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祖国医学对预防医学的认识和措施

编辑。

浅谈祖国医学预防医学的认识和措施   【摘要】祖国医学即中医学,它对疾病预防问题已早有深刻的认识和措施,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预防思想,并提出治未病要从正邪两方面入手。

祖国医学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做了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祖国医学;中医学;治未病;未病先防    祖国医学即中医学,中医学历来就重视预防,所谓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在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

素问—四海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臂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它生动地指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所谓治未病就是未病先防,意思是说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邪两方面,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而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所以治未病必须从正邪两方面入手。

1 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  邪气虽有发于阴和发于阳的不同,但发病的关键在于人体正气的强弱,而正气的强弱是由人的体质所决定的。

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因此增强体质是提高正气抗邪能力的关键。

增强体质要注重形体和精神的调养,要注意调摄精神锻炼身体、饮食起居和避免过度劳逸、适当药物预防等方面。

1.1 调摄精神:中医学认为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强烈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同时精神刺激又可导致人体正气内虚,使外邪入侵而致病。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意思是说思想上安定清静,不贪欲妄想,使真气和顺,精神内守,病从哪里来呢?所以说调摄精神,可以增强正气抗邪能力,预防疾病

1.2 锻炼身体: 经常锻炼身体,能增强体质,可以减少或防止疾病的发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

的健身运动,就是锻炼身体的方法;汉代医家华佗创造了五禽戏健身运动,模仿虎、鹿、猿、熊、鸟五种动物的动作锻炼身体,以及后世演变的太极拳等健身方法,促使血脉流通,关节流利,气机调畅,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

1.3 生活起居应有规律:《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意思是说,要保持身体健康,精神充沛,益寿延年,就应该懂得自然变化规律,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对饮食起居、劳逸等有适当的节制和安排。

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

1.4 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素问—遗篇—刺法论》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

的记载,由此可见我国很早就开始了药物预防的工作;宋明时代即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16世纪的《种痘新书》先后流传到欧亚各国成为人工免疫法的先驱,比英国18世纪末用牛痘接种法还要早几百年,为后世免疫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近年来,用中草药预防疾病也收到良好效果,如用贯众、板兰根、大青叶预防流感;用茵陈、栀子等预防肝炎,用马列齿苋等预防菌痢等等,都有较好的效果。

2 防止病邪的侵害  病邪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故未病先防除了增强体质,提高正气抗病能力外,还要注意防止病邪的侵害。

医学预防传染性疾病方面亦早有深刻的认识和措施,如隋代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侯论》一书中指出:人感乖疠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故在隋唐时为防止麻风病的传染,采用隔离居住措施,将麻风病患者集中在疠人坊一处,并给予治疗以杜绝传染。

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

《备急千金要方》说:凡人居住之室,必须固密,勿令有细隙,有风雨得入。

《寿亲养老新书》说:栖息之室,必常洁雅,夏则虚敞,冬则温密。

等等都提出了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具体措施,以防止病邪侵害,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

由此可见,祖国医学非常重视对疾病预防,它采取的预防疾病的措施一直延用今,在预防医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它是祖国伟大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奇珠。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