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实践与研究

摘要:通过对3家造纸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情况分析,总结了在造纸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和存在问题,为造纸企业今后清洁生产审核和日常环境管理积累实践经验。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 造纸 清洁生产 审核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造纸行业生产与消费每年以2—3%的速度增长,亚洲以8.5%增长,名列各大洲之首,而中国造纸行业以18.13%的增幅列亚洲之首。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造纸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节约能源、治理造纸工业污染物排放仍是一项艰巨任务。

传统的末端治理技术虽然对控制污染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不能从根本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清洁生产作为一种污染物源头控制技术,在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时能够实现节能降耗从而增加企业效益,是实现造纸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选择了被列入湖南省2009年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造纸企业中有代表性的3家(分别标记为企业I、企业II、企业III)作为实例,对审核过程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能够为今后造纸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以及日常管理积累经验。

■一、企业概况   该3家企业基本情况见表1。

■二、清洁生产水平   在清洁生产审核的预审核阶段,需要对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进行判定,以分析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发现清洁生产机会,同时作为下阶段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根据对3家企业主要清洁生产指标的判定,3家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具有较大差异,总体来看,企业I基本代表了造纸行业的国内一般水平,企业II基本代表了造纸行业的国内先进水平,企业III代表了造纸行业的国际先进水平

■三、审核重点   在全厂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车间的废物产生量、内部环境代价、外部环境代价、清洁生产水平四个方面,采用专家打分权重法,分别确定了各企业审核重点,其中企业I与企业II均为制浆车间,企业III为给排水车间与备料车间。

根据各企业的情况对审核重点的物料、水以及热能进行平衡分析,绘制出各要素平衡图,同时分析了审核重点“两高一重”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清洁生产方案   根据现场考察以及清洁生产水平审核重点的分析情况,审核主要从原辅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产品、废弃物、管理和员工等八个方面进行考虑,最终得出各企业清洁生产方案如下:   企业I共产生无/低费方案30个,中/高费方案3个。

可行的中/高费方案分别为①洗选工段改造;②新建循环流化床锅炉;③污水系统升级深化改造。

企业II共产生无/低费方案22个,中/高费方案2个。

可行的中/高费方案分别为①喷放工艺改造;②废水处理站改造。

企业III共产生无/低费方案20个,中/高费方案2个。

可行的中/高费方案分别为①污泥高效能源化;②木材纤维资源高效利用。

■五、清洁生产效益   通过本轮清洁生产审核方案的实施,企业可产生的效益情况如下:   企业I预计可获经济效益1956.80万元/a,同时实现节水384万t/a,节煤8616t/a;减少废水排放288万t/a,减少COD排放817t/a,减少SO2排放1560t/a,减少粉尘排放2893t/a。

企业II预计可获经济效益216.60万元/a,同时实现节煤3896t/a,节约蒸汽196000t/a,减少COD排放89t/a,减少BOD5排放42t/a,减少SS排放18t/a。

企业III预计可获经济效益1149.50万元/a,同时实现节煤2600t/a,节碱2500t/a,节木材1万t/a,多产蒸汽14000 t/a,减少固废排放7000 t/a,减少SO2排放60 t/a,减少烟尘排放520 t/a。

■六、审核结果分析   结合本次造纸企业开展的清洁生产审核的经验,笔者认为在审核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一些关键问题:   (1)造纸企业能耗大、水污染排放量大、固废产生量多,清洁生产审核可以从降低能耗、减少蒸煮废水产生、增加白水回用、对白泥和备料渣以及污泥等固废综合利用方面进行重点考虑。

(2)建议将“林纸一体化工程”纳入审核内容。

审核企业的运行状况来看,生产均不同程度的受到原料短缺影响,而生产的不稳定进一步导致了能耗物耗增加。

林纸一体化发展是国际上造纸工业及林业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

(3)由于专业限制,清洁生产审核机构人员在被审核行业的技术知识方面了解不深,往往导致产生的清洁生产方案流于表面,难以深入的发现和挖掘潜在清洁生产机会,审核过程应从两个方面考虑解决:①聘请行业专家进行指导,从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等方面提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支持;②动员企业一线员工共同参与到审核工作中来,一线员工们提供的无/低费方案往往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局.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2]刘秉钺,曹光锐编著.制浆造纸节能技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刘旭华)。

0 次访问