北十五里城子村。

徐无:高明主编的《古陶文汇编》有战国时期燕系陶文“余无都瑞”。

“余”“徐”音形相近,余无即徐无,地名

据《汉书·地理志》载,右北平郡属县徐无县,“莽日北顺亭”。

其故址在今河北省遵化县东部。

狗泽:20世纪80年代,在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四道湾子距燕长城13公里一处遗址中采集的陶片上发现“狗泽都”印文,极为罕见。

狗泽都地望无考,或许该陶片出土之处即为狗泽都遗址,亦未可知。

泉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收录传世战国时期燕国兵器“燕王职戈”,其背面有铭文“泉州都口”。

有关“泉”字,吴振武先生有具体考释,可从之。

据《汉书·地理志》,泉州为渔阳郡属县,“有盐官,莽日泉调”。

其地在今天津市武清县西。

阳安:辽宁省建平县水泉战国遗址出土陶片上有“阳安都王匀端”;又战国燕方足布有“阳安”布。

陶文和币文正合,其地很可能就在陶文出土的建平县一带。

叉据《汉书·地理志》,汝南郡亦有阳安县,在今河南确山县北,战国时期为楚韩交界之地,与此币无涉。

襄平:传世战国燕系古玺有“襄平右丞”;又燕方足布有“襄平”布。

《史记·匈奴列传》:“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

”《水经·大辽水注》:“襄平故城,始皇二十二年灭燕,置辽东郡,治此。

”大量考古资料表明,燕辽东郡治襄平即今辽宁省辽阳市旧城区。

下落:战国燕系古玺有“疋蓉司马”。

疋暮,地名

据施谢捷先生考证,“疋茖”即“下落”。

汉书·地理志》载上谷郡属县下落,“莽曰下,忠”,其地在今河北省涿鹿县。

安次:战国燕系复姓私玺有“安即生晨”。

据施谢捷先生考证,“安即”即“安次”。

汉书·地理志》载渤海郡属县安次,其地在今河北省安次县。

安平:战国燕方足布有“宜平”,宜、安音义相近,或可通用,故黄锡全等先生释读为“安平”。

汉书·地理志》载辽西郡属县“新安平”,在今河北栾县西,战国时期属燕,据何琳仪先生考证,是为区别于河北省赵地“安平”(今河北安平县)而加“新”字。

由此燕币可知,汉辽西郡新安平在战国时期燕国宜(安)平。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