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

摘 要:《朝花夕拾》以清新的语言,简练的文笔,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关键词:形散神聚;洗练简洁;曲折生动;情景交融。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写作时间是1926年2月至11月,原来总题为《旧事重提》,后改为《朝花夕拾》。《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散文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一、形散神聚的写作技巧。

品读《朝花夕拾》,鲁迅先生写作题材的广泛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它们又无一不是紧扣思想怀旧、社会批判的中心。

朝花夕拾》题材广泛,笔随心动。《阿长与》写幼时的保姆,涉及过年风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录童年玩乐与读书事宜,其中美女蛇的故事充满神秘;《藤野先生》储存对恩师的敬仰、怀念,掺杂“清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猫·鼠·狗》因近些年的委屈而发,批评不满的现实;《无常》取材于民间风俗,寄予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众多的题材,鲁迅先生俯拾皆是。

朝花夕拾》结构随意,风格驰骋。请把目光逗留:《无常》《猫·鼠·狗》《琐记》等。《无常》散文里,时而道说各类神角色;忽而提及恐怖阴间;转而分析表演场面;晃而诉说民生疾苦……《琐记》中忽而列举衍太太的种种罪行;忽而涉及南京迷信学校;忽而展示接受西方思想过程;忽而写到日本留学情况……随意的机构,驰骋的风格溢于字里行间。阅读《朝花夕拾》,自由行走、无拘无束。

二、涓涓缓缓的情节描写。

朝花夕拾》是散文集,但在散文里面也不乏涓涓缓缓的情节描写。这些情节并没有像小说一样波澜起伏,却似一位邻家阿婆在絮絮叨叨地让你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比如说,《阿长与》里面睡相“大”字形的长妈妈常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甚至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对人指手画脚,让鲁迅先生心生厌恶。然而当得知她有伟大的神力时,鲁迅先生从此对她有了敬意,甚至认为自己应该退让她的“占领全床”。后来,当鲁迅先生知道她谋害了自己的隐鼠之后,鲁迅就把长妈妈看成是可恶的阿长。最后,当鲁迅那梦寐以求的《山海经》被长妈妈购回时,鲁迅先生全身萦绕着说不出的感动。

藤野先生为什么成为鲁迅先生人生的力量之源?这里也有交代。文章展现他那让人迂腐、老套的出场;然后再聊聊这位先生的可笑生活。然而,藤野先生对待自己的教学、学生的学业却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严谨精神。他对鲁迅先生讲义的认真修改令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叶圣陶先生对肖复兴的关怀。改动的讲义就包含着藤野先生那份沉甸甸的关爱。当得知鲁迅先生将不学医学时,“悲哀、凄然、叹息、惜别、叮嘱”几个带着伤悲与希望并存的字样出现在藤野先生身上。足见其无奈,可知其真诚,可见其仁厚!藤野先生是博大无私的,他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他让鲁迅先生看到了东京春天般的和风。藤野先生鲁迅先生的影响又是深远的。

三、洗练简洁的人物画像。

洗练简洁的人物画像在《朝花夕拾》里也得以彰显。这得益于他优秀小说家刻画人物的积极迁移。《朝花夕拾》是回忆散文集,里面所有的人物都确有其人。鲁迅先生只是寥寥数笔,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便“站立起来”。请看:《琐记》里一个例子就足见衍太太阴险为人: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得多。”《阿长与。

经>》那“哥儿,你牢牢记住!”“郑重其事”“还得吃一点福橘”几个词句勾勒出一位有封建迷信思想的长妈妈。《藤野先生》中有: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只是简单的一个细节,这位严谨治学、殷切期待的先生就跃然纸上。粗略的几笔,人物的性格、特点全出来了。

四、交融渗透的现实回忆

作为伟大的革命家,处于风云四起的社会里,鲁迅不可能忘怀现实的风暴。虽然《朝花夕拾》更多是温情,但也不乏针砭时弊。比如说《猫·鼠·狗》开头写道:从去年起,仿佛听到有人说我是仇猫的。这是现实境况。而后文:“再一回忆,我的仇猫……也许是还在十岁上下的时候……吃了我饲养着的可爱的小小隐鼠。”一会儿跃到几十年前,一会儿有转会当前。鲁迅解释了仇猫的原因:久怨新仇。作者在追忆往昔事件中批判现实。这种笔法在《朝花夕拾》里面也比比皆,交融渗透的现实回忆艺术手法是一大闪光点。

朝花夕拾》是作者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作品以清新甜美的语言,简练的文笔,明丽的语言艺术诠释了鲁迅的生命体验,从而让我们与其一起体味了他那些温暖的记忆。

(作者单位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

六坝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 朝花夕拾浅析特色艺术。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