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欧国家FDI、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关系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利用中东欧七个国家1995—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FDI、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关系。

研究发现,FDI有利于促进就业结构升级,并不能扩大就业规模,但是FDI对各经济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就业结构中出现高技能劳动力需求增长,低技能劳动力需求大幅下降的现象。

同时在经济增长中,以工作时数衡量的劳动量的贡献率为负,而劳动力结构转变的贡献率为正。

关键词 中东欧国家 FDI就业规模 就业结构      就业问题几乎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本文的目的在于利用中东欧国家的数据,通过计量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第一,FDI的引进是否会扩大东道国的就业规模?第二,FDI的行业结构如何影响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第三,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技术结构如何变化?第四,如何解决经济增长、生产率提高和就业增长缓慢的矛盾?      一、中东欧国家FDI、产出和就业的数据描述      (一)经济增长就业变动趋势描述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之初,中东欧大多数国家都经历了严重的“转型衰退”。

从1995年开始,这些国家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恢复到转型初期的经济发展水平,1995年到2007年间增长速度均在3—4.5%。

这种恢复性增长伴随着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对就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部分国家(特别是捷克、匈牙利和波兰)就业增长缓慢甚至处于停滞状态。

当然受改革节奏不同的影响,不同国家具体的失业形势也有很大差异。

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亚在1995年之前失业率已经很高,之后有所下降

捷克失业率从1996年不到5%急速上升至1999年接近10%,这主要是受其滞后的经济改革和20世纪90年代末金融危机影响所致。

波兰和斯洛伐克的失业率在90年代初已经在较高的水平上,在90年代末更是升至20%,之后有所下降,即便如此,在2005年这两个国家失业率水平仍然维持在18%和16%。

与各国疲软的就业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1995年开始这些国家的GDP特别是经济附加值都经历了大幅增长

对比图1和图2,很显然,就业率的变动轨迹与经济增长的轨迹并不吻合,就业增长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毫无疑问,就业问题对于中东欧国家仍然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二)FDI、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描述   1 三次产业的附加值结构   转型之后的中东欧国家经济发展中呈现明显的“去农化”趋势,无论是产出还是就业(见表1和表2),农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都非常有限,并且比例呈现下降趋势,截至2007年,在本文所研究的七个中东欧国家中,农业占经济附加值的比重都低于5%。

捷克外,制造业在所有国家中的产出比重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比例也低于25%。

与农业和制造业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显著上升,平均占到经济附加值的60%以上。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