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紧固件行业知识产权现存问题的几点探讨

摘 要:我国紧固件行业要发展和壮大,就要靠不断的创新,不断增加产品和技术附加值,就要把注意力从暂时的代工盈利转向专业化、系统化、集成化的研发,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普及和培训相关政策,学会运用知识产权营销战略,在紧固件产业链上走品牌化、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代写论文。

关键词:紧固件 知识产权 专利 技术创新达科

据统计,目前国内有将近2万家紧固件厂商,年产值600万吨以上,从业人员超过100多万,已经成为紧固件行业的世界第一。国内专业生产汽车紧固件企业有70 多家,人员总数约6万人,资产量约100亿元。但是在这2万多制造厂家里,进行专利申请的企业仅有4.2%。  浙江省一家紧固件生产企业新东方,其产量在省内名列前茅,但在对自主研发获得专利授权的设备管理上,目前还没有收取任何专利费用。经了解我们发现:  一,中国的专利价值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发达国家的专利大部分不是通过转让,而是通过许可实现其价值的。但我国的专利通常被作为一般技术一次性转让,而且这种一次性转让还没有高额回报。究其原因是没有对科研成果进行二次加工,深入跟进后期研发。 二,专利产品的核心技术不够强,为了拿到专利证书进行创新,没有产生足够的实际效益。由于政府部门对创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和扶持政策较多,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专利数量和研发费用。这些优惠政策的吸引确实提高了很多企业研发创新意识,但是也滋生了一些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短视行为,专利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容易被仿造或被改进,专利费即便收取也很低。

三,紧固件生产企业对设备的改造居多,对核心紧固件产品创新太少。这是管理者和操作者的思维局限所导致的。大多数紧固件企业都是按照客户的图纸进行加工,在改制、成型、磷化、涂覆等工艺方面遇到问题时,往往想到的是调整设备、工艺,很少对图纸本身的设计进行深究和质疑,没有溯本求源,没有搞清楚客户最终的产品需求后,再去改进和开发。企业知识产权产品研发产品升级、营销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企业知识产权不能得到有效运营,就不能达到最大化的管理效益。  2011年11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要从2010年的1.7件提高到3.3件。11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2012年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推进计划》。知识产权在中国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和保护,面对国际同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国紧固件企业要持续发展,就需尽早摆脱“克隆”,深入进行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刻不容缓。以下是针对上述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企业关注长远发展,注重研发,鼓励创新  中国紧固件长期以来一直走底端路线,缺乏品牌宣传意识,一味依靠代工做出口和贴牌,近期又有欧美反倾销等壁垒,致使行业地位始终得不到提升,国际知名品牌更是乏善可陈。现在传统紧固件已不局限于低端紧固件产品上,其附加值小、利润低,而应把眼光放长远,在汽车、核电、航天、航母等领域去寻求商机。   专业从事汽车紧固件生产的奥达科金属制品(上海)有限公司的总裁燕存露先生,具备战略性长远发展的眼光,始终强调重视创新、培养人才、体现特色、打造品牌。他认为,目前汽车紧固件产品大多数仿照国外或者按照图纸做代工,研发能力完全依附于主机厂的研发能力,是被动的。而且,汽车紧固件实际靠的是从装备、材料、检测、技术整个系统的保证,而不是单靠把不良品挑出去那么简单。所以奥达科从2005年建厂开始,就花费大量资金进口世界一流的检测仪器和生产设备,首先从硬件上突破国内汽车紧固件基础技术研究薄弱的瓶颈。  奥达科不仅出台了专利管理制度和奖励措施,而且开辟了创新论坛和合理化建议渠道,公司员工可以把自己在工作中的所学、所想、所见、所为与同事一起分享,老专家向新同志传授经验,年轻人相互切磋,共同探讨创新发展方向,制定实施方案,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激情与活力。仅2011年,奥达科就拥有自主品牌8个,授权专利12个,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0个。这在目前标准化产品行业已经是难能可贵的成绩。  二,建立知识产权管理组织,健全管理机制  在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紧固件企业多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配有专业知识产权专家,然而在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企业领导应对专利引起足够的重视,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健全规章制度,配备专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

论文网   三,积极学习知识产权法规,参加知识产权培训和活动  要加大知识产权申报力度,获取法律保护,关键在于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各地政府和协会已经开拓了多种渠道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申报专利,支持著名品牌。例如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就为浦东的企业在推进区域创新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们利用《简报》、“IP TALK”沙龙、专题培训班、研讨会、现场考察等多种形式,对企业大力宣传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操作性。在“十一五”期间,浦东新区的国内专利申请量累计56,414件,是“十五”期间的4.7倍。  要鼓励员工参加知识产权相关的培训和考试,比如“专利代理人”或“专利工程师”资格考试,近几年越来越“吃香”,这不仅是政府宏观政策的导向作用,而且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单位对此类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的一个集中体现。  四,善于利用和管理知识产权代理机构  在自身不具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的情况下,代理机构有从业资质,管理完善,信息安全,人员专业稳定。通过知识产权外包来实现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   参考文献:冯晓青 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5,(05) 代写论文 王涛,顾新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现状、问题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6,(04)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