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的治理对策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国家建设了诸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河道治理中存在较多问题

本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S27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ki.jlny.2018.08.032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是维持水利工程长久使用的有效手段。

河道治理过程中,由于河道原始问题河道污染问题以及河道管理等诸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河道治理工作的效果。

所以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问题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其现实意义不容忽视。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主要问题   1.1河道原始问题   通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河道原始问题的存在很难得到彻底解决。

所谓的河道原始问题,是指在河道建设过程中,河道的选址不合理。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并不均匀,若不能选择合适的位置建设水利工程,就会导致两种情况出现,一是水资源较多,靠近河道的居民受到洪涝的威胁;二是远离水资源,远离河道的居民用水不方便[1]。

所以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原始问题极为关键。

1.2河道污染问题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因为其规模较小,所以在治理过程中力度较弱,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周边的工厂、居民都会将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等排放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中,导致河道污染十分严重。

河道本身的净化能力有限,当污染超出其净化能力时,河道的生态平衡就会被破坏,进而导致河道水源出现问题河道周边出现水土流失现象。

1.3河道管理问题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过程中,因为河道是流动性的,所以在河道区域划分过程中存在问题,导致了河道在管理中无法确定各部门的管理范围。

河道出现问题的时候,找不到负责人。

这对河道治理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而且在缺乏长期河道治理目标的情况下,河道治理工作的开展也是流于形式,其实质性作用并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对策   2.1提高河道治理意识   在治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过程中,应该先提高河道治理意识。

河道治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在治理工作落实过程中,各部门以及相关人员要认识到河道治理的重要性。

因此,河道治理部门应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和手机等通讯媒介,宣传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方面的法律法?以及相应的河道治理常识,提高所有人员对河道治理的意识,以促使人们自觉地保护河道,维护河道的清洁,支持河道治理工作,从而为此项工作落实营造良好氛围。

2.2增强河道治理力度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明确各部门治理责任非常关键。

河道治理并不是某一个部门的独立职责,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合作。

因此,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应对治理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实现责任落实到个人,以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与此同时,在河道治理过程中,还应对河道的绿化以及生态建设职责进行划分,由相关部门落实建设工作,促使河道两侧能够尽快柳树成荫,提高河道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

河道治理过程中,为了提高工作人员治理的积极性,应构建完善的奖励制度,对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奖励;对于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不严谨的工作人员则应予以处罚。

2.3依法落实治理工作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过程中,要参照相应的法律规定落实治理工作

应构建长效治理机制,对治理工作进行具体的规定,通过制度的形式将治理工作落实到位,促使工作人员都能履行自己的职责,有效贯彻落实治理工作,避免玩忽职守等问题的出现。

同时,在河道治理过程中,还应对故意破坏河道,排放不经处理的污染物的工厂依法进行相应的处理。

通过严厉打击,严格的依法办事,促使河道治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2.4增加河道治理资金   在河道治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治理资金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了确保治理工作能够有效的落实,政府部门应增加河道治理资金,以促使治理工作能够有效地落到实处。

同时,在河道治理中,还应打造专业化的治理团队,提高治理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素质,以确保治理工作的开展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河道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为确保工作落实中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需要在河道治理中,提高河道治理意识、增强河道治理力度、依照法律开展治理工作,并增加治理的资金,从而使河道治理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并取得理想的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孟实.河道治理与生态建设相结合 全面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水平[J].吉林农业,2016,(19):93.   [2]徐鸣.全面推进河道长效管护 努力提升农田水利基础保障能力[J].江苏水利,2013,(12):1—2.   作者简介:陈秋,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